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瑞醫藥科創板申請獲受理 年初剛完成5.5億元融資

4月8日晚間,博瑞生物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瑞醫藥)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下同)顯示,博瑞醫藥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1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合計募資3.60億元,用於建設泰興原料藥和製劑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啟信寶顯示,今年1月7日,博瑞醫藥已完成5.5億元Pre-IPO輪融資,該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弘暉資本領投,廣發乾和跟投。截至2018年11月,博瑞醫藥估值為32.5億元。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9日13時,上交所網站顯示,上交所已受理的科創板企業為52家,其中有12家獲問詢。

擬募集資金約3.6億元

根據招股書,博瑞醫藥成立於2001年10月26日,註冊資本為3.69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袁建棟,主營業務包括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和製劑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現已掌握恩替卡韋、卡泊芬淨、米卡芬淨等化學藥物的生產核心技術,並且一款抗腫瘤藥物BGC0222已向國家藥監局遞交了臨床申請。

據博瑞醫藥介紹,本次募集資金約3.60億元,用於建設泰興原料藥和製劑生產基地(一期)項目,該項目一期主要為公司11種產品的原料藥生產,種類涉及抗菌藥物、心腦血管藥物、抗病毒藥物、抗腫瘤藥物。

博瑞醫藥披露,該項目建設期為2年,建成後合計年產量約3.45噸,預計年營業收入約5.51億元,年淨利潤為2.07億元,投資利潤率為76.58%,靜態投資回收期約5年。

財務報表顯示,2018年度,博瑞醫藥營業收入達4.11億元,同比增長29.8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7624.37萬元,同比增長66.19%。在2017年,博瑞醫藥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4587.64萬元,同比增長168.90%。

據瞭解,報告期內,博瑞醫藥主營業務收入由產品銷售、技術、權益分成構成。其中產品銷售在2018年度收入達到3.48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84.72%。而卡泊芬淨、恩替卡韋、米卡芬淨三款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089.89萬元、5288.28萬元和4446.23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超過10%。

值得注意的是,博瑞醫藥表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投入分別為5357.65萬元、8081.16萬元、9611.50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66%、25.51%、23.37%。

博瑞醫藥稱,公司已貫通了“起始物料→高難度中間體→特色原料藥→製劑”的全產業鏈,相關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產品已經在美歐日韓等主要的國際規範市場國家和中國進行了DMF註冊,且公司的藥品生產體系通過了上述國家地區的官方GMP認證。

外資持股超過30%

招股書顯示,按照2018年11月的增資價格,經協商確定,博瑞醫藥估值為32.5億元。因此,博瑞醫藥選擇了科創板上市標準中的第一套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啟信寶顯示,今年1月7日,博瑞醫藥已完成5.5億元PreIPO輪融資,該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弘暉資本領投,廣發乾和跟投。博瑞醫藥董事長袁建棟表示,該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兩方面:一是投入創新藥物的開發以及臨床;二是用於原料工廠的產能提升和注射劑工廠的建設,該注射劑工廠為全球市場生產複雜注射劑,是公司未來利潤的主要來源。

而早在2001年,博瑞醫藥就獲得了上海建信資本的天使輪投資;2011年,獲得元禾控股、國發創投、禮來亞洲基金的Pre-A輪投資;2014年,獲得元生創投、國投創新的A輪投資;2015年,又獲得融達小額貸款、三江資本的戰略投資。

截至目前,招股書顯示,博瑞醫藥共有32名股東。其中,董事長兼總經理袁建棟持股比例為30.77%,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他也是博瑞醫藥6名核心技術人員之一。持股比例超過5%的其他股東分別為博瑞創投、紅杉智盛、先進製造、弘鵬投資和Giant Sun,上述股東合計持股比例為27.77%。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袁建棟和Giant Sun所持股份性質為外資股份。據蘇州工業園區行政審批局於2019年2月28日核發的《外商投資企業變更備案回執》(編號:蘇園經備201900172),Giant Sun持股比例為1.85%,外資股份合計為32.61%。

每經記者 查道坤 實習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陳俊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