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的槳聲,是青春中國的最強心跳——從紅船精神談新時代的團幹擔當

南湖的桨声,是青春中国的最强心跳——从红船精神谈新时代的团干担当

我們為什麼出發 ? 從哪裡出發?

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那一天起,從面向黨旗宣誓的那一刻起,初心、使命與擔當就應銘刻在每一個黨員心間,而不能因為出發久了,忘記了從哪裡出發。

記得去年10月9日,滿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們前去瞻仰南湖紅船,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嘉興,第一次近距離凝視這既渺小又偉大的江南小船,我彷彿穿越時空,順著紅船槳聲的方向,看到了1921年8月初,13個年輕人為了民族命運國家興亡,在船上指點江山激揚夢想的生動畫卷,彷彿觸摸到今日青春中國的最強心跳,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是什麼,能讓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原全中國?是什麼,能讓千千萬萬的中華優秀兒女前仆後繼,慷慨赴死?

是什麼,能讓一個建黨之初只有50多名黨員的革命小黨成為今天擁有 8900 多萬黨員的執政大黨?

“煙雲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風雲世界逢春蜇起,到處皆聞殷殷雷。”順著董必武先生的目光,我看到黨的歷史隧道中理想、實幹、民生的三道雷光。

理想 : 引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

走進南湖紅船紀念館,站在中共一大的13個代表雕像前,想著他們 13個人最終的命運,我陷入久久沉思。13個人有5種結局,惟有毛澤東與董必武二人最終走到了新中國成立,何叔衡、鄧恩銘、陳潭秋、王盡美4人為革命英勇捐軀,李漢俊、李達二人脫黨但沒放棄信仰,包惠僧、劉仁靜二人脫離革命走到對立面又歷經曲折迷途知返,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三人或脫黨變節成漢奸、或叛黨投敵,成為恥辱的歷史罪人與丑角。是什麼,讓中共一大代表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歸宿?是理想信念!

習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31日瞻仰南湖紅船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後說,入黨誓詞不長,記住不難,難的是記在心上,難的是一輩子去踐行。能讓我們黨最終走向成功的,是理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此時,我不由地又想起參觀秦山核電站、秦山核電科技館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是核工業人對“兩彈一星”的巨大成就與貢獻,更是那牆上刻著的4行字:事業高於一切、責任重於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背後折射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理想: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核動力”!

實幹 : 事業是靠奮鬥出來的

那次嘉興紅船之行,印象最深的還有浙江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徐彬教授講授的《八八戰略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浙江實踐》一課,給我感悟最深的“兩實”,一是實事求是精神,二是實幹精神。2002年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浙江省夾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帶之間,如何破立並舉實現浙江新突破新發展?這個問題擺在了面前,他堅持繼承和創新的統一,堅持中央精神和浙江實際的統一,在準確把握中央精神和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八八戰略”,即跳出浙江看浙江,站在世界的中國的未來的角度謀劃浙江發展,發揮浙江的體制機制優勢、區位優勢、塊狀特色產業優勢、城鄉協調優勢、生態優勢、山海資源優勢、環境優勢、人文優勢等八大優勢,推出八大戰略舉措。在幾年努力下,2005年浙江生產總值13438億元,排名全國第四位,人均 GDP27703元,排名省區第一位;財政收入排名全國第五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連續5年居省區第一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居省區第一位。這樣的成績單,正是靠實事求是和實幹精神得來的,正如他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所說的:“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於認識的地方正在於它是行動。”在“八八戰略”成功的背後,更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他的人民立場的、歷史的、統籌的、重視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和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的思維方式,那種以釘釘子精神將一張藍圖繪到底、建功必須有我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

民生 : 一切為民者民恆嚮往之

嘉善縣是習近平同志的聯繫點,是全國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參觀考察中,我們基本看不出什麼城鄉的差別,卻看到了“最多跑一趟”的生動呈現。在這裡感受最深的就是民生二字,如何真正走群眾路線,真正把百姓二字放在心上,這也是廣大幹部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和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的體現。習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的群眾路線還有一個名言,叫做“跟著群眾跳火坑”,意思是說我們的方針再正確,如果不被群眾理解,也難以貫徹施行。如果群眾不聽,你先跟著群眾走,群眾跳火坑,你也跟著跳下去。群眾覺悟了,從火坑裡爬出來,最終還是要跟你走。群眾跳,你不跳,幹群關係就疏遠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做了。他還講要做到情為民所繫,要學習和樹立五種崇高的情感,一是要學習鄧小平同志的情懷感,二是要學習雷鋒同志的幸福感,三是要學習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四是要學習鄭培民同志的責任感,五是要學習錢學森同志的光榮感,有了這五種情感,才能心中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切實解決好“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政治問題,努力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從《梁家河》看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習近平同志無論當村支書、縣委書記、省委書記,還是當了總書記,他一以貫之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這種樸素而真摯的人民情懷,也應是我們年輕幹部時時銘記和學習的。想起了那天在南湖紅船紀念館中學習黨章的現場課上,看到的黨的一大黨章說明,黨的最高領導人叫書記。為什麼這麼叫呢?因為在封建社會里,“書記”一職是它們的最低職務,我們的黨在創黨之始用這樣的名稱定位我黨的領導,從一開始就顯現著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樸素初心。一切為民者,民恆嚮往之。

對標,爭當新時代優秀團幹

紅船雖小卻巍,南湖清風徐徐,吹給我們更多的,是一份政治清醒和憂患意識,是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今天,我們牢記跟黨初心、不忘青春使命,最重要的是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勇擔重任、奮勇前行。

爭當“青年領航員”,提升理想定力。以理論上的清醒堅定鞏固政治上的清醒堅定,把學習力作為競爭力的關鍵,克服“本領恐慌”,進一步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和系統性,結合黨的“兩學一做”常態化學習教育和共青團主題教育實踐,進一步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以習近平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堅決維護 ",把黨中央關於青年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理直氣壯地高揚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大道理”翻譯成青年聽得懂、進得去、用得上的“小道理”,從時事和事實出發,從身邊事和手上事出發,從為青年對歷史和現實的答疑解惑中,真正履行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引導青年聽黨的話跟黨走,錘鍊本領做“強國一代”,切實當好“青年領航員”。

爭當“青年勤務員”,提升專業潛力。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既要當領導,也要當專家”的要求,立足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高標準、嚴要求來全面落實從嚴治團各項工作,努力在同廣大青年的密切交往中提高做好青年群眾工作的本領。堅持去四化增三性,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結合全團上下開展的“走進青年、轉變作風、改進工作”大宣傳大調研活動,以青年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統攬全戰線工作。樹立“全團抓學校”意識,發揮好學校共青團基礎性、戰略性、源頭性作用來履行好根本職責。繼續開拓創造“河小禹”“青創板”“福建好少年”“福建男子漢”等品牌工作。帶著問題與思考,經常走到青年群眾中去,走進基層一線,持續堅持創新、創業、創優,從“有想法”向“有辦法”邁進,在實實在在幫助青年的過程中,紮實錘鍊八項執政本領,做青年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貼心人,切實當好“青年勤務員”。

爭當“青年輔導員”,提升拒變能力。把講政治紀律擺在首位,把對黨忠誠作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堅決杜絕和防止“七個有之”。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員談心等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組織生活會,帶頭講好生動而深刻的黨課、團課,身體力行去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堅決防止政治生活表面化、形式化、娛樂化、庸俗化,堅持忠正從政、清正做人、公正辦事,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把責任扛在理想肩上,學習楊善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學習谷文昌“不帶私心幹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學習廖俊波“對黨忠誠、心繫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始終敬畏組織、敬畏人民、敬畏法律,守住清白做人的底氣、乾淨做事的底線、坦蕩為官的底蘊,對事嚴、對人謙、對己儉,靠人格魅力、靠工作實力、靠不懈努力,贏得青年的尊重。不當“老先生”甘當“小學生”,與青年一同成長,成為青年的良師益友,做清正的帶頭人,切實當好“青年輔導員”。

爭當“青年辦事員”,提升履職能力。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固樹立以青年為中心的理念,從青年最緊迫、最現實、最需要的需求入手,從就業、創業、心理、婚戀、健康等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提供有效服務,不斷增強青年的獲得感。堅持一線工作法,服務青年在基層,工作落實在基層,本領提升在基層,作風轉變在基層,在幫助青年解決實際問題中做好思想引領工作。以“弱鳥先飛、滴水穿石” 的韌勁、“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真勁,對準一個目標,鉚足勁不放鬆,頂起精氣神,抓住分秒時,持之以恆地鑽進去、專下去、幹出來、冒出來、闖出來,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轉化為幫助青年的具體行動,讓“有意義”的事情變得“有意思”。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堅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認真落實團中央的改革攻堅和省委的趕超戰略要求,爭當創業的開路人,成為在一線有思想、有本事、能辦事的“青年辦事員”。

站在南湖,撫今追昔。昨天的攀登是為了今日的跨越。

紅船精神如燈塔,引領著新一代共產黨人,在奔向兩個百年目標的新長征路上,開天闢地、敢為人先,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立黨為公、忠誠為民。

紅船精神也將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古田會議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一線戰火與建設攻堅中淬鍊出的諸多革命精神一道,伴隨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牢記初心,砥礪前行,“沿著南湖紅船開闢的革命航道奮勇前進”,直至划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彼岸,划向共產主義的美好明天。✪

南湖的桨声,是青春中国的最强心跳——从红船精神谈新时代的团干担当
南湖的桨声,是青春中国的最强心跳——从红船精神谈新时代的团干担当

校 審 | 任江源

編 輯 | 符天劍

來 源 |《中國共青團》雜誌2019年第1期

作 者 | 陳訓明(團福建省委副書記)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精彩推薦

這些新規將影響你的生活!

無籃球,不青春!銅仁市第26屆“青春杯”籃球賽報名開始啦!

青春·徵集|五四運動100週年,尋找屬於銅仁青年的珍藏

南湖的桨声,是青春中国的最强心跳——从红船精神谈新时代的团干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