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人間四月天,上海破題重點課題調研、開展專項民主監督

進入四月,春光無限。4月2日至3日,市政協召開多場重點課題調研開題會和專項民主監督暨調研工作啟動會。會議要求,發揮好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凝聚各界的優勢,聚焦重點、集思廣益,通過深入調研積極資政建言,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重點課題調研:

助力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4月2日,市政協召開“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策源、應用示範、制度供給、人才集聚高地”重點課題調研開題會,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出席。

會議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前沿,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是決定上海科技創新定位的一個重要關鍵領域,政協委員要充分認識這個課題的重大意義,增強做好課題調研的使命感、責任感。

會議強調,要找準課題調研的切入點、著力點。要立足上海、面向全國、放眼全球,充分切實瞭解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技術、產業和政策趨勢,把準上海在這一領域所處的方位,找準上海在人工智能發展進程中的定位,形成人工智能創新策源高地。

會議要求,課題調研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把重點放在如何營造適合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環境、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形成良好的人工智能技術產業發展生態上;要在“專、實、新”上下功夫,用好專家隊伍,聚焦專門領域;追求真理,紮實調研;蒐集新資料,提出新思路。

上海目前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領先地區之一,人工智能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各類優勢企業協同發展,研發平臺加速建設,智慧應用全面推進,創新生態逐步完善。市政協於今年3月至6月組織開展“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策源、示範應用、制度供給、人才集聚高地”重點課題調研,為推動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出謀劃策。調研工作由市政協經濟委承擔。

課題組將重點了解上海人工智能產業佈局和場景落地的現狀,探究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發展路徑;對上海與全球人工智能領先城市進行比較研究分析,提出針對性建議;研究梳理國際、國內促進人工智能發展的已有政策成果,為完善上海人工智能相關政策提出參考意見;研究人工智能人才集聚措施,培育有利於高端人才發展與企業成長的良好土壤;研究人工智能發展相關倫理、法律及社會問題等,集思廣益,聚焦重點、找準落點、打造亮點。

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秘書長貝曉曦出席會議。

專項民主監督:

合力破解舊區改造難題

4月3日,市政協召開“舊區改造推進情況及主要問題”專項民主監督暨調研工作啟動會。市政協副主席趙雯出席並講話。

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協民主監督作用,今年市政協將圍繞“舊區改造推進情況及主要問題”開展專項民主監督,並聚焦“當前舊區改造需要突破的若干瓶頸問題”開展調研。市政協將針對黃浦、靜安、虹口、楊浦、普陀等舊區改造任務較重的區域,聚焦有關政策措施落實問題、市區相關部門協同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專題調查研究,實施重點監督。在此基礎之上,市政協將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聚焦當前舊改工作中體制機制、法律法規、政策落地、資金平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度剖析本市舊改推進中的長期性、瓶頸性的難點問題,提出監督意見和建議。本次專項民主監督及調研由市政協人資環建委牽頭,將採取市政協與相關地區政協聯動的方式,以及採取集中監督與分散監督、明察與暗訪、監督性調研和提出改進建議相結合,以提升監督和調研的質量。在彙總分析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市政協將形成專項民主監督暨調研工作報告,在上報主席會議之後,報送市委、市政府。(下轉第6版) (上接第1版)

會上,市住建委介紹了本市舊區改造工作推進情況。今年,本市中心城區計劃完成二級舊裡以下改造50萬平方米。到2020年,全市將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24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目標。黃浦區政協、靜安區政協、普陀區政協、虹口區政協、楊浦區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支持配合此次專項民主監督暨調研,並與政府部門加強溝通,推動各方形成合力,共同破解舊改難題。

趙雯指出,舊區改造關乎民生,是廣大市民最關心的、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也是上海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必然要求。在工作中,首先思想認識上要有高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到推進舊區改造工作的重大意義,紮實監督,深入調研,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持;要充分認識到推進舊區改造的難度,在工作中加快進度、強化力度,以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推動專項民主監督工作的落實;要在工作中體現溫度,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為群眾著想,像關注自家的事一樣關注百姓的事,提出對策建議,推動民生改善,提升市民群眾的滿意感、獲得感、幸福感。

接續去年調研:

推動教師隊伍改革見效

4月2日,市政協“新時代教師隊伍改革發展的若干思考和對策建議”課題調研開題論證會召開。與會的教育界委員同來自本市高校、培訓機構、教育學研究機構的專家們一同圍繞本課題調研方案(草案)展開討論。市政協副主席張恩迪出席。

根據今年市政協議政調研計劃,“新時代教師隊伍改革發展的若干思考和對策建議”是主席會議成員領銜的重點調研課題。據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議題“脫胎於”去年開展的有關基本公共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議題的調研。通過調研,委員們感到要實現公共教育更高層次優質均衡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乃至是基礎工作。同時,3月下旬召開的上海教育大會和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於去年頒佈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都明確要求,要更有效、更快速地推進新時代本市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建設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此,委員們提議今年聚焦教師隊伍建設深入調研、積極建言。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和充分協商,這一課題已列入今年市政協議政調研計劃。

根據調研方案,本課題調研時間跨度為半年,擬於今年10月形成調研報告並提交市政協主席會議審議,此後將報送市領導和有關部門參閱。課題組將對市發改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等市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走訪,從市級層面瞭解本市教師隊伍發展的現狀和問題;選擇黃浦、普陀、閔行、松江等樣本區,從區級層面瞭解情況;選擇學校與教育集團,通過對校長、教師、家長及其他群體進行訪談,更廣泛地徵詢社會各界對這一議題的看法。承襲去年課題調研的有效方式,調研將以集中和分組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根據不同類型對象實際,結合座談會、問卷調查、實地觀察、個別訪談等方式開展調研,聽取意見建議。

會上,與會委員和專家建議課題調研可重點關注上海教師隊伍建設如何更加契合城市發展定位,怎樣推動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局面等。張恩迪表示,調研要展現政協特點、聚焦重點,要以問題為導向,找準教師隊伍建設體制機制中的突出瓶頸,調研更要以效果為導向,要從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推動師德師風建設更見實效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議,為更好實施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部署資政建言。(本報記者集體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