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培育區域發展新板塊新動能——榆中生態創新城起步


甘肅培育區域發展新板塊新動能——榆中生態創新城起步


榆中生態創新城位於蘭州榆中盆地,距蘭州主城區35公里左右,規劃面積約123平方公里,包括榆中縣夏官營鎮、城關鎮和原三角城鄉三個片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植被良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和開發優勢。

在榆中生態創新城推進過程中,蘭州市堅持生態創新城與蘭州主城區、蘭州新區錯位發展,主城區重點強化省會城市功能,蘭州新區重點發展製造業,生態創新城突出科教、創新元素和城市副中心。

“四園四創”勾畫新城藍圖

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說,數據表明,蘭州的科技力量、科技人員比例以及科技教育能力居全國中游,假如能在地理科學、核科學與技術以及航天航空技術等傳統優勢教育科研領域形成集聚力,就能再上新臺階。如今,甘肅省及蘭州市規劃打造城市副中心榆中生態創新城適逢其時為這一切提供了基礎。

記者從3月25日舉辦的“規劃建設榆中生態創新城”專家論壇上了解到,榆中生態創新城將緊扣“生態”和“創新”兩大要素,在生態方面,著力打造田園、花園、校園、家園等“四園”;在創新方面,充分體現科創、文創、創智、創造等“四創”。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佈局和環境質量、城市風貌、服務功能、文化內涵和發展品質,打造甘肅科創第一園、蘭州生態第一城。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所所長高國力認為,榆中具有距主城區近,交通便捷,水資源較為充足,科研院所、大學院校集聚等優勢,將榆中打造成生態創新城具有可行性。

在規劃層面,榆中生態創新城將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同步啟動“水土園、路廊環、產學研、旅醫養”等各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做足水生態水文化文章,形成“城在林中、道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新景。

在定位佈局上,榆中生態創新城將按照打造“科技產業驅動的創新基地、創智資源集聚的人才高地、國際水準的科創服務平臺、環境品質優先的生態園區”總體定位,劃分3個科技學鎮和產業研發、科創生態醫養、科創綜合生活服務、科創絲路古城遺址公園等7個功能片區,重點培育數據信息、節能環保、先進製造、中醫中藥產業,鞏固拓展通道物流、清潔生產、循環農業產業,有序推進清潔能源、文化旅遊、軍民融合產業。

“雙一流”融入“副中心”

據悉,榆中生態創新城以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為核心點、啟動點,由內而外、由點及面,逐步展開。日前開工的蘭州大學“雙一流”建設項目中,包括榆中校區第二教學樓、第二實驗樓、學生綜合服務中心等基本辦學條件用房,建設規模21.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

嚴純華認為,高等教育與城市化進程相互促進,城市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在於人才供給和知識溢出,“蘭州大學將調整校園功能佈局,重點建設榆中校區,做全做強榆中校區,做精做優城關校區”。

據瞭解,甘肅省目前就榆中生態創新城建設初步梳理提出了一批公路、鐵路、航空等領域重大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蘭州大學榆中校區校內及周邊基礎設施、生活配套設施正在加快建設,一批公路、鐵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和積極推進前期工作,中國科學院大學蘭州學院、蘭州文理學院分院等項目正在選址,與上海政法學院、金盛集團積極對接建設“一帶一路”培訓基地項目。

蘭州大學黨委書記袁佔亭表示,將在未來3到5年落實部、省、市共建意見,深度融入榆中生態創新城建設和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深度融入甘肅“十大生態產業”和綠色崛起,以內涵發展為中心、以綜合改革和條件建設為支撐,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

(經濟日報記者李琛奇 陳發明 通訊員馬成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