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複試時哪些表現會“加分”?

曾經有學生問我喜歡招收什麼樣的學生,我說很簡單:陽光、勤快、效率高、懂規矩。還可以再加上動手能力強、思維敏捷。

每年都會有考生問,研究生複試該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一般都會回覆: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自然一些,放鬆一些,發揮正常就好。

研究生複試一般除了英語口語(一般是閱讀翻譯)考核,都不會有固定的複試題目(至少我參加的複試都是這樣的)。複試小組的專家們一般是根據學生自己的描述,根據考試報考的材料(本科成績單、各種證書等),進行自由提問,內容包括很廣泛,如本科期間的學習課程和學習成績(也會針對某門課程進行一些基礎知識或專業知識的考查,如某個概念,某個實驗技術等)、本科期間參加的科研活動(課題的設計和目的、採用的使用方法、獲得結果等)、個人愛好和興趣(閱讀課外書的情況等)、對報考的專業和導師的研究方向的瞭解等等。有些問題是專家早考慮好的,有些問題是隨時問的。只要學生心理放鬆,就會發揮出正常水平,甚至會超長髮揮。

那麼研究生複試是不是筆試成績對於是否錄取有決定性作用呢?也不是。筆試成績很重要,但之所以複試這個環節對於研究生選拔也很重要,所以才有了複試這個環節。

研究生複試哪些方面重要呢?我個人覺得有幾個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1、陽光、自信,穿戴整潔,禮貌得體。

2、思維敏捷,反應快,回答問題簡練、到位。

3、英語閱讀流利,翻譯準確,尤其對專業文獻中圖表的解讀很專業。(有些筆試成績沒有發揮好的學生,這個時候的良好表現是很加分的。)

4、基礎知識紮實,實驗方法熟練。對於相關問題,對答如流。

5、有科研經歷,熟悉科研的整個過程,對課題的意義、實驗設計、收集數據的過程等都比較熟悉。

6、對科研活動和生活有自己的理解。

7、喜歡讀書,廣泛涉獵課本外的科普或專業書籍。有查閱和閱讀專業文獻的經歷。

8、有追求、有理想。對自己的未來有較好的規劃。

哪些方面會減分呢?與上面相反的就會“減分”:

1、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缺少必要的禮節。

2、思維混亂,反應遲鈍,回答問題顛三倒四,缺少邏輯性。

3、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較弱,一兩個問題答不上來很正常,如果連續幾個問題都不能正常回答,即使筆試得了高分,也會讓導師猶豫。

4、個性(性格)。雖然提倡年輕人要張揚個性,導師們要保護學生的個性,但有時候有的考生或許想表現得與他人不一樣,有特色,或者是由於個人的性格使然,回答問題的口氣、說話的態度,思維的方式,讓人感到有些異常。

5、學生的表現與自己描述的或所提供的材料等情況不一致,如自己介紹(或材料中說明)在校期間參加了學校的某項課題研究,但對課題的內容、設計、研究過程等一無所知,答非所問。

6、考試成績與個人表現不一致,如有的考生英語成績考分很高,但聽力不足,閱讀和翻譯能力與考試成績相差太大。有些考生的專業理論課也存在這個情況,筆試成績很高,複試時的表現出乎意料(也許是心理作用,也許是其他原因)。

作者王德華,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

研究生复试时哪些表现会“加分”?
研究生复试时哪些表现会“加分”?
研究生复试时哪些表现会“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