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血脂正常也要服降脂藥?

健康守門人


大家對“高血脂”有一個根本上的誤區,“高血脂”並不可怕,只要改善飲食+生活調控+降脂藥物,長期堅持,一輩子血脂可能都不會太高。

最可怕的是隨之而來的嚴重併發症,一個不注意可能會有致命風險,吃藥不是為了降脂,而是預防某些疾病的進展,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誰不想長壽命百歲,如果有萬無一失的辦法,誰想讓悲劇發生呢?

而且,並不是所有血脂正常的患者都需要服用降脂藥,而且也不是降脂藥隨便吃,是藥三分毒,吃對了是神藥,吃錯了就是毒藥。一般情況下,醫生開的降脂藥大多數就是 “他汀”。“他汀”不單單是降脂藥,也是調脂藥。“他汀”可以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例如:冠心病患者,就算他沒有高血脂,也需要服用“他汀”。

說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阿司匹林”,那麼第二個想到的必須是“他汀”。如果是冠心病的話,患者可不能就眼睛一直盯著血脂的數值看吧,“他汀”能夠穩定斑塊,防止動脈斑塊破裂,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上有著大作用。

而且不建議患者擅自停藥,高血脂患者如果不能完全處理血脂升高的問題,停藥很容易讓血脂重新反彈到更高的位置,不僅不能預防併發症,可能會使病情加重,例如:突發腦梗、心梗。

所以,患者聽醫生的意見是最好的選擇,具體服用何種降脂藥、多大劑量,還是聽從醫生的安排為好,不要擅自換藥或者停藥。


羅民教授


嗯嗯。是“有些人”血脂正常,也必須服用降脂藥物,而不是所有人!因為這時“有些人”吃的的降脂藥物不是為了降脂!而是為了預防心血管病。

同樣,有些人血壓不高,也需要服用降壓藥物,因為這些藥物的作用不是為了降壓,也是為了預防疾病的進展。

看病看的是“病”,不是看的是“指標”。

不是所有血脂正常的人都需要服降脂藥,而且降脂藥物也是特定的藥物,那就是他汀。血脂也是特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另一方面,有些人血脂高一些,也不必吃降脂藥,這裡的血脂是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元兇。俗稱壞膽固醇。

哪些人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也需要吃降脂藥他汀呢?

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人:

一、確診的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做過支架的、有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等;

二、確診的腦中風;

三、外周動脈疾病,如下肢和頸動脈疾病;

四、糖尿病;

五、慢性腎病,這個是英國建議的,其他國家還沒有類似推薦;

這些推薦是基於臨床研究的結果。而且總體趨勢是,壞膽固醇降低的越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就越少。

還有研究提示,如果中途停藥,那麼再次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可能性就增加。

他汀這類藥物的機制主要是增加動脈粥樣斑塊的穩定性,這樣斑塊就不容易破裂。

斑塊長在血管裡,就像垃圾扔在馬路上。垃圾袋不破裂,交通可能有擁堵,但不會完全中斷。但一旦破裂,就會來好多警察,想把垃圾袋封住,但同時也就完全堵住了道路。

這其實就是血栓,他汀的作用就是不讓斑塊破裂。

怎樣看垃圾袋是否容易破?主要看壞膽固醇的水平,低於1.8 mmol/L是目標值,達到這個值後,就堅持服藥,達不到就調整藥物。

如果沒吃藥之前,壞膽固醇就是正常的,也需要吃他汀,而且不建議停藥。


楊進剛


我就曾經受過這樣的困惑。我是一個有近20年的冠心病患者,住院治療不下一二十次,每次住院醫生都給喝阿託伐他汀鈣,可每次住院血脂化驗都不高。我每次問送藥的小護士,回答基本都是冠心病人都在服此藥,我也未知可否,一肚疑問。還是在5年前市中心醫院臨出院時,才弄明白。當時出院醫囑所帶的藥還是他汀,我就帶著疑惑問主管醫生,我說我的血脂又不高,為什麼一直讓我喝他汀,醫生解釋說,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冠心病人的血脂水平比正常人要求更要低,雖然血脂指標正常,對健康人而言,就不需要喝他汀,而對冠心病人而言,就應該喝他汀藥,讓血脂指標更低些。醫生說,他汀類藥物,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穩定斑塊,防治血管壁上的斑塊脫落。一旦血管壁上的斑塊脫落,那可是很危險的,造成心血管堵塞,就是心梗,如果斑塊大,完全把心血管堵死,就是急性心梗,那就要命。從那以後,我就一直服用他汀藥,不過,說出來不怕笑話,我經濟上沒錢,捨不得買阿託伐他汀,那藥死貴,我喝得是其它便宜他汀,近幾年,一直沒有斷過,血脂水平和冠心病控制的還算對湊。


誠實140793466


為什麼有些人血脂不高,而這些人也會得冠心病,這些血脂不高的冠心病病人也應該終身服用降脂藥物,因為冠心病二級預防中明確指出:冠心病他汀治療無需考慮血脂水平這就是為什麼血脂不高的病人為什麼也要降脂治療,而且是就算是血脂正常了,也要終身服藥的原因所在。

而血脂高的病人是不是都要吃降脂藥物呢?

我們首先了解一個關於血脂高低的問題,血脂高低的參考標準在某些醫院之間標準也不盡相同,所以叫參考標準。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血脂應該在這個範圍之內才正常。既然是參考標準,那也同樣意味著——其有很大程度和人為因素有關,和所檢查醫院的設定參考值有關。

所以,大家口中所謂的血脂高低,其參考標準是醫院設定的目標值,而實際工作中,有沒有一個標準呢?高脂血症的診斷,大多數人認為血漿總膽固醇濃度>5.17mmol/L可定為高膽固醇血癥,而甘油三酯濃度>2.3mmol/L為高甘油三酯血癥。當然,具體到某個檢驗機構,其確定的標準又不盡相同!

而血脂高的病人是不是都要吃降脂藥物呢?

我們都知道了冠心病降脂藥物二級預防中講到:如無禁忌症,需長期服用。那麼如果一個人沒有冠心病,降脂藥物又該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服用呢?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他汀藥物的一級預防問題。

指南中又是如何來講述他汀的一級預防的呢?

首先,ASCVD是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意思。一張圖太籠統,我要是一條一條死扣又太費解難以解釋,什麼意思呢?三個意思,如果你是橙色圖片中的情況,已經確診了冠心病,那麼適用於上集我們說的二級預防,長期口服他汀。

而綠色的圖片什麼意思呢?他主要針對的是糖尿病人群什麼時候口服他汀。如果你是糖尿病+冠心病,或者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或者有危險因素,比如男性,吸菸等等,即使你不是冠心病,那麼你也是長期口服他汀。

藍色的圖片意思也很明確了!如果你不是糖尿病,而是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而且伴有多個危險因素,那麼你也需要長期口服他汀。

其實指南中有更詳細的,只是列出來多數人在沒有專業知識的情況下看不懂,指南中是這樣描述: 1.原發性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190 mg/dL者;2.臨床無ASCVD的糖尿病,年齡40-75歲,LDL–C 70-189mg/dL者;3.臨床無ASCVD 或糖尿病, LDL–C 70 - 189 mg/dL,且10年ASCVD 風險≥7.5% 者;如果你符合以上情況才需要口服降脂藥物。

如果你不符合以上情況而血脂升高,那麼你就不需要口服降脂藥物了,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一個朋友血脂高,而不符合上述情況就不需要口服降脂藥物的原因了。

當然,這些東西還不是絕對的,具體仍要找到專業的醫生來決定您是否需要口服降脂藥物。

<strong>

其實血脂的參考標準只是一個人為劃定的範圍而已,標準是參照大多數人,既然是大多數人,那就有例外的情況。這就好像人為劃定一個喝酒標準一樣,所有喝酒的人都應該喝1斤酒,對於那些酒量1斤半的人來說有點低,而對於那些酒量1兩的人來說,這個標準就遙不可及了!所以,血脂標準既要參照又不能盲從,而是要依據具體情況來分析。


心健康


血脂檢查指標通常包括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這幾項,其中最重要的醫生關注最多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多數人認為血脂正常就需要停藥,但是化驗單上的各項血脂指標正常,並不代表就不需要服用降脂藥。化驗單上的供參考的“正常值”是指“無心血管疾病和危險因素”時的正常值,是針對普通人的。

但對於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僅僅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到正常值還遠遠不夠。這需要醫生結合患者的具體健康狀況決定。

下面,“問上醫”就為您詳細介紹哪些人在血脂正常後依然需要服藥。


不同人群血脂的控制目標不同

目前,臨床上已達成以下控制LDL-C的專家共識:

  • 健康中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中老年人3.37mmol/L、大於4.14mmol/L為明顯升高;

  • 已經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頸動脈狹窄等,通常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將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此外,若患者冠心病危險等級較高,醫生可能會進一步降低LDL-C的目標值。
  • 單獨患糖尿病或高血壓,服用他汀類藥物將 LDL-C 控制在 2.6 mmol/L 以下;
  • 同時患糖尿病和高血壓,服用他汀類藥物將 LDL-C 控制在 1.8 mmol/L 以下;
  • 患慢性腎病,服用他汀類藥物將LDL-C 控制在 2.6 mmol/L 以下。

如果您屬於上述情況,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才能停藥!切忌自己隨意停用,避免疾病反覆。


哪種降血脂藥用的最多?

醫生使用最多的降脂藥是他汀類藥物(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他汀藥物最大的優勢是能夠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並且能夠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發生和死亡率。他汀藥物還具有以下作用:

  • 抗炎作用:他汀可抑制多種炎症因子的表達,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減少急性冠脈綜合徵的發生。

  • 血管內皮保護作用:內皮功能失調是動脈硬化的原因之一,他汀藥物可在短期內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預防動脈硬化。

  • 抗血栓作用:他汀藥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降低血栓形成,還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改善洗腦血管供血狀態。

  • 抗增殖效應:平滑肌細胞增殖是血管壁增厚的原因,也是動脈硬化的重要條件,而他汀可以抑制體內平滑肌細胞增殖。


  • 抗心肌纖維化:他汀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機制來抑制心臟膠原增生和逆轉心肌纖維化,有效防止心衰。


降脂藥他汀藥物吃多久可以停藥?

根據服用藥物的目的以及患者的自身健康狀況決定。一般來說,如果僅僅是血脂偏高,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其他臨床高危因素,在血脂降到正常水平後,可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停藥。然後通過飲食、運動控制血脂,定期複查血脂水平。

但是如果你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就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降低風險,及時你的膽固醇水平在正常範圍內,也不應該擅自停藥,一定要諮詢醫生,遵醫囑。




在一次進社區合理用藥服務的活動中,一位六十多歲的大爺來諮詢:您好!我去年因“腦梗死”住院治療後康復出院,當時發現血脂高,出院時醫生處方開了“立普妥(阿託伐他汀鈣片)”藥物,現在複查血脂指標正常,可是醫生還是給我繼續開了“立普妥”,我的血脂指標都正常了,為什麼還要吃藥?

生活中,想必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困擾,現在就來弄清楚這到底是為什麼吧!

他汀類藥物作用簡介

國際大量臨床研究證據顯示,他汀類藥物(如立普妥、舒降之等)可以有效降低我們常說的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從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再發,因此腦梗死患者出院後一般都服用他汀類藥物;另外他汀類藥物不僅僅是降脂藥物,也是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

藥師來解答為什麼“藥不能停?”

首先,服用他汀類藥物一段時間後血脂化驗LDL指標變為正常,但是這個正常是對於普通健康人而言,而對於有心腦血管危險的患者,LDL需要降得更低。一般來說,對於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慢性腎臟病3、4期的45歲以上患者,其LDL目標值建議<2.6mmol/L;對於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其LDL目標值建議<1.8mmol/L。

其次,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若中途停藥會導致粥樣硬化斑塊繼續增長、斑塊脫落或不穩定的斑塊發生破裂,上述情況都有再次引發腦梗死的可能性。

因此,對於有心腦血管危險的患者,即使血脂指標在正常的範圍內,也不能輕易停掉他汀類藥。

本文由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段煉 提供答案!


PSM藥盾公益


臨床上經常有患者問:“我血脂不高為什麼還讓我吃降脂藥?”。也有人問:“我的甘油三酯升高了,醫生為什麼不給我開降脂藥?”。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要重申一個問題:雖然很多醫院的血脂化驗單上均註明了各項血脂指標的正常值範圍,但其意義不大。是否需要應用降脂藥物需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確定。所以患者朋友不要因為自己化驗單中各項血值參數均在正常範圍內就認為“血脂正常”,也不要因為一些指標高於或低於化驗單中的“正常值”而自行服用藥物。拿到血脂化驗單後一定要找醫生諮詢,由醫生確定是否需要用藥。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主要機制,而膽固醇是形成動脈斑塊的原料。膽固醇(主要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LDL-C)越高,就越容易形成斑塊。但不同人的相對安全的膽固醇水平不同。如果某人較年輕、不吸菸、不肥胖、父母沒有心血管病、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未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較小,其LDL-C只要不超過3.4 mmol/L即可;若患者已經發生冠心病,或者是同時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其LDL-C超過1.8 mmol/L就應該治療了。糖尿病患者LDL-C不應超過2.6 mmol/L。實際上確診冠心病與腦梗死的患者,無論膽固醇化驗結果如何,均應該服用他汀類降脂藥。

甘油三酯是另外一項重要的血脂參數。多數醫院的化驗單中均將該指標的正常值設定為1.7 mmol/L以下,所以如果檢驗結果超過1.7 mmol/L就會顯示為增高。然而,超過這一數值並不意味著需要藥物治療。如果甘油三酯不超過2.26 mmol/L,一般無需用降脂藥,通過合理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限制飲酒等措施,其甘油三酯完全可以恢復正常。只有明顯增高時才考慮藥物治療。

醫生們用的最多的降脂藥是一類叫做“他汀”的藥物,例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最大的優勢是能夠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並且能夠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具體需要使用哪種降脂藥、用多大劑量、有什麼注意事項,需要聽醫生的,不要自作主張購買藥物治療。


健康守門人


你這醫生真奇怪,剛才那個人血脂不高,你讓人家吃降脂藥,而我的甘油三酯都4.5了,還說這暫時先不吃藥,你能不能找個主任來給我看?老張四十來歲,有點不耐煩的質問王醫生。

一臉……二臉……三臉……

在臨床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景,因為遇到的次數多了所以,反覆說,反覆解釋,搞得自己有時候也很無奈,其實對於每一位新就診的患者,他們確實不懂,所以我們必須理解,好好給人家解釋。

王醫生先說為啥上一個人血脂正常還給他開降脂藥,這個什麼伐他汀確實是降脂藥,準確說是調脂藥。

我們的血脂四項都包括的內容以及參考標準。


其中:

總膽固醇 2.8~5.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1.0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3.4mmol/L,

高危人目標是<2.6mmol/L,

極高危人目標是<1.8mmol/L。

大家平時說血脂,其實包括這麼多項目,當然有時候每一家醫院的數據參考值可能不太一樣。

低密度脂蛋白是我們常說的壞血脂,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請看下圖



低密度脂蛋白不斷在給血管運入垃圾,高密度脂蛋白不斷的在往外運出垃圾。所以我們說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血脂,也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那位朋友的低密度脂蛋白是2.8mmol/L,如果按照化驗單參考標準,看似正常,但是他是支架術後,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就不能按照3.4mmol/L來衡量,必須按照1.8mmol/L,即使當他的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mmol/L以下,也需要繼續服用他汀藥物來長期維護血管安全。

這個什麼伐他汀,不僅僅可以降低膽固醇,降低甘油三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而且還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說這個他汀可以降低壞血脂,升高好血脂。

因為他是冠心病,即使血脂不高,也需要服用他汀,而且冠心病患者血脂指標不能盯著化驗單參考值,他汀更是在抗炎,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凸顯作用。

大家逐漸認識到阿司匹林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地位,可是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兩條腿,其中一條是阿司匹林,另一條就是他汀。 心肌梗死的患者停用他汀會有什麼風險,請看



足見他汀的重要性。 這什麼伐他汀不僅調脂而,更主要是伐他汀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術後、搭橋術後、腦梗死、外周血管斑塊疾病。 還用於三高高危人群

所以不要以為他汀就是降脂藥!

好了說完人家,我們說說你,你這個老張,不給你開藥,又省錢,又減少副作用,還不高興,還要找主任。我講完,你可以去找主任,但掛的號不退,雖然這幾塊錢也不給我,但我的講解就是我的勞動,請尊重醫生的勞動,雖然我們是廉價勞動力,但也要尊重。

您的甘油三酯確實高,但是您是第一次發現,目前沒有別的任何疾病,一般來說甘油三酯的升高和飲食關係更為密切,說白了就是吃的油多了,吃的飯多了。大多數人,經過控制飲食甘油三酯都能恢復正常,所以我不給您開藥,先建議您控制油炸食品,肥膩食品,主食,過半月到月後來複查,如果正常自然不吃藥,如果不正常,我們再想辦法也來得及。

老張您去找主任看吧!

王醫生您別生氣,我老張真不知道原來這血脂這麼多名堂啊!

王醫生:老張開車去東北,撞了……,注意飲食啊,過一陣來複查,下一個……


心血管王醫生


血脂包括多項參數,比如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醫生關注最多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是因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越高就越容易發生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病。

臨床上經常有患者問:“我血脂不高為什麼還讓我吃降脂藥?”。也有人問:“我的甘油三酯升高了,醫生為什麼不給我開降脂藥?”。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要重申一個問題:雖然很多醫院的血脂化驗單上均註明了各項血脂指標的正常值範圍,但其意義不大。是否需要應用降脂藥物需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確定。所以患者朋友不要因為自己化驗單中各項血值參數均在正常範圍內就認為“血脂正常”,也不要因為一些指標高於或低於化驗單中的“正常值”而自行服用藥物。拿到血脂化驗單後一定要找醫生諮詢,由醫生確定是否需要用藥。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主要機制,而膽固醇是形成動脈斑塊的原料。膽固醇(主要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LDL-C)越高,就越容易形成斑塊。但不同人的相對安全的膽固醇水平不同。如果某人較年輕、不吸菸、不肥胖、父母沒有心血管病、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未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較小,其LDL-C只要不超過3.4 mmol/L即可;若患者已經發生冠心病,或者是同時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其LDL-C超過1.8 mmol/L就應該治療了。糖尿病患者LDL-C不應超過2.6 mmol/L。實際上確診冠心病與腦梗死的患者,無論膽固醇化驗結果如何,均應該服用他汀類降脂藥。

甘油三酯是另外一項重要的血脂參數。多數醫院的化驗單中均將該指標的正常值設定為1.7 mmol/L以下,所以如果檢驗結果超過1.7 mmol/L就會顯示為增高。然而,超過這一數值並不意味著需要藥物治療。如果甘油三酯不超過2.26 mmol/L,一般無需用降脂藥,通過合理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限制飲酒等措施,其甘油三酯完全可以恢復正常。只有明顯增高時才考慮藥物治療。

醫生們用的最多的降脂藥是一類叫做“他汀”的藥物,例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最大的優勢是能夠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並且能夠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具體需要使用哪種降脂藥、用多大劑量、有什麼注意事項,需要聽醫生的,不要自作主張購買藥物治療。


郭藝芳心前沿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也是很多朋友都在疑惑的問題,為什麼我的血脂並不高,醫生還給我開了他汀藥,還讓我堅持吃呢?讓我們從兩個方面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他汀藥的臨床應用不單單是降血脂

他汀類藥物是臨床上降血脂的首選藥物和基石藥物。但是除了能夠有效的降低血脂外,他汀類藥物還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效果:

1. 穩定斑塊,有很多有動脈斑塊的朋友,血脂檢測指標並不一定是有問題的。如果血脂沒有異常,而醫生為您開具了他汀類藥物,那麼可能是考慮您的斑塊情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是由穩定斑塊作用的。

2. 抗炎作用,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除了具有降血脂、穩定斑塊的作用外,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主要包括抑制炎症細胞的遷移和炎症因子的釋放等作用,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對於減緩抑制炎性反應,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心血管疾病風險患者的調脂目標不盡相同

通常對於健康人群來說,血脂的健康範圍是,總膽固醇(TC)<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4mmol/L,但是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對於血脂的控制目標,就不能僅僅滿足於LDL-C不超過3.4了——

1. 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需要服用他汀類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LDL-C的調節目標為1.8mmol/L以下,同時還應注意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值,應控制在2.6mmol/L以下為佳。

2. 對於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一級預防,調節血脂的目標應該是LDL-C<2.6mmol/L,非HDL-C<3.4mmol/L。什麼情況算是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是指未來10年內,心血管疾病發病幾率超過10%的人群。舉個例子:男性,45歲以上,有二級高血壓,肥胖(體重指數超過28),吸菸,這就屬於高危人群了,即使血脂不超過通用的正常範圍,也是可以考慮服用藥物控制血脂,預防心血管問題的。

從這兩個方面分析下來,您就明白為什麼有時候血脂在正常範圍內,醫生還要給您開降血脂藥物了吧。

最後簡單說下甘油三酯的問題,有朋友問,我甘油三酯都高出正常值了,醫生為什麼也不給我開藥?人體內的甘油三酯水平,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對於輕中度甘油三酯升高(TG不超過5.8mmol/L)的情況,一般不推薦服用藥物來調節,通過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鍛鍊,減少飲酒,多數情況下,甘油三酯的水平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如果通過生活方式調節無法有效改善,可以考慮服用藥物來調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