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70後男子花200萬元建山莊,隱居4年逍遙自在,後來喜憂參半


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鍾寶鎮東風村,位於鬱鬱蔥蔥、空氣清新、人跡罕至的大巴山裡。謝軍是當地一位頭腦活絡的農民,也是當地一個山莊的“莊主”,多年來一直過著遠離塵囂、與世無爭、逍遙自在的生活,猶如世外桃源般。圖為謝軍指著山坡上琳琅滿目的盆景說,這上千盆盆景都是他千辛萬苦從大巴山裡尋找回來的,每個盆景修剪造型要花數年甚至更長時間。本組圖片拍攝於2017年10月29日。

在周圍一帶,只要提起謝軍的大名,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不已。2013年,70後農民謝軍投入200萬元在大山裡建起了氣勢磅礴、規模宏大的山莊,該山莊依山傍水,周圍風景旖旎,他被人稱為山莊“莊主”。在自建山莊裡,謝軍大顯身手,培育盆景、做根雕、養觀賞魚,每天都忙併快樂著。在謝軍的山莊裡,僅盆景就有上千盆。這些盆景千奇百怪、千姿百態,每一盆都浸透著他的心血和汗水。

談起盆景,謝軍侃侃而談,總有說不完的話。他不無自豪地說,這幾年也賣出四五百盆,客戶買走的基本上都是優品,每盆的價都不低於1000元。在謝軍的眼裡,大巴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寶庫,只要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藝術細胞,就隨處可見奇石樹根。圖中的這塊奇石,也是謝軍從大巴山裡無意中發現的,他根據其形狀給它起了個很形象的名字叫《腦》。


謝軍隨手又拿出一塊“稀罕物”,一邊展示一邊說,這是幾百萬年前的生物化石,可遇而不可求。

談到他山莊裡的鎮宅之寶,謝軍指著一件板栗木根雕作品《龜》說,非它莫屬。對於謝軍來說,這是他的嘔心之作,除了需要精湛的技藝外,還離不開機遇賜予他這麼好的木料。謝軍說,曾經有人開價10萬元意欲買走這件作品被他婉拒了。

謝軍說,他的愛好比較廣泛,培育盆景、做根雕、養觀賞魚等都令他痴迷不已,他覺得人生應該活出自我活得瀟灑才不枉此生。圖為謝軍指著一件幾乎沒有任何加工的原生態根雕《倒掛金鐘猴》說,這是黃楊木做的,看起來活靈活現,他也很喜歡。可是,由於修建通往重慶巫溪的高速公路,他的山莊馬上就得拆,挖掘機已到山莊跟前。


對此,謝軍既心疼又開心,因為他覺得,如果修了暢通的高速公路,他的藝術品就能被更多山外的人賞識和購買。他說自己還準備重建一個新的山莊,繼續當“莊主”,還打算建個奇石根雕博物館,並把這些資源變成旅遊產品。謝軍說:“最放心不下的是這棵300年樹齡的古樹,房子好拆,盆景好搬,這棵大樹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才能移栽成活。”編後語:陝西男子好逍遙,自建山莊遠塵囂。遭拆心情很糾結,心靈手巧滿山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