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小藍單車“漲價求生” 共享單車或將開啟精細化經營

【僑報記者粟裕北京報道】近日,摩拜單車宣佈從4月8日起在北京執行新版計費規則,起步價由每30分鐘1元變為每15分鐘1元,此前小藍單車在北京地區實行了新的計費規則,價格漲幅與摩拜單車一致。有分析人士指出,經歷一番洗牌的共享單車燒錢難以為繼,需用漲價來維持運營。

漲價保證可持續運營?

《僑報》記者在使用小藍單車時發現,原本騎行後收費1元的里程,現在卻收費1.5元。在滴滴APP的單車界面下拉後,能看到新的計費規則:起步價調為1元/15分鐘,時長費調整為0.5元/15分鐘,1小時以內最多支付2.5元,兩家的月卡和季卡的優惠力度也在減少。

目前,四家常見的共享單車中,摩拜單車和小藍單車已經漲價。另外兩家——ofo和哈囉出行尚未跟進漲價。哈囉出行公關總監王帆則表示,哈囉單車不排除漲價的可能:“哈囉目前價格相對穩定,未來可能隨著經營策略調整也不排除會有漲價的可能。”

託管小藍單車的滴滴出行回應稱,新的計價規則是“為了可持續運營和產品服務體驗”,摩拜方面則稱調價是“為了實現健康、可持續運營,繼續提供用戶滿意的服務”,“可持續運營”成為兩家共享單車的漲價理由。

一項由3600多位網友參與的網絡調查顯示:一半網友認為共享單車價格漲幅過大,也有近三成網友表示理解,漲價在一定範圍內可以接受。有網友表示,“可以接受這個價格,不接受也沒辦法,每天上下班還得騎車。”“如果上調30%是可以接受的。”“現在是20塊錢一個月,漲的太多不合適的話,自己坐公交車了。”

周連(化名)告訴記者,平時自己騎共享單車上下班已經成為習慣,“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還是得用共享單車,即使現在為了運營漲價也可以理解,“對於長期使用的上班族來說,可以辦一張月卡解決價格高的問題。”

有不少消費者擔心,隨著共享單車逐步漲價,未來使用價格是否會一路走高。“如果未來取消月卡、年卡等模式,就是按次收費,如此一來共享單車的價格和乘坐公共交通的單次價格基本相同了。”

“目前共享單車價格的迴歸,顯然是一種‘造血’,未來隨著北京地區試點後,全國很有可能都會普遍開始調價,這是一個嘗試,也是開端。”中國新經濟發展研究院金融學院副院長何英盛表示。

摩拜、小蓝单车“涨价求生” 共享单车或将开启精细化经营

曾經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現在逐漸減少。(圖片來源:新華社)

共享單車明顯變少了

記者在北京梨園地鐵站看到,往常擺放大量共享單車的場地,現在幾乎看不到成堆擺放的狀態,ofo單車已經不見身影,只有幾輛摩拜單車在路旁。在一些道路,記者看到ofo單車零件已經缺損,一些沒有輪胎的單車仍在地上擺放,無人清理。

“能騎的單車越來越少了。”在北京朝陽常營上班的於先生抱怨,在單車堆積如山的地鐵口沒有單車可以騎行,這聽上去有些難以相信,好不容易看見一輛,掃碼發現也是壞的。

同樣的情況正發生在北京、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變化是從去年8月份開始的,共享單車數量銳減,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單車無法掃碼、部件損壞,難以騎行。負責共享單車投放、維修和管理的運維人員,也漸漸難尋身影。

隨後,北京市交通委公佈了共享單車減量調控方案。北京將共享單車發展數量上限確定為191萬輛,今後車輛只能減少,不能再增加,北京將上線監管與服務平臺,對共享單車數量、服務等進行實時監控管理。

以ofo和摩拜兩家企業的運營車輛數最多,佔據了北京市場總量的90%左右。但目前局部地區共享單車測算活躍度為50%,即仍有一半處在閒置狀態。摩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還在正常運營,有維護人員專門清理和維修車輛,如果工作和生活的區域沒有單車,可向客服反映情況,總部會增派自行車數量。

如今共享單車也進入維護期,不少投入市場的共享單車被遺棄、被盜走,堆積成山的共享單車發揮不了使用價值,成為廢銅爛鐵,而還在市場使用的一些共享單車也出現了老損,車輛維護費、線下人工管理費用等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損壞、丟失率”、“線下人力配置及成本”等都成為共享單車發展的阻礙。據瞭解,全國各地都出現共享單車處於不活躍狀態。大量的共享單車損壞或無法使用影響市政交通,於是各地出現了不少共享單車“墳場”。

摩拜方面告訴記者,隨著運營時間和騎行里程的增長,車輛產生損耗,不少車輛面臨維修及報廢。摩拜單車將與資源回收行業合作,推進共享單車的回收及資源再生利用等合作,打造共享單車的批量拆解和回收再利用產業。

儘管如此,這些種種表象,全都指向共享單車經營問題。2018年3月27日,用戶口碑不錯的“小鳴單車”正式進入破產程序,成為首個共享單車破產品牌。2018年下半年開始,ofo陷入了不斷的負面消息之中,先是服務商對其業務涉及的300萬輛單車智能鎖內物聯網卡陸續“停止服務”。隨後,由於在海外市場“水土不服”,ofo從多個國家撤退。

更大的“退潮”是去年12月,數百名用戶來到ofo北京總部現場退押金,隊伍從五樓排到一樓,目擊者表示“退押金就像春運”,引發了ofo擠退押金的現象。當《僑報》記者再一次在ofo應用程序進行退款,頁面顯示目前已經排名1587萬人次。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已經經歷一番洗牌之後的共享單車來說,市場競爭雖然逐漸趨於穩定,但行業的發展面臨的押金難退問題、虧損問題、首批車老舊管理維護等等,都圍繞著一個“錢”字,沒有長期穩定的盈利模式,不能帶來現金流,發展也難以為繼。

摩拜、小蓝单车“涨价求生” 共享单车或将开启精细化经营

地鐵旁只有零星擺放的幾輛摩拜單車。(僑報記者粟裕攝)

“漲價求生”迴歸理性

“毛利將近50%,還不包括押金沉澱產生的利息收入,以及未來蘊含的廣告收入”,一家參與摩拜C輪融資的機構這樣介紹摩拜的財務模型。

記者簡單計算,以單車壽命3年,殘值150元計算,摩拜單車折舊成本在550元一年;而按一年使用300天,一天4次,一次1元的使用狀況計算,一年收入則達1200元;加上摩拜投資人披露的每輛每天0.6元、一年180元的預計運營成本,理論情況下,摩拜盈利似乎不成問題。

然而依據美團最新公佈的財報數據,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貢獻的計入綜合收益表的收入為15.07億元,同期摩拜也貢獻虧損45.5億元。這也就意味著,去年摩拜為美團創造了2.3%的收入,同時貢獻了41%的虧損。

因此,此番共享單車漲價,被認為是補貼大戰過後,嚴重虧損的平臺進行的及時止損。重虧之下,漲價成了改善其財務狀況的可選通道。從這一點看,即使是“塊兒八毛”的漲價,對共享單車企業意義重大。哈囉出行聯合創始人韓美表示:“單車騎行一次,折舊0.6元,運營成本0.3元,如果單次騎行收入能超過1元,原則上就有利潤。”

此前由於各大共享單車品牌的惡性競爭,導致租金價格一降再降,甚至放棄盈利。去年ofo宣佈投放“1元月卡”,1塊錢就可以在全國任意騎行一個月,幾乎等於“白送”;摩拜也推出兩元月卡、5元季卡以及與其他商業形式結合的活動。

這種商業目的達到儘可能的推廣和“吸粉”,在用戶上擊敗競爭對手。如此背景下,免費“燒錢”做市場,給共享單車企業帶來了巨大生存壓力。專家指出,這樣不但違背了 “共享經濟”整合資源、最大效益使用社會資源的初衷,還給社會資源造成極端浪費,其命運也將走入歧途。

針對此次調價,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表示,價格調整對共享單車行業發展是必要的,“行業想要發展,首先要保持財務的可持續性,適當調整收費價格,就是為了讓財務的可持續性更好一些”。

他表示,在漲價之後,共享單車平臺虧損壓力減少,應該集中精力改善經營管理,解決亂停放、押金難退等問題,提升用戶體驗感,打造更舒適安全的騎行服務。

上海財經大學交通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馮蘇葦也認為:“共享經濟新業態的出現,正在培養起消費者更為理性的消費思維,比如網約車的動態加價。共享單車漲價只是市場主體相互博弈、教育和再教育的一個必要環節。這也意味著,共享單車整個行業正在迴歸商業理性,重新定位業務性質,並按市場規律出牌,讓價格成為調節供需的有效手段。”

摩拜、小蓝单车“涨价求生” 共享单车或将开启精细化经营

在OFO軟件上,附近可用的單車屈指可數。(截圖)

精細化運營是“救命稻草”

艾媒諮詢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共享單車行業現已進入靠精細化運營的階段,只有對單車做好運營維護、提高破舊處理的反應能力,做好單車投放前的規劃,才能不斷提高用戶的單車使用體驗,樹立良好的品牌口碑。

在2018年中國共享單車平臺口碑榜中,青桔單車以7.93分成為引領,其後是哈羅單車和摩拜單車,二者得分分別為7.85分和7.82分。從各維度口碑得分看來,青桔單車在騎行體驗和投訴處理維度排名第一,摩拜單車在車輛供應上領先,哈羅單車在操作上佔優。

事實上,共享單車隨意停放、無序佔用公共空間,企業投放運維區域存在不均衡性;缺乏用戶行為監控,也導致少數使用者隨意損壞、不按交規騎行等,甚至“共享”變“私有”。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國已有34座城市出臺了共享單車管理辦法,多地政府出臺政策支持共享單車發展和規範共享單車的使用行為。如《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幫助提升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服務水平。

“規範車輛停放管理。藉助大數據政府與企業共同合理佈局自行車停放點。”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築科學研究設計院副院長朱惠英認為,可參考日本的做法,增設自行車立體停車庫。增加彈性設置,部分人行道允許自行車分時段通行。

她指出,設置禁停區域,推廣使用“電子圍欄”技術,逐步設置智能推薦停車點。企業應對投放車輛的亂停亂放負有管理與清理責任,可自行負責,也可與屬地政府部門合作,委託屬地專業管理隊伍,共擔現場管理成本,做好車輛停放秩序管理。

在外界看來,如何形成共享單車新的盈利增長點,也是促進服務更優的因素之一。有分析人士指出,共享單車的贏利點將不再侷限在押金,盈利方式的多元化將會成為趨勢,“除了傳統的租金收入、廣告收入、跨界營銷之外,共享單車企業還可以通過大數據,拓寬盈利的渠道,獲得二次盈利的機會。”艾媒分析師稱。

資本市場趨於冷靜,無數企業的倒下,熱潮退去,也留下不少寶貴經驗。目前無論是新興領域還是共享經濟領域,投資勢頭趨於緩和,資本開始理性化。曾經的燒錢經驗,給資本市場留下了精細化運營成為共享行業的主流共識這條經驗。(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