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癮的”:毒品這種精神依賴,就是“心癮”

24歲的小寒(化名)被拘留所民警帶出來的時候,微微佝僂著背,步伐有些緩慢。 因為毒,他在杭州市餘杭區拘留所裡已呆了一個星期。

“我這是第一次進拘留所,以後再也不吸了,我說到做到。”小寒斬釘截鐵。

但“再也不吸”這句話,他已經說了很多次。

小寒身材偏瘦,長得還算眉清目秀,神情有些靦腆又帶著驚惶,年輕都寫在臉上。

老家在重慶合川,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先到廣東學了幾年烹飪,2015年來到杭州,在餘杭區一家川菜館裡當廚師。

平時工作忙,除了飯店就是宿舍,他很少外出,身邊除了同事沒什麼朋友。

小寒的爸媽早年離婚,他跟著爸爸。按照他的說法,爸爸再婚之後,就很少再管他了,父子倆交流很少。

偶爾回一次老家,他大部分時間都和以前的同學、朋友一起吃喝玩樂。


“我沒有癮的”:毒品這種精神依賴,就是“心癮”


小寒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沾染毒品,是在2016年11月。

那天,老同學邀他一起吃飯,酒過三巡,同學從兜裡掏出一小包透明晶體,神秘兮兮地在他面前甩了甩:“這東西你玩過沒?好玩,刺激!”

小寒從未見過這東西,也沒細問,見幾個同學陸續都拿了,他也從袋子裡拿了一塊。

拿到手不知道怎麼吃,他把晶體放進嘴裡,又灌了好幾口水。

“味道特別苦,吃了之後睡不著覺,難受,肚子還痛。”小寒抿了抿嘴。

既然這麼難受,為什麼還會吸第二次?這個問題,小寒自己也說不清楚。

小寒說,再次碰冰毒,是2017年5月22日,也是在老家。

為什麼要再吸?他用了一個詞“鬼使神差”。

那天,小寒在老家和幾個同學朋友聚餐,吃完飯後,他鬼使神差地拉住同學,問還有沒有上次那種“好東西”。同學說沒有,他不死心,鬼使神差地求同學給“賣家”打了電話......

這次的感受又和第一次不一樣,小寒回到家,眼神迷離,說話語無倫次,甚至產生了幻覺。父親發現他的異樣,追問之下,小寒承認自己吸了毒。

“我爸都沒有猶豫,直接打110報警了。”小寒被帶到派出所做了尿檢,成了警方在冊的吸毒人員。


“我沒有癮的”:毒品這種精神依賴,就是“心癮”



之後,小寒回到杭州,繼續之前的工作和生活。

他說,自己的生活還是蠻充實的——空閒時間出去釣魚、打檯球、逛街、爬山,有段時間,他還每天七點起床到西湖邊晨跑。

他覺得,只要離開了老家就能遠離毒品,毒品和香菸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東西,說實話,玩一下也沒啥。”小寒和我說話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舔一舔嘴唇,這個動作的頻繁程度讓他看起來很奇怪,但他顯然沒有意識到。

他再三強調自己沒有癮。

小寒第二次被父親送進派出所是2018年10月11日。

那段時間,他談了一個比自己大的女友,帶女友回家見父母的時候,戀情遭到家裡人的一致反對。因為家裡不同意,小寒和女友吵了一架,兩人不歡而散。

情場失意,小寒找朋友傾訴,順便又讓對方幫忙“訂購”了一包冰毒。


“我沒有癮的”:毒品這種精神依賴,就是“心癮”



吸完冰毒後整個人恍恍惚惚,很快就暴露了,父親抬起手想打他,猶豫片刻又放下了,“你幹啥不好,要幹這個!”

小寒不服氣,跟父親爭辯,“我又沒癮,你相信我,我絕對可以戒掉,再也不吸了。”

為了證明自己的決心,他主動跟著父親去了派出所。當地派出所安排他到社區戒毒,要求每個月去社區報到、檢查。

可是就在說完“我再也不吸了”四個月後,他再次碰了毒品。

“我沒有癮的。”他還是這麼覺得,並不知道可能已被複吸的魔咒牢牢纏住,拖向深淵。

他也搞不清楚,為什麼每當遇到不順心的事,腦子裡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冰毒,想用這種方式來尋求安慰和放鬆。

今年2月4日,已經三年沒有在家過大年三十的小寒特地請了假,回家過了個年。

吃年夜飯的時候,他還信心十足地跟父親說,自己已經完全把毒給戒了。

原本一切都挺順利,沒想到,等他要返程的時候卻發現,回來的火車票太緊張了,一票難求。

飯店規定年初八上班,因為買不到票,小寒錯過了時間。沒過多久,他接到老闆的電話,告訴他店裡已經請了新的廚師。

“工作沒了,回家過個年又花了那麼多錢,路費還得問朋友借,我想著就氣。”他把復吸歸結於運氣“背”。

3月21日晚,他辦完離職手續回宿舍收拾東西時,恰好遇上餘杭公安閒林派出所的民警在路口例行檢查,這一查,又查出了他吸毒。

當天晚上,民警給小寒家人打電話,接電話的正是他父親。

小寒父親聽說這事,沉默半晌,只哽咽著說了一句:“替我好好教育他。”民警把電話遞給小寒,他不知該說什麼,躊躇許久才開口:“你們別過來了,路遠,太折騰,我沒事……”

“我沒有癮的”:毒品這種精神依賴,就是“心癮”


說起自己“進來”的經過,小寒依然堅信,自己是沒有癮的,認為要被強制戒毒,不是因為自己上癮,而是“前兩次機會被我爸搞完了”。

“這次出去真的不會再吸了,沒意思,對不起家裡人。”小寒信誓旦旦,但眼神卻不自覺地避開了。

“再也不吸”說多了,自己也是忐忑的。

因吸食冰毒,他被處以行政拘留12日,之後還將接受為期兩年的強制戒毒。

民警說,像小寒這樣的吸毒者並不少見,他們對自己過於自信,覺得肯定不會上癮,吸吸也不要緊,想戒的時候肯定能戒掉,還有些人甚至為了挑戰自己去嘗試毒品。

“太幼稚!太傻!太無知!”民警用了三個“太”表達痛心疾首,這些年輕人對毒品一無所知,怎麼就敢碰?

實際上,毒品對人的危害不僅僅只限於肉體,更可怕的在於對人精神上的控制和摧殘。

這種精神依賴,就是“心癮”。

如果說毒品是魔鬼,“心癮”就是這個魔鬼最恐怖的手段。


“我沒有癮的”:毒品這種精神依賴,就是“心癮”


吸毒者在吸食或注射毒品後,身體、頭部等神經會產生一種爆發式的快感或舒適感,藥效過後,快感消失,吸毒者在感到失落、抑鬱的同時,身體更會出現失眠、焦慮等不安情緒。

隨著吸毒次數的增多,需要越來越多的毒品才能滿足,這個時候,吸毒者已經形成了心癮,也就是對毒品(成癮類藥物)具有強烈的心理渴求。

相比生理戒毒來說,要戒除吸毒者的“心癮”,更為艱難和複雜。

“哪怕只吸一口毒,就像在心裡種下了一粒看不見的種子,種子慢慢長出有毒的觸角,蔓延於血脈,控制住人的神志,這種看不見的癮,才是毒品最殘害人的地方。”

可怕的是,很多吸毒者會像小寒這樣,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深陷“心癮”,反而不斷會說服自己,一次又一次對毒品屈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