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比較實用的招生小妙招

1

發單載體:簡單易操作


發傳單也就只是發一張紙質的傳單,五顏六色、密密麻麻,家長接過去直接給扔垃圾桶。

這說明什麼?你推銷的廣告痕跡太明顯!

比如同樣是在超市推銷酸奶:

A直接扯著嗓子喊,今日XX牌酸奶特價,歡迎大家選購!;

B會把酸奶倒入小的紙杯中供顧客品嚐,然後嘗試去推銷。

如果是你,你傾向於選擇A還是B,我相信,90%的人會選擇B。

培訓機構比較實用的招生小妙招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發傳單的時候也要轉變思維,在單頁的載體上下功夫。給大家分享4個簡單易操作的傳單小載體:

01

小扇子

如果把傳單印刷在一把小扇子上,即便家長對你的宣傳信息不感冒,但是用來扇風還是可以的。


培訓機構比較實用的招生小妙招



02

紙巾

有很多做營銷和推廣的,他會把宣傳的關鍵信息印在一包紙巾上,雖然內容不多,但這包紙巾對家長是有價值的,起碼不會跟單頁一樣淪為垃圾品。

一包紙巾用3次,你所推廣的內容就會被重複閱讀三次,給家長留下印象是肯定的。


培訓機構比較實用的招生小妙招



有人可能會在意成本的問題,不如我們來算筆賬,看看可行性:

一張傳單的成本大概是1.5-2毛錢,一包紙巾的價格大概2毛錢左右,紙巾比單純的單頁貴5分;如果多5分錢就可以讓家長對你的招生活動宣傳多看幾眼,值還是不值?

答案是當然值!

03

學習報

可以把傳單做成學習報,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報紙。

四版的報紙,打廣告一般都選擇在頭版,但是為了降低家長的拒絕率,我們要學乖一點,把宣傳的內容印刷在二版、三版這樣的位置。

而頭版要印刷的內容則是家長關注的家庭知識講座、家庭教育這樣的小貼士。

培訓機構比較實用的招生小妙招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家庭教育小知識、小技巧是家長會關注的內容,拿到這份學習報,第一感覺是知識攝取而不是廣告忽悠。

打個比方,很多訂閱號都會時不時發文做營銷,我們從沒見過有哪個訂閱號上來直接打廣告的,往往是以某個話題為由頭,先讓讀者進行深度閱讀,在文末銜接軟廣。

如此一來,讀者即便知道是在打廣告,也很少去埋怨,因為有趣的內容沖淡了廣告帶來的反感。

2

發單地點:

學校門口>書店>小區門口


除了必須要去的學校門口,我們來說說書店和小區門口。

首先,書店是比較有效的發單地點。多數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如果我們想放大單頁的宣傳效果,可以附贈小禮物,孩子愛接,家長也就順手把單頁給接了。

其次,在小區,我們要選擇出門的人。為什麼呢?

回家的時候,人的目標感是很強的。

拿下班來說,你工作一天,就想回家吃飯洗澡早休息,剛要進小區,就有人塞給你幾張傳單,不管信息本身是否對你有用,這個時候你多半是反感的。

而要出門的人則不同,特別是那些走路不著急、穿著相對休閒的,這樣的人多數是比較閒散、想找點事情做的,按照這個思路去做,我相信你發出去的傳單會更有價值。

3

發單時間:要有提前意識


舉個例子,在學校門口發單,我們至少要提前半個小時就過去等候。這樣做有幾點好處:

01

提前觀察目標人群


提前去學校門口,便於我們觀察目標人群,不至於發單頁手忙腳亂,處處碰壁。

02

鎖定A類目標


那些提前去的家長,他們的生活水平比較高、消費能力強、教育意識也比較超前,對孩子學習的事情會更加關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A類目標。

另外,這類家長在時間上是比較充裕的,孩子還沒放學、自己也沒什麼事,正好是發傳單的好時機。

03

臨放學前,家長注意力集中孩子身上


快放學的時候,家長注意力非常集中,就想著我要找孩子、接孩子,是沒有時間搭理額外事情的。這個時候我們再去發單頁,就有些不合時宜,關鍵是效果不好。

4

發單人員:先發傳單後說話


其實發單頁是個技術活兒,更是個管理的活兒,最常見問題就是:管理混亂,使用乏力。

01

發單員的來源問題


一般培訓機構最喜歡找在校大學生,覺得他們自身素質較高,形象較好,宣傳效果更好。從實際情況看,並不一定如此。

發單員是個站街的體力活,而且旁邊不可能有你機構的工作人員一對一地盯著他們幹,所以吃苦耐勞和用心程度要遠遠比學歷重要。

發單員面對的是大眾,形象上也需要被大眾所認可,第一眼看去可以不帥不酷不漂亮,但是不能惹用戶反感。

02

前期管理與培訓

培訓機構通常的方式是:到處招聘一幫學生,然後通知某日上午幾點在某個地方集合,機構人員派發任務,然後大家分頭去做,一鬨而散,這是大忌。

培訓機構與這些臨時人員之間很陌生,臨時人員純粹為經濟收益而工作,很容易發生消極怠工和浪費資源的問題。

倘若沒有用點心將這批人員攏住,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就不用指望他們會有什麼幫助。

所以在工作的前一天,有條件的話應進行一次培訓。主要抓住三點:洗腦、規範、培訓。

“洗腦”就是讓對方認可你這個事兒,願意為之努力;規範就是告訴對方什麼事兒可以做,什麼事兒不能做;培訓就是教給對方,該做的事兒怎麼個做法。

  • 獲得認可,向發單員宣講你的機構的產品特色、發展歷史、企業精神等,有煽動性一些,儘量獲得發單員們的心理認可。


  • 學習產品和話術,主要講解你們機構產品並準備話術,話術是這個培訓中的重點之一。
  • 到了現場,潛在用戶隨口問的問題都可能成為成交的突破口,而如何應對可能的各種問題,這些臨時的發單員是沒有概念的。
  • 所以,需要通過產品介紹和話術培訓,讓發單員能夠對用戶最為關心的幾個話題進行有限度的交流。


  • 明確分工職責,對各個發單員,要對人員分工等進行闡明,對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工作態度、評價指標等也必須事先明確,讓這些臨時工都很清楚應該幹什麼,該怎麼幹。


  • 管理辦法,明確授權與集權相結合,對所有發單員的直接管理者進行介紹或指定,讓每個人明確知道相應的領導是誰,在現場出現疑難向誰反應。

03

信息反饋和總結


在一天或幾天的發單活動結束後,一定要要留下一定的時間,把發單員和現場管理者集合起來溝通交流。

很多機構忽視這一步,一到活動結束就解散,白白浪費了這個大好機會。總結可以達成的效果是:

  • 獲得關於機構產品和服務的反饋,比如用戶對什麼樣的跟進活動感興趣(免費課?優惠卷?);


  • 同行競爭者有什麼可取之處,別人是怎麼做的,效果如何;


  • 單頁應如何改進,用戶在瀏覽單頁時的共有習慣及普遍規律是什麼;


  • 發掘發單員中的人才。學歷、出身不重要,但是幹活兒中最能看出誰可以用。

很多此類細節問題需要培訓機構自己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但是中心思想是:

不能把發單當成一個培訓學校招生管理中最簡單的活兒隨意處理,否則除了浪費錢汙染了城市街道外,沒任何意義。

1

強勢的語言激發行動

我們必須使用積極的、命令式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行動。夢想很美,但是行動很難,所以,我們必須牽引著,推動著學生的夢想,讓他們將夢想轉化為實際的行動。

比如:“單詞快速記憶法,讓你更輕鬆的獲得高分”。

這樣的詞彙是積極的,但是缺乏命令式的標題,只有命令式的標題才能更好的激發行動。

改動一下,看看效果是不是不一樣。“掌握單詞快速記憶法,馬上攻克英語學習難題,征服高分夢想”!

攻克、征服都是動詞,更具有行動的引導力。

2

刺激“好奇心”

你必須將你的教學和服務的獨特優勢、價值完美地融合進標題中。

一定要立刻告訴你的潛在生源,他能得到什麼好處,以及你所能提供的解決方案。

好奇心是和利益緊緊掛鉤的!

“3個月,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秘密”!(馬上告訴你的潛在生源,他所能得到的好處:養成良好習慣。)

“3個方法,幫助你在一個月內,牢記所有語文必考知識”(這個就更高明,既強調了學生將得到的好處,又提供瞭解決的方案。)

3

詞語活用

在人們日常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被大家經常使用、熟知的詞語,如果這時候託管班能發掘人們的用語習慣,對人們熟悉的詞語進行改編,靈活運用這些詞語,那麼必然能給宣傳語增色不少。

比如“愛心,耐心,真心,對孩子要用心”,這句話就很好地抓住愛心、耐心這幾個常用詞,表達出了託管班對教育的理解,而且讀來琅琅上口,不失為一句比較出色的宣傳語。

用詞語活用這種方式擬寫出來的宣傳感,可以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這樣就可以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4

巧妙攻心法

這種方法十分巧妙,關鍵在於能夠抓住消費者的痛點,激發人們心中的某種心理效應,達到震撼心靈的奇妙效果。

例如,“來xx教育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宣傳語就很好地揣摩出了家長的心理,家長把孩子送到託管班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如果直接把託管班的教育目的表達出來,相信能夠起到直擊家長內心深處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