打油詩一則:玉米本是國內事,拍賣啟動是大招?

熱鬧了!本週伊始的國內外穀物市場相關重磅傳聞接二連三。一時間,連盤玉米期價連續兩日走低,進口穀物及其副產品“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威力可見一斑。在此背景下,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首先關注一下國際穀物市場的最新動態。

打油詩一則:玉米本是國內事,拍賣啟動是大招?

春播:北半球玉米春播方興未艾,阿根廷產量有望刷新紀錄

通過下圖可見,目前中美兩國正值玉米春播的初期,歐盟最大的玉米生產國(法國)也與4月開始春播,烏克蘭有望緊隨其後。與之相比,2019年南美玉米生產即將塵埃落定,除巴西全季玉米因去年炎熱乾燥天氣單產下滑以外,迄今二茬玉米長勢良好,有望彌補全季玉米的損失;阿根廷玉米已進入收穫期,今年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據4月初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交易所預計,2018/19年度玉米產量預測值調高至4600萬噸,本年度阿根廷玉米播種面積為580萬公頃,比上年的550萬公頃提高30萬公頃,單產達到10噸/公頃。

打油詩一則:玉米本是國內事,拍賣啟動是大招?

出口:南美豐產,烏克蘭出口創紀錄,美國玉米競爭壓力不減

不同於上個年度,阿根廷遭受的嚴重乾旱導致玉米產量同比減少22%,惡劣天氣造成巴西玉米產量減少了17%,今年南美玉米整體豐產無疑增加了玉米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除了上述提及的阿根廷玉米產量創紀錄以外,近期華爾街日報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分析師預計2018/19年度巴西玉米產量為9470萬噸,預測範圍在9440萬噸到9500萬噸(其中,巴西全季玉米麵積、單產雙雙下滑,預期產量2640萬噸,但二季玉米麵積增加6.9%,單產增加,Safras預計產量有望達到6280萬噸,比上年增長29%,並抵消全季玉米減產的損失)。當然,近期阿根廷豆農簽訂延遲價格合同可能令比索繼續貶值進而提振出口競爭力。

打油詩一則:玉米本是國內事,拍賣啟動是大招?

網絡流行打油詩“昨傳進口兩千萬,今朝瘋傳進酒糟……玉米本是國內事,拍賣啟動是大招”,但JCI認為不然。正如我們3月初撰文VIP《中美談判與臨儲玉米拍賣,豬年選對“參照系”很重要》一文結尾所言,中美談判定方向,臨儲拍賣定空間,前者才是決定性因素,畢竟一旦協議達成,中國進口的不僅僅是玉米、DDGS,對於國內整個玉米產業的影響都是深遠的;正處於春播季的北半球大豆、玉米麵積也可能受到影響。至於價格水平,過低過高的預估都未免情緒化,中國市場終將與國際接軌,這也是我們開始加強研究國際穀物市場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