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比較厲害的武器?

問題之旅


有一款武器很厲害害,那就是宋朝的“猛火油櫃”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與北方邊境的遼國相互敵視,戰事不斷。雍熙北伐失利後,北宋軍隊由攻轉守,有心無力,遼國鐵騎橫行無忌,肆虐屠戮。防守反擊成為宋軍的主要戰術,宋人先後研發了神臂弓、床弩等利器與遼軍對抗,猛火油櫃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

圖1 《武經總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軍事著作,作者為宋仁宗時的文臣曾公亮和丁度

據《武經總要》記載,猛火油櫃“以熟銅為枦,下施四足,上列四捲筒,卵筒上橫施一巨筒,皆與櫃中相通,油自火樓中出,皆成烈焰,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也。”猛火油櫃以熟銅櫃為主體,櫃下有四腳,櫃上有四個中空圓筒,有一根橫置唧筒與中空圓筒相連,櫃側有注油口,每次儲油1.5公斤。

唧筒能做簡易的活塞運動,前端有引火藥。使用時,唧筒通過壓縮空氣,對油櫃施以高壓,猛火油從唧筒口噴出,用燒紅的烙鐵引燃引火藥,猛火油遇熱燃燒,對人員和器械造成傷害。同時,還有一款便攜式猛火油櫃,用輕巧的銅葫蘆取代笨重的儲油櫃,有利於人員揹負機動。

圖2 猛火油櫃復原

猛火油櫃能夠持續噴火,其構造原理與現代火焰噴射器如出一轍。最近,有專家根據《武經總要》的記載,對猛火油櫃進行了複製,實測作戰距離在5-6米。在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時代,這樣的距離能夠有效的毀傷敵軍,更重要的是著火的士兵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會動搖敵軍的戰鬥意志。

宋軍對猛火油十分重視,《續資治通鑑》中有“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櫑木,備火油,凡防守之具畢備。”可見猛火油在防城戰佔據重要地位。在西北地區,各城“皆掘地做大池,縱橫丈餘,以蓄猛火油”,以此防備異族的進攻。

猛油火櫃表現最出色的一次戰鬥,出現在宋金對抗時期。金皇統九年(公元1149年)十二月,鷹派宗室完顏亮發動政變,推翻了金熙宗完顏亶,自立為帝,改元天德。完顏亮性格暴虐,荒淫狂傲,對內加強中央集權,鼓勵農業,改革官制,推廣漢化,對外籌備軍資,積蓄力量,計劃率軍南下,與南宋決戰,一統九州。

圖3 猛火油櫃拆分

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漢奸倪詢、梁簡不僅幫助完顏亮打造戰船,還變身帶路黨,企圖對南宋都城臨安進行斬首行動。南宋朝廷聞訊後,任命李寶為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屯駐平江(今江蘇蘇州),伺機而動。

李寶,山東菏澤人,年少時遊手好閒,打架耍賴,有“潑李三”的外號。靖康之難爆發,徽、欽二宗被俘受辱,李寶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轉變。他先後在岳飛和韓世忠兩位抗金名將手下效力,手下有一支由三千名閩浙漁民、一百二十條船組成的水軍,這些水手完全按照岳家軍的要求訓練,人數雖少,戰力十足。

此番金朝有備而來,組成了600餘艘戰船,7萬餘人的龐大水軍,與李寶的水軍相比,雙方的戰船5:1,人數20:1,實力懸殊,佔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然而李寶毫不畏懼,毅然出海,一路北上,尋找戰機,宋金海上大戰一觸即發。

圖4 猛火油櫃所需相關附件

紹興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軍錨泊陳家島(今山東諸城附近),計劃在十月十八日到達杭州灣,意圖佔領臨安,摧毀南宋首腦中樞。十月下旬,李寶在石臼島(今山東日照附近),偶遇數百名從金軍逃脫的漢族水手。

根據他們提供的情報,李寶得知了金軍的錨地距離自己不過30多里,正在候風出擊。金軍中精通水性的大都是漢族水手,他們對金軍心存不滿,可以作為內應,而金軍士兵毫無水戰經驗,全都住在船艙,躲避風浪,同時,金軍戰船的船帆是用油布製作的,極易燃燒。李寶審時度勢,分析利弊,決定出其不意,先發制人。

圖5 猛火油櫃的樣式

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月二十七日清晨,南宋水軍拔錨起航,乘風疾進,直撲金軍錨地。金朝中的漢人,見南宋戰船來襲,誘騙金軍進入船艙。李寶部將曹洋率先接敵,一邊用猛火油櫃引燃船帆,一時間烈焰騰空,另一邊向敵船發射火藥箭,引發劇烈的爆炸。

金朝600餘艘戰船猶如待宰的羔羊,籠罩在火焰、爆炸和濃煙之中。金兵欲起錨撤離,戰船相互之間相互碰撞,反而加劇了金軍的動盪。有數十艘船衝出烈火的包圍,意欲逃跑,被李寶指揮的水軍追擊,逐一將其殲滅。

金軍士兵被宋軍的噴火武器嚇得肝膽俱裂,又不識水性,手足無措,同時,金軍內部的漢族水手果斷反擊,紛紛殺死金兵,造成了更大的損失和混亂。僥倖逃上岸的金兵,也被王世隆、趙開等義軍追殺,水陸並舉,創造了空前的勝利。

此戰,完顏鄭家奴等6名金軍高級將領被殺,3000餘人被俘,繳獲糧草、器械、文書等戰利品數以萬計,金軍水師除主帥蘇保衡隻身逃脫,600餘艘戰船足足焚燒了四晝夜,方才熄滅,由此宣告完顏亮斬首行動的徹底破產。

圖6 陳家島海戰示意

猛火油櫃在陳家島海戰中的優異表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海上作戰中大規模應用熱火器。此次戰役,被英國列為《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陳家島海戰的勝利,加劇了遼國內部的矛盾和衝突,保守派發動政變,誅殺了完顏亮,宋金兩國陷入長期對峙的局面。

猛火油櫃發展到明代遇到了強勁挑戰。在明代,製作火藥的技術已經成熟。各種以火藥為基礎的武器異軍突起,如紅夷大炮、佛朗機炮、火銃、萬人敵、集束火箭等,在射程、威力、種類等方面全面超越猛火油櫃,正因如此,猛油火櫃並沒有像西方的“希臘火”一樣大放異彩,反而淡出了歷史舞臺,成為人類戰爭中的一朵奇葩。

參考文獻:《續資治通鑑》《武經總要》《宋史》


歷史大學堂


秦漢之努

秦漢努威力巨大,大到改變戰爭走向。秦並六國,努之功不可沒。努從一石,到十石不等。攻擊距離從165米到600米不等。秦軍將努運用熟練,利用方陣戰術,遠距離飽和打擊敵人。美國提出不接觸戰鬥,秦國就有了。戰鬥前由努陣射殺有生力量,再由騎兵步兵打掃戰場。漢努在秦努基礎上有了長足進步,在對匈奴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貢獻。

唐陌刀

《唐六典》卷十六即載:“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馬步水路鹹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多為對騎兵作戰使用,威力巨大。

宋床努

將一張或幾張弓安裝在床架上,以絞動其後部的輪軸張弓裝箭,待機發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絞軸,用幾張弓的合力發箭,其彈射力遠遠超過單人使用的擘張、蹶張或腰引弩。床弩的主要使用目的是攻城。歷史中有這樣的記載,當年宋遼兩國交戰,遼軍將領蕭撻凜便是被400多米外宋軍陣地的床弩發射的兩米巨箭射殺,震懾三軍。

宋後之銃及炮,特別是戚繼光改良虎蹲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