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的“正統性”為何受到質疑?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三個皇帝,在清朝入關後的十位皇帝當中,雍正屬於即位年齡較大,在位時間較短,但爭議最多的一位皇帝。在做多爭議當中,雍正皇帝繼位是否“正統”是爭議最大的一個。

雍正皇帝名愛新覺羅.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四十五歲登基,在位十三年,年號:雍正,廟號:清世宗。


雍正皇帝的“正統性”為何受到質疑?


雍正皇帝的皇位是否明正言順?這個問題至今為止都有不同的意見,並且不同的意見之間也有爭論,這種不同的意見和爭論,讓我們看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的皇帝。就是在文藝作品當中雍正的形象也是兩個不同的極端。正面的雍正是一個剛正堅毅,勤勉盡責,銳意改革,致力於國富民安的好皇帝,反面的雍正則是一個刻薄寡恩,心胸狹隘,醉心於特務政治,迫害功臣,好色貪生的壞皇帝。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評價其根源都來自雍正的“皇位正統性”評價。

那麼為什麼雍正皇帝的皇位是否“名正言順”會成為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呢?說起來這個問題並不是雍正皇帝本身造成的,造成爭論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因為康熙朝慘烈的“九子奪嫡”的後遺症——奪嫡失敗的一方甚至多方的“情緒發洩”。第二個是因為康熙皇帝本人在傳位繼承人確定上的猶豫和失誤——默認傳位繼承人而以傳位遺詔傳承皇位,這就給朝野,主要是九子奪嫡失敗的一方提供了製造輿論的空間。

雍正的父親愛新覺羅.玄燁,在整個清朝的皇帝當中,都算是一個仁德賢能,勵精圖治的好皇帝,說他是清朝第一明君毫不過分。康熙六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成就了清朝的一個盛世,他在位的時間在中國整個封建王朝都是最長的。

超長服役帶來的後遺症就是“兒子太多,並且能幹的兒子太多”。這實在是一個麻煩。本來康熙沒有折磨多的麻煩,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冊立了太子,被冊立的太子胤礽那個時候才剛滿週歲。等到康熙晚年的時候,太子胤礽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了,心態早就變得急不可耐了—好傢伙!這老爹比我都能活,對子能不能熬過他爹信心不足。心態出了問題,康熙和太子之間的猜忌就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康熙的其他兒子們也都陸續成長起來,他們紛紛開始建牙開府署理朝政,很多皇子的心眼也活泛起來了,於是就形成了康熙朝晚期的著名的“九子奪嫡”的局面。

九子奪嫡的結果就是太子胤礽兩次被廢,而新的太子人選一直是沒有定論,到最後康熙乾脆宣佈不立太子,改為傳位遺詔傳承皇位。這樣客觀上就給傳位帶來了不確定性和神秘性。謠言也就有了空間。

假如康熙活著的時候明詔就確立太子的話,哪怕是在臨死之前公開確立太子的話,那麼無論是誰繼承皇位,無論這個繼承人是否合格,無論這種繼承是否合理,都不會有“是否名正言順”的猜想和質疑。

但是很遺憾,被兒子們慘烈的奪嫡之爭搞怕了的康熙,最終選擇了一個註定要給繼位者帶來麻煩的傳位方式,這種方式保證了康熙自己的穩定,但繼任者就不是那麼理直氣壯——雍正就是被這個“名正言順”逼的親自寫了一個《大義覺迷錄》的小冊子,本意是想說清楚自己得位之正統,但是這種事,越描越黑,雍正是無論如何也說不清楚了。這個“傳位不正”的鍋,一直背到現在。

其實,以我們現代社會的觀點,做了皇帝,並且有這個能力做皇帝,也在皇帝位置上盡心盡力政績不俗,就應該是一個好皇帝,和正或者不正又有多大關係呢?

漢高祖劉邦,創立了大漢四百年的基業,他的得位正否?唐太宗建立了唐朝,開創了盛唐時代,他的得位正否?宋太祖趙匡胤搶來的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富裕的國家,他的得位正否?

朱元璋呢?

所以,應該說,既然雍正已經得到了皇位,有證據表明康熙傳位給雍正是康熙真實意思的表達,並且雍正在皇帝位上勵精圖治,勤勉上進,國富民安,這應該就算是“名副其實,名正言順”了吧?


雍正皇帝的“正統性”為何受到質疑?


回到問題的本身,對雍正繼位正統性質疑的依據,其實都是站不住腳的,但是某些猜測,尤其是“陰謀論”的猜測,雍正真的是無法淡定,因為猜測是不需要依據的。

關於雍正在康熙臨死前夥同隆科多篡改遺詔的說法,顯然是沒有確鑿的依據,並且在邏輯上也是行不通的——漢字可以篡改,滿蒙文字的篡改應該是不可行的。

矯詔,也就是偽造一個遺詔,理論上是可行的,這就是猜測,猜測矯詔,是不需要證據,也不可能有證據——皇帝的詔書很少有皇帝自己親自書寫的。

其實這一切的根源,是有人對雍正繼位的不滿,這種不滿在繼位之初表現為不服氣,比如八爺黨就不服氣,比如十四阿哥就不服氣。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有同等機會登上皇位的,同時也自認為如果自己做了這個皇帝也會幹的很好,甚至比雍正乾的更好。

但是後來的不滿就已經不是不服氣,而是對雍正執政理念的反對了。雍正推行的各種新政,都多多少少的觸及了很多的既得利益者,這些被侵犯了既得利益的人或集團就會形成一個合力,對雍正的新政橫加阻撓甚至詆譭,詆譭的主要依據,就是雍正的新政違反了“祖制”,違反祖制的繼承者就是不合格的繼承者,這就是雍正繼位“不合祖制”,這個不正統更加的厲害。

--為了追比國庫欠款,雍正毫不留情的抄了很多欠款不還的大臣的家,傳說中曹雪芹的家就是在雍正朝被炒的,曹雪芹一下子就從富貴無比的公子哥成了破落戶,極大的反差讓他看破了這個世道,寫下了絕世經典《紅樓夢》。雍正的罪的有可能是康熙朝的老功臣,那些居功自傲的老臣能不恨嗎?

--實行火耗歸公,基本上堵死了各級地方官員的“灰色收入”的通道,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事兒不好辦了,各級官員能不恨嗎?

--推行“攤丁入畝”把老百姓的人頭稅納入了土地稅,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富豪士紳們要多交稅銀,他們能不恨嗎?

--實行“士紳一提當差一體納糧”,不僅是觸動了讀書人幾千年來的特權,還讓讀書人“斯文掃地”,讀書人能不編一些“小道消息”和“段子”發洩仇恨嗎?

在兩種聲音的不斷攻擊下,雍正的反擊也是變得過於強勢,過於刻薄,這就給了反對派也就是質疑雍正繼位是否正統的集團一個反對的口實。

其實,雍正做了十三年皇帝,也就算是忍辱負重了十三年,但是在這樣惡劣的政治環境下,雍正還是完成了大清國力的積累,整肅了日益敗壞的吏治,讓康熙盛世得以延續至整個乾隆時期,成為康乾盛世承上啟下重要的一環,也真的是難能可貴了。為什麼一定要糾結於本來也就無法完全說明白的“是否正統”呢?

這對雍正不公平啊!


雍正皇帝的“正統性”為何受到質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