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成殺,老實的慧能耍了一個心機抄襲了聰敏的神秀的創意

相愛成殺,老實的慧能耍了一個心機抄襲了聰敏的神秀的創意

禪宗有一個公案,是說神秀與六祖慧能在爭奪掌門時的一段機辯偈語。神秀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實在拿不出新的創意,就抄襲了神秀的作品,修改潤色後得到了五祖弘忍的肯定,得到了五祖的衣缽,成為了禪宗六祖。這個公案到底是不是真的,無從考究。不過從這件事情來看,洗稿這種事不是今天自媒體的發明,禪宗六祖才是真正的祖師爺。

禪宗一向注重機辯,所謂機辯,就是在辯論中去尋找、頓悟禪機佛法。

如果以俗世的說法,什麼機辯?不就是玩文字遊戲的詭辯麼?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幾句偈語,出自六祖慧能和尚。

話說當年五祖弘忍行將圓寂,就想挑出一個有智慧大德的接班人。從日常觀察看來,神秀性聰敏多才,慧能遲鈍穩重。弘忍也不好妄自抉擇,於是對眾弟子出一題,要大家把悟道心得作一偈,呈上來看,以此決定各自智慧和對佛法的領悟。

相愛成殺,老實的慧能耍了一個心機抄襲了聰敏的神秀的創意


神秀果然聰敏,很快成就一偈題於牆上,偈語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眾弟子一看,果然是好,便爭相傳頌。

慧能原本天性遲鈍,文化底子薄,正抓耳撓腮之際,看到了神秀之偈語,頓時靈感泉湧,計上心來。你神秀偈語作得好,只是境界依舊停留在俗世苦修階段,佛家最高境界不外乎追求性空,我就直達最高境界,於是上面那個千古名句誕生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自古掌門其實都喜歡老實人,老實人最大的好處是會完全繼承自己的思想、理念,關鍵是永遠不會造自己的反,翻自己的案。弘忍一看慧能平日裡老實巴交的,這會突然悟透,境界確實高出神秀不少,便將衣缽傳給了慧能。

那麼,這兩句偈語各自是什麼意思呢?

神秀雖然聰敏,但是在修行上還是比較踏實,“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他的偈語是說,要修身正念,隨時把自己的肉身看著菩提樹一樣莊嚴,讓內心像明鏡臺一樣乾淨,要做到這些,就要時時修身正念,勤做功課,不使身有偏頗,心有雜念。

相愛成殺,老實的慧能耍了一個心機抄襲了聰敏的神秀的創意


慧能不但投機取巧的抄襲了神秀的原著,還在修行上走了捷徑,他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實都是廢話,完全的文字遊戲。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個名詞,那就是菩提到底是個什麼東東。"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就是達到了無上菩提。

大家到此就明白了,菩提不過是一種境界,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何處有樹?再來看明鏡亦非臺,人家神秀本來都說了是心如明鏡臺,你非得給他玩詭辯說明鏡亦非臺,明鏡就是明鏡,臺就是臺,這不是廢話嘛。

所以,這兩人通過偈語上位跟現實世界的職場競爭何其相像?平日聰敏高調的關鍵時候就輸給了扮豬吃老虎的。因為你在不斷展示的時候你的對手在潛伏和冷靜的觀察和分析,到頭來不但抄襲了你的創意,還關鍵時候致命一擊,把你打回了原形。

老子曰:“多言數窮,不若守中”,實在是大智慧也。

相愛成殺,老實的慧能耍了一個心機抄襲了聰敏的神秀的創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