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娃”不會讓華人過得更好

“推娃”不會讓華人過得更好

80後新移民家長瘋狂“推娃”,其實是一種中國人的路徑依賴,他們對少數族裔如何在美國生存這件事一無所知

80後在上學的時候被是這樣被教育的,“好好讀書,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在中考和高考這兩次“改變人生軌跡”的大考之前,又會被告知只要成績好,“什麼都好說”,然後父母和老師會給考生營造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備考衝刺階段。

其實,一考定終身的口號並沒有應驗到大部分人身上。千軍萬馬獨木橋只能描述那幾年的緊張感,掉下橋的考生們並沒有淹沒在河流裡,復讀上重點、讀普通高校,甚至下海經商,都能獲得比父母輩更好生活。

也許主要因為那個時期的社會還處於混沌階段,各個階層尚未形成,各有各的出路。但即使是剛剛擺脫貧苦生活、把讀書當作子女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的老一輩父母,在當時也沒有表現出 80 後父母眼下的焦慮。

上週關於美國家長推娃的文章在轉了一圈之後,瞬間引起共鳴,激起不少家長的不安:

沒想到隔了一個太平洋,美帝華人家庭的教育還是同一個配方同一種味道,學區房、補習班、高價興趣愛好和名校崇拜一個都不少。

不過,這篇文章所描述的推娃過程太過極端,販賣焦慮的姿態過於明顯。

在活躍度很高的華人論壇上,轉載帖子下面不贊成這種雞血式樣推娃的家長還是佔據多數,一個家長就說“因材施教,適當推推就好了,不用走火入魔”。但也有人表示“不是美國家長”,而是“新移民家庭” 在奮力推娃。

其實無論中美,中產家庭在子女教育上操心更多都是常態。根據皮尤統計的數據,美國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參加課外活動要顯著高於低收入家庭子女,年收入 7.5 萬美元以上的受訪家庭中參加額外體育運動的比例達到 84%,3 萬~7.5 萬美元之間的家庭比例為 69%,3 萬美元以下的則為 59%;至於志願者活動和音樂、舞蹈等課外項目,參與比例也與家庭年收入成正比。

至於國內家庭,小升初、初升高,乃至於這兩年幼升小和各種課外補習班的雞血故事早已使家長焦慮到麻木。

而在美國,八零後第一代移民的子女站在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父母的肩膀之上,起點是要高於 99% 同齡人的。他們作為同胞中的佼佼者的父母,按理說應該更容易擁抱自由開放的基礎教育理念,但因為放棄一切離開了原生文化,移民來到新大陸之後,沒有安全感的一部分精英父母們把推娃進名校當作救命稻草,重演了一次靠“教育改寫命運”的戲碼。

只不過這一次,重視教育的傳統、中產階級身份焦慮與新移民初來乍到那種危機感相疊加,使一些父母認為此刻的賭注要遠勝於當年。因此,美國亞裔社區裡的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承受的壓力是要大於國內同胞的。

可能是從自身的經歷裡總結出的經驗,“快樂的童年”和 “快樂的成年” 無法共存已經是這類移民家庭的共識。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至於泯然眾人(這個常用詞經常被用來形容普通水平及以下的娃),中、韓、印度裔為主的亞裔家庭把補習 -- 考試 -- 名校的路線完全照搬到美國。順帶著,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後,隨著國內七零八零後一批大學畢業生移民美國,補習行業也慢慢在東西海岸的亞裔社區落地。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 2017 年的數據,紐約市 411 家備考中心超過半數在亞裔聚集的法拉盛和日落公園附近。西邊加州的聖塔克拉拉和洛杉磯縣等華裔第一代中產移民最偏愛的落地點,更是有 860 多家類似的補習點。

而在另一個華人留學的熱門國家 -- 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等大城市裡的亞裔補習班同樣也是引起過社會討論的議題。

英語班、計算機班、樂器班、領導力、SAT 補習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名師班等等,你能想到的科目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補習服務。更具體一點的還有常春藤名校衝刺班、名校訪問夏令營、初高中及大學階段不同考試的針對性訓練,橫跨各種領域。

最新的趨勢是中文補習班,一部分有條件的家長會帶孩子回國上國際學校,美國本土的中文教師也開始走俏,甚至出現國內一些老師拿旅遊簽證帶娃去美國上幼兒園而自己順便教中文的例子,可以說是各取所需了。

在推娃一文火了之後,原作者又迅速推了一篇,裡面總結了華人成功推娃的“簡單粗暴” 公式:

名校雞娃標配 = 好成績 + 1 項體育+ 1 門藝術 + 10 項社會活動

這是西海岸華人推娃基準套餐,確切地說,是中產推娃的基準套餐。搭配兜售當然還有所謂精英的身份認同和階級提升(保中爭上)。“普通人的孩子才是快樂童年,精英子女都是苦逼過日子的“,一名家長如此辯解。

帶著優於同齡人的條件來到美帝,中產父母不計成本以上流家庭的投入標準推娃的目標反而顯得很樸素:讓孩子“至少過上和爸媽一樣的生活”。

曾經在 2011 年引起過激烈討論的《虎媽戰歌》一書中,亞裔虎媽狼爸的代表蔡美兒把“family decline”當作自己激進推娃的主要動因。虎媽的教育方式在國人看來可能並無多少可指摘之處,她的十大家規和一些刻薄語言在華人社會里不知道被多少家庭身體力行著。

更重要的事實是,虎媽成功地把上面那條粗暴公式走通了,驗證了苦推能出高端娃的理論,也達到了“如此辛苦地推你,是為了讓你過上和爸媽一樣的生活”這個目標,而她的女兒在給 New York Post 寫的文章裡也表示“這種教育方式很成功,我以後也會是一個虎媽”。這給了很多移民家庭樹立一個模板,在他們眼裡,虎媽的成功是可以循環複製的。

於是,這部分新移民家庭就把自己的經歷結合美國國情,將推娃做到了極致。除了在上面提到的各種培訓班裡練習刷題,興趣班上打卡樂器之外,各種社會活動也一併展開。成績當然是有的,華裔醫生和律師越來越多,藤校、斯坦福校園裡華裔比例逐年增高,灣區、紐約的優質公立裡也是坐滿了黑頭髮黃皮膚的學生。

如果把名校當作唯一的評判標準,這種教育模式從整體上來看是有可取之處的,哈佛、斯坦福等名牌高校裡華人比例逐年增高,頂級公里高中坐滿了亞裔學生。

但正如那邊爆款文章最後提到的那樣,父母能做的也就是把孩子“送”到 18 歲,“以後的人生還是要靠自己了”。推出來的高端娃,在父母放手之後能不能繼續走好這條路卻要打個問號。

未名空間站上前兩天就有一個很應景的帖子討論了 “中國移民家庭下一代的培養重點”。

在醫院工作的樓主通過自己的觀察對華人移民的第一代精英子女們做了評價,“總體上來說近幾年亞裔越來越多”,但是能走到手術醫生和麻醉醫師這種高級職位的只有極少數人。而華裔實習生們雖然“非常聰明、學習刻苦”,但是在社交技能和興趣愛好這種有利於職業發展的軟技能上卻遠不如外國甚至是亞裔同輩。

“在工作中不擅長或者更不沒有意識建立 warm relationship......幾乎不可能突破職業上升的天花板。”

而在評論區,很多網友也附和這種聲音,指出身邊一些非常優秀的家庭裡,孩子卻表現出與成績不相符的冷漠和不近人情。亞裔群體天生的拘謹和內斂本身在西方文化強調人際關係和個性的環境裡已經是個相對的短板,父母親威權式的培養和模式化的成長路徑又再次強化了個弱點。

家家戶戶都按照公式來培養孩子,出來的都是大同小異的好學生。

之前在哈佛訴訟案時,就有家長髮問,每一個亞裔孩子都是科科高分加鋼琴小提琴和一兩項體育運動,回答起問題一板一眼千人一面,身經百戰的招生官一看就知道“是推出來的娃,還是真正的牛娃”。而家長們擠破頭都進的天才班,也是被“各種刷題加提前訓練的娃所佔據”,搞得“天才班裡一片資質普通的早熟娃”,完全背離了本意。

其實,雞血推娃的虎媽式教育是否能真正得到複製也是需要好好討論一番的。

紐約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客上有一篇研究美國華裔育兒模式的文章提出一個發現: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之間,華人威權式的育兒模式也許能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父母本身靠譜的前提下,即使是通過強行灌輸思想和刻苦訓練學術技能,第二代也往往能夠成功取得不錯的學術成績和社會成就。

但是在第三代身上,這種教育方式就會失效,甚至有負面作用。

其原因是,第二代子女在移民父母所代表的原生文化和美國文化同時薰陶下成長,他們即能理解父母為自己放棄一切來到陌生環境裡重新開始的辛苦和所付出的代價,也能吸收西方文化的思想。而在第三代身上,完全西化的孫輩根本無法理解東方的教育模式,他們看待中式教育的角度就像美國人看待中國父母的角度一樣,“正確解讀中國育兒理念的方式在傳遞中消失了”。

也許剛剛移民的父母能夠通過推娃避免眼下的階級滑落,但是隔代之後,這種“衰退” 可就不是他們所能控制了。在華人論壇上,經常也能看見疑似新移民不解地提問“為什麼很多 ABC 明明家長非常的優秀,自己卻像白人一樣平庸呢?”

這裡的 “家長很優秀” 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通常理解中灣區華人是在美華裔社區裡收入和學歷程度最高的一群人,同時也是推娃努力程度最高的一群人。 尤其是移民第一代的成分以上世紀祖國大陸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留學生為主,本身就是以中產或準中產的身份留在美國的。他們的第二代成績好,收入高本身本身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信你你看東海岸的紐約。經過了幾代的美國化之後,少數族裔群體中貧困最高的亞裔群體。是他們離開祖國太久忘記了“推娃”的種族技能了嗎?不是的,華裔同時也是紐約精英公立學校裡佔比最高的群體,在課外補習方面也是不遺餘力的支持下一代。

兩者結合看,似乎是得出通過提高成績進入高級學校改變命運的作用是不足以和階級本身的力量相提並論的。而且現在很多被推的移民二代也完全美國化了,表示即使停止推娃意味著自己的孩子將無法達到自己本身的高度,為了給子女一個快樂的童年,他們也願意接受這種“階級滑落”。

然而所謂平庸就一定是中產們所害怕的“階級滑落”了嗎?根據國家大學和僱主協會的數據,2016 年美國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收入是 5 萬美元左右。而在皮尤 2018 年的統計中,加州家庭年收入達到 7.3 萬左右就能歸為中產,一個由兩名本科畢業生組成的兩口之家就能輕鬆超越這個水平。

可見從長週期來看,推不推娃對是否會造成 family decline 是毫無影響的。

在之前上海國際學校的文章裡,我們就說過,目前大城市中產中的一部分人在教育上向富裕階層看齊,進行不計成本地投入,由此產生的焦慮只不過是自討苦吃罷了。而這次通過爆款推文號的內容來看,更像是一場補習機構的推銷廣告,實際上,這位博主的另外兩篇推娃文章也都是某個夏令營和在線英語產品的營銷文。

可以說在教育這件事上,中產們除了自產自銷外,還學會出口轉內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