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6市2月空氣質量排名出爐!看看你家排第幾?

2019年2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90μg/m3,同比上升45.2%;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135μg/m3,同比上升19.5%;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為18μg/m3,同比下降18.2%;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為37μg/m3,同比上升19.4%;重汙染天數平均為3.1天,同比增加2.7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6.85,同比上升24.3%;優良率平均為43.3%,同比減少23.7個百分點。

傳輸通道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100μg/m3,同比上升38.9%;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147μg/m3,同比上升11.4%;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為20μg/m3,同比下降20.0%;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為39μg/m3,同比上升14.7%;重汙染天數平均為3.7天,同比增加2.8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7.50,同比上升19.2%;優良率平均為36.9%,同比減少19.2個百分點。

一、16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排名情況

(一)重汙染天數(AQI﹥200)

東營市未出現重汙染天氣;重汙染天數最多的城市是棗莊市和聊城市,為8天。東營市同比持平;15市同比增加,增加天數最多的城市是棗莊市,為8天。

山東16市2月空氣質量排名出爐!看看你家排第幾?

(二)細顆粒物(PM2.5)

細顆粒物濃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為49μg/m3;最差的城市是菏澤市,為114μg/m3。16市均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煙臺市,為83.3%。

山東16市2月空氣質量排名出爐!看看你家排第幾?

(三)可吸入顆粒物(PM10)

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為81μg/m3;最差的城市是棗莊市,為172μg/m3。16市均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煙臺市,為45.9%。

山東16市2月空氣質量排名出爐!看看你家排第幾?

(四)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濃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為8μg/m3;最差的城市是淄博市,為30μg/m3。15市同比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濟寧市,為32.0%;威海市同比上升,上升幅度為14.3%。

山東16市2月空氣質量排名出爐!看看你家排第幾?

(五)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濃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為22μg/m3;最差的城市是濟南、淄博和臨沂市,為45μg/m3。菏澤市同比下降,下降幅度為6.3%;15市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威海市,為69.2%。

山東16市2月空氣質量排名出爐!看看你家排第幾?

(六)優良率

優良率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為78.6%;最差的城市是泰安市,為25.0%。16市均同比減少,減少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泰安市,為42.9個百分點。

山東16市2月空氣質量排名出爐!看看你家排第幾?

(七)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為4.31;最差的城市是聊城市,為8.21。16市均同比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威海市,為42.7%。

山東16市2月空氣質量排名出爐!看看你家排第幾?

二、164縣(市、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及綜合指數排名情況

(一)細顆粒物(PM2.5)

細顆粒物濃度最好的縣(市、區,含各類高新區、經濟開發區,下同)是榮成市,為37μg/m3;最差的縣(市、區)是臨清市和莘縣,為129μg/m3。

細顆粒物濃度排名前20位(第1位至第20位)的縣(市、區)依次為:榮成市,文登市,乳山市,長島縣,威海市環翠區、威海市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並列第5位),威海市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陽市、威海市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並列第8位),蓬萊市,棲霞市,煙臺市牟平區,青島市市南區、煙臺市芝罘區(並列第13位),煙臺市開發區、煙臺市高新區(並列第15位),青島市嶗山區、青島市城陽區(並列第17位),煙臺市萊山區,東營市墾利區、龍口市、萊州市(並列第20位)。

排名後20位(第164位至第145位)的縣(市、區)依次為:臨清市、莘縣(並列第163位),陽穀縣,夏津縣,菏澤市牡丹區,滕州市,鄄城縣,棗莊市嶧城區、武城縣(並列第156位),魚臺縣、茌平縣(並列第154位),鉅野縣,泗水縣、鄆城縣(並列第151位),聊城市東昌府區、鄒平市、單縣(並列第148位),棗莊市高新區、濟寧市兗州區、梁山縣、菏澤市高新區、曹縣、東明縣(並列第142位)。

(二)綜合指數

綜合指數最好的縣(市、區)是榮成市,為3.57;最差的縣(市、區)是夏津縣,為9.04。

綜合指數排名前20位(第1位至第20位)的縣(市、區)依次為:榮成市,文登市,威海市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威海市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乳山市,長島縣,威海市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市環翠區,海陽市,蓬萊市,煙臺市高新區,煙臺市牟平區,棲霞市,青島市嶗山區、煙臺市芝罘區(並列第14位),萊陽市,龍口市,五蓮縣,煙臺市開發區,青島市市南區、煙臺市萊山區(並列第20位)。

排名後20位(第164位至第145位)的縣(市、區)依次為:夏津縣,莘縣,臨清市,陽穀縣,鄒平市,滕州市,武城縣,棗莊市嶧城區,棗莊市市中區,桓臺縣,聊城市經開區,臨邑縣,聊城市東昌府區,棗莊市高新區,濟南市萊蕪經濟開發區,濟南市鋼城區、鄆城縣(並列第148位),淄博市臨淄區、菏澤市牡丹區(並列第146位),高唐縣。

煙臺市加強汙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工作專班瞭解到,煙臺市深入貫徹落實全省生態環境保護暨“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動員大會安排部署,制定實施煙臺市“四減四增”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強化三項措施從源頭上削減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

強化工業企業排放削減,印發《煙臺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煙政辦發〔2018〕28號),實施燃煤機組(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建成運行198個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以工業園區和化工聚集區為重點,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單位進行了全面排查,完成215個石化、有機化工、表面塗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4個化工園區、7家重點企業的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控設備安裝聯網工作。

實施高排放行業企業季節性生產調控和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各縣市區組織制定錯峰生產調控方案,明確錯峰生產的行業、企業清單及調控時段。根據實際情況和臭氧濃度水平,制定實施臭氧高值季調控方案。全市水泥企業(不含粉磨站)採暖季全部實施停產。涉及原料藥生產的醫藥企業涉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工序,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的農藥企業,在採暖季原則上實施停產。今年以來,應對重汙染天氣預警,全市累計出動檢查人員1451人次,現場檢查各類汙染源2761個次,全市共有353家次工業企業停產、661家次限產,370個次建築工地停止施工。

強化移動汙染源頭管控,根據“四減四增”方案要求,會同公安部門在柴油貨車通行路口設置聯合執法檢查點;會同公安、交通運輸部門制定《煙臺市在用柴油貨車聯合執法檢查方案》,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對道路或車輛停放地機動車的綜合執法檢查;建成遙感監測平臺與一套移動式遙感監測設備,初步建立了“環保取證、公安處罰、交通維修”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

2018年煙臺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累計削減19.32%、17.89%,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減排目標。

(山東省生態環保廳)齊魯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