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放開後,高考也將放開,隨遷子女教育問題將逐步解決

2019年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將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確保有意願的未落戶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鼓勵各地區逐步擴大居住證附加的公共服務和便利項目。

2019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條底線”要求,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

戶籍放開後,高考也將放開,隨遷子女教育問題將逐步解決

早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的觀點:任正非呼籲要重視基礎教育,他認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的社會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大的進步來源於教育和科學的進步。“怎麼能在這麼小一個芯片上面沉積那麼多東西,我認為國家首先要重視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國外有人說過,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臺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嚴謹的國防。”

所以,在任正非看來,要提高老師待遇,再窮不能窮教師,要讓優秀的人才願意去當老師,讓優秀的孩子願意學師範,這樣就可以實現“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戶籍放開後,高考也將放開,隨遷子女教育問題將逐步解決

隨遷讀書仍然是外來就業人員最大的痛苦

目前最好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京滬等一線城市,因為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吸引了全國最優秀的教師隊伍,也有著最好的公共資源,導致全國各地的小孩,都擠破頭來上海讀書,教育資源的供需不平等,凸顯無疑。

限制外來人員子女高考,把外地人逼出京滬,表明上看解決了城市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但是確造就了更大的不公平。這些年多少外來人員子女,因為這個不得不在初中階段就回老家讀書,而他們的父母又不得不繼續留著城市裡工作,這一部分孩子不得不在父母之愛和學習之間做出選擇,更多的家庭的選擇了農民子弟學校,通過中專等形式,讓許多原本讀書很好的孩子,在起點就得不到應有的教育環境。

戶籍放開後,高考也將放開,隨遷子女教育問題將逐步解決

教育應該是沒有功利的,教育應該是公平的。這些話並非危言聳聽,一個小的家庭,有良好的教育,孩子就會有出息。一個國家,下一代的人能接受很好的教育,國家就會興旺發達。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就算是買不起房子的人,大部分也都在城市裡工作,可以說除了戶口在農村,大部分都奉獻給了生活的城市,而就算是工作了一輩子的城市,在遇到自己子女讀書的時候,也是無能為力。戶籍的藩籬硬生生的將人分為了兩個圍城,城裡的人天生就能享有資源,而城外的人卻只能遠遠的觀望,雖然近在眼前,卻永遠無法觸及。

北極魚觀點:政策的出臺,為教育的公平打開了一條縫,希望這條縫開的更大點,讓每一個有上進心的孩子,能夠得到應有的教育,而不是被戶籍生生隔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