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委副祕書長李裴:刀在石上磨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李裴:刀在石上磨

李裴:筆名裴戈,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社科聯第六屆委員會主席,中國作協會員。長期在貴州省委、省政府從事決策服務工作,出版《小說結構與審美》《痕跡的顏色》《酒文化片羽》《美·有靈犀》和《調查研究十七談》等個人專著,並獲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獎和省政府文藝獎。

  俗話說,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謀略是學出來的,膽量是練出來的,不涉一些“險灘”,啃一些“硬骨頭”,接一些“燙手山芋”,何以磨出真功夫、練出真本事?經受大風大浪考驗、急難任務鍛鍊,在真斗真、硬碰硬的磨練中變得“幹練”“老練”,才正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人生印證。

  俄國著名物理學家列別捷夫說得好:“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磨礪品質、考驗毅力、增長才能,“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鬥爭是最好的磨練,與消極腐敗鬥爭磨練忠誠,與艱難困苦鬥爭磨練意志,與貧窮落後鬥爭磨練能力,與歪風邪氣鬥爭磨練品格。鬥爭的過程就是磨練的過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洗盡鉛華始見金。

  鬥爭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基因,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反映到實踐層面,就是不畏艱險、積極進取,堅韌不拔、鍥而不捨,敢於碰硬、敢於較真,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面前退縮、不在矛盾面前躲避,始終保持如鋼如鐵的鬥爭意志。然而,冷眼漫看當今現實,鬥爭精神似有隱憂。比如,有的不敢鬥爭,一說鬥爭就發慌甚至恐懼,總想著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好,當老好人、做開明紳士,對不當言行不敢批評,對錯誤行為不敢糾正,對矛盾挑戰不敢面對。比如,有的不願鬥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矛盾積累一大堆也不去處理,問題積壓一大摞也不去解決。比如,有的不會鬥爭,優柔寡斷、貽誤戰機,魯莽行事、草率作戰,能力跟不上形勢需要,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有的不懂鬥爭,一說鬥爭就庸俗地認為是不同人或不同群體、組織之間為了爭奪各自利益而進行的爭鬥或爭奪,對在新時代繼續發揚鬥爭精神認識不足、理解不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要發揚鬥爭精神,既要敢於鬥爭,又要善於鬥爭。”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前進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一馬平川,各種鬥爭不可避免。縱有千難萬險,也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將鬥爭之“刀”在意志的“堅定石”上磨礪。鬥爭是對信念、意志、毅力的考驗,要敢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接最燙手的山芋,敢於善於跟前進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風險和挑戰作堅決、徹底的鬥爭。要將鬥爭之“刀”在本領的“增強石”上磨礪。講究鬥爭方法、鬥爭策略和鬥爭藝術,既要有硬功夫,又要有巧辦法,增強同貧窮落後鬥爭的本領、同困難矛盾鬥爭的本領、同歪風邪氣鬥爭的本領,增強奪取各方面重大斗爭勝利的本領。要將鬥爭之“刀”在經驗的“積累石”上磨礪。有組織、有計劃地把更多的幹部放到重大斗爭一線去真刀真槍磨礪,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強弱項、補短板,學真本領、練真功夫。要將鬥爭之“刀”在信心的“提振石”上磨礪。狹路相逢勇者勝,鬥爭貴在勇敢和膽識,要準確把握大局大勢,科學預見形勢發展的未來走勢、蘊藏其中的機遇和挑戰、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洞察先機、抓住要害、把握分寸、趨利避害,抓好戰略謀劃,贏得戰略主動。

  “刀不磨不鋒利,人不磨不成器。”置身新時代,處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迴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必須摒棄。貧困要靠鬥爭消滅,歪風要靠鬥爭掃除,勝利要靠鬥爭獲得,要將鬥爭進行到底,保持敢於鬥爭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在投身新時代偉大征程中,淬骨練魂,脫胎換骨,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