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失獨家庭:再要一個其實並不難

時間能療傷,但欲速則不達。對於失獨家庭糾結是否再要一個孩子,正處於感情低谷的他們,短時間內或許很難理智的去思考。但他們永遠回規避的現實是:經濟基礎與親情的支持。與大家分享這幾年我遇到的較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會讓你對這一群體有更深入的認識。

寫給失獨家庭:再要一個其實並不難

陳姐夫婦是我從業九年來接觸年齡最大的失獨家庭,女方60歲,男方65歲。他們的兒去年在婚禮一週前因車禍離世。她在考察了多家機構後選擇了我們,上門與我面談過5次。關於再要一個孩子,他們的想法其實並不統一,女方是那種沒有孩子沒法活的人,他老公更多的是不忍看老婆無所寄託地活著,所以無條件的陪著。

從事房產開發的楚先生50歲出頭,兒子患抑鬱輕生。此前他眼裡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事,但自從兒子走後他才清醒意識到,再多的錢也救不回兒子,自己打拼多年積累下的產業竟連個託付之人都沒有。老婆遭受失子之痛,加之發現再無懷孕可能後,幾近瘋癲,將全部慰藉寄託於禮佛。楚先生爭取了極為兄妹的支持後,瞞著老婆做了供卵代孕,當抱著孩子回去後,家庭很快回歸正軌,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

陳醫生夫婦算是極具戲劇性的一對,丈夫是婦產醫生,妻子是產科護士。上大學的女兒因煤氣中毒離世後,夫妻倆找遍業內生殖專家,得到的答案如出一撤:懷孕幾無可能。他們最終無奈走上代孕之路,可就在我們的醫生團隊千辛萬苦培育了8枚健康胚胎,臨近移植前的一週,其妻發現已經“絕經”。通過B超檢查卻意外確認是懷孕。目前他們的女兒已快2歲。面對曾今的失女之痛,他們選擇了冷凍胚胎,考慮待條件允許,再生一個。

寫給失獨家庭:再要一個其實並不難

失獨家庭年齡大都在50開外,經歷“老來喪子”的人生大悲,加之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獨自承擔養老壓力和精神空虛。大多時候,他們只與有相似經歷的人交流,抱團取暖,彼此安慰。他們的痛楚,若非感同身受,常人很難理解。

我每年接待的失獨家庭至少有30多個,面對這個特殊群體,除了同情更有無奈。他們歷經大半輩子風雨,自然再清楚不過,再要一個孩子,身體、經濟、精力以及家人的支持都是缺一不可的,可聽勸的幾乎為零。

懷上本就不易,更不易的是往後的生與養。就如陳姐丈夫曾對我說過的一番話:“我們沒有穩定的收入,即使我能活到80歲,那時孩子才15歲,他該怎麼面對人生?我也註定參加不了他的婚禮。他從入學開始,就要承受如爺爺奶奶般年紀大的父母,孩子的心理落差是多大?小小的他是否承受得了同學的看法和無心話語帶來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