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四維圖新戰略投資,Minieye的六年商業經離錢越來越近了?

获四维图新战略投资,Minieye的六年商业经离钱越来越近了?

歷經六年探索,Minieye進入盈利成長期。

4月8日,Minieye宣佈完成B輪融資,同時獲得數億元授信額度。該輪投資由四維圖新通過旗下四維互聯併購基金(簡稱四維圖新基金)戰略領投,浙商資本等跟投,原投資方繼續增持,半年內Minieye累計完成1.5億元人民幣融資。

本輪融資將用於擴大Minieye的前後裝市場份額,保障業務規模迅速增長下的現金流儲備,同時重點投入L2+自動駕駛產品的研發,加速其落地量產。

此外,四維圖新通過B輪資金與渠道的加持,同時以自動駕駛地圖、智能地平線、車聯網、智能感知等平臺產品擴展Minieye能力,並藉助其環境感知解決方案完善四維圖新自動駕駛數據生態,共同務實推進自動駕駛量產方案落地。

自2013年成立至今,Minieye已完成多輪融資,其上輪千萬美元級的A輪融資於2018年初宣佈,由普華資本領投,嘉信投資、德瀚投資、合創資本等跟投。此外,目前Minieye正在加速B+輪融資進度,預計在今年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為什麼四維圖新能與Minieye走到一起?

據Minieye創始人及CEO 劉國清透露,雙方從一開始接觸到確認戰略投資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而且四維圖新在業務上與Minieye有不同場景的合作,包括乘用車、車聯網、高精度地圖,以及商用車駕駛安全解決方案。

此外,Minieye看中了四維圖新作為高精地圖巨頭在汽車行業裡多年的積累和資源,尤其是客戶渠道方面四維圖新有著非常豐富車廠資源。

四維圖新與Minieye的具體合作內容

近日四維圖新宣佈,將為寶馬集團所屬品牌在中國 2021 年 - 2024 年量產上市的新平臺提供面向 L3 及以上自動駕駛系統的自動駕駛地圖產品及服務。

其實,據雷鋒網瞭解,當前四維圖新在高精度定位、算法、芯片、大數據等關鍵節點佈局,一方面推動解決自動駕駛的基礎性難題,一方面它為自動駕駛的落地打下了基礎。

获四维图新战略投资,Minieye的六年商业经离钱越来越近了?

四維圖新高級副總裁畢壘告訴雷鋒網新智駕,自動駕駛高精地圖的數據來源主要有如下三種:

  • 採集精度高的專業設備,例如高精地圖採集車、採集無人機等;

  • 合作伙伴規格化、定製化的數據反饋,包括與圖商合作的主機廠、ADAS玩家等;

  • 在車上安裝各種傳感器套件,以眾包方式採集高精度地圖數據。

在數據層面,Minieye通過前後裝產品,其中積累的標註數據可以為四維圖新提供高精地圖所需要的數據。

具體而言,雙方基於數據採集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更準確的初始地圖信息,並基於算法和自動化眾包採集體系完成數據實時更新。

按照畢壘的說法,以ADAS高精鮮地圖數據,賦能OEM廠商、系統商,可提供行業更安全、更高效的駕駛環境。

針對雙方如何解決大量數據收集後的的重疊和融合,劉國清認為,因大部分數據含有噪音,所以只有當雙方數據發生交疊時,才能有機會獲取更高精度的數據。

可以看出,Minieye主要是基於其感知技術的優勢,實現與四維圖新高精度地圖的協同發展。而四維圖新依託底層大數據與算法等核心能力,把底層的技術、數據、芯片開放出來賦能廠商,去推動ADAS的普及與車型量產。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Minieye感知技術的賦能,意味著其路上跑的帶有ADAS功能的車都可以成為四維圖新的傳感器,形成自動駕駛大數據能力共享。

離錢更近的ADAS產品:拿下25款車型,裝機上市5款

获四维图新战略投资,Minieye的六年商业经离钱越来越近了?

目前,Minieye的ADAS產品已進入前後裝市場。

在ADAS產品的佈局上,Minieye ADAS產品主要包括後裝ADAS系統M4與前裝ADAS系統X1兩款。其功能包括了前向碰撞預警、虛擬保險槓、前車啟動提醒、車道偏離預警。同時, X1的整機功耗小於3W,能夠應對大雨、夜晚低光、異型車、高溫、顛簸等不同工況。

在車軌級方面,X1已獲得IATF16949認證,核心器件滿足ISO26262、AEC-Q100等標準。

按照Minieye的規劃,未來在ADAS產品上還將加入自動緊急剎車、自適應巡航控制、車道保持、行人碰撞預警、交通標示識別等功能。

2019年,他們與包括比亞迪、東風、眾泰、美國通用在內的六家車企達成合作。

劉國清表示,目前已覆蓋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確定裝車車型達到20款,已裝機上市車型共5款,其中包含了比亞迪宋車型。

在ADAS的商業化進展上,他們這兩款產品已經形成批量銷售,Minieye今年要實現盈利。

2019年計劃:賺錢是當務之急

获四维图新战略投资,Minieye的六年商业经离钱越来越近了?

在產品計劃方面,今年Minieye還將推出1-2款全新的L1/L2級ADAS產品。劉國清表示,與之前不同的是,新產品在感知功能的基礎上再加入決策功能。

技術研發方面,Minieye還將在L2+自動駕駛產品的研發上加大投入,加速其落地量產。

L2+級自動駕駛——賦予車輛剎車、加速和轉向的能力,但駕駛員仍在“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處於循環接管狀態。

“擁有L4級或L5級自主駕駛能力的汽車要到2025年或2030年才能大量銷售。但是L2級或L3級車輛——配備智能巡航控制或自動緊急剎車等功能的車輛已經開始上市。”

劉國清認為,由於預計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規模生產可能將被推遲,目前公司正“積極評估”產品組合重點,並將專注於在當前L3級以下自動駕駛市場上獲得更大銷量的產品。

此外,L2或L3級自動駕駛能力已經讓消費者感受到車輛在主動安全能力方面的明顯提升,而且對於消費者來說,價格也在可承受範圍內。

其實,目前多家Tier1重心轉向L2/L2+。例如在今年的CES上,包括英偉達和Mobileye兩家公司都在力推L2+級芯片方案。

同時覬覦L2+市場的,還有大陸集團和採埃孚,兩家公司宣佈了基於英偉達 DRIVE的L2+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將於2020年開始量產。

除了自研ADAS產品外,Minieye利用自身的高精度深度神經元網絡(DNN)技術與賽靈思研發ADAS整套感知系統,致力於為車企及一級供應商創建方案,並在賽靈思Zynq-7000和Zynq UltraScale+車用級MPSoC平臺上運行Minieye IP,從而實現L1-L3級自動駕駛。

據劉國清透露,目前雙方合作的新技術可識別並分析20多種交通目標物。該方案可實現座艙內探查、目標物探查及其他傳感器的信號輸入。

這一合作產品將會在今年內提供給主流汽車行業的Tier1企業。

就L3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項目,Minieye與新加坡SMART開展合作。目前,Minieye在深圳總部之外,在南京、北京兩地設立了研發中心,同時在武漢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劉國清最後告訴雷鋒網新智駕,隨著前後裝業務的推進,今年團隊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