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幫助孩子調解自己的害羞情緒?

糯米麻麻Coco


寶寶害羞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如果過分害羞,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有影響,首先寶寶害羞就會不願意與人交往,這樣時間長了會影響孩子的交際,所以父母如果發現孩子過於害羞,要採取一些辦法,幫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

一、讓孩子對周圍環境有個認知

克服害羞心理的最好辦法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自信了,當然就會願意去表達自己,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對周圍世界的認知,當孩子的認知加深了,他會建立起對外部環境的信任,自然自信心也會隨之加強。

二、多練習

幫孩子克服害羞心理,要讓孩子處在一個與人交往的環境中,父母要多帶孩子走親訪友,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克服害羞心理。

三、不打罵孩子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的害羞心理,會斥責孩子,這樣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會讓孩子更加地害羞。

我是侯媽,多平臺簽約作者,歡迎你能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教育內容,培養優秀孩子。


侯媽家庭教育


這位家長,孩子有這樣的表現請您先不要著急,對於孩子人際交往能力比較弱這樣的表現,我們可以用角色扮演以及“一分鐘”法則的方法來引導修正它,並逐漸讓孩子學會自己教導自己。

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情境遊戲)的方式來讓孩子深刻體驗到自己行為的不妥當。角色理論是由符號互動論的創造者喬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提出的,他認為角色扮演是互動得以進行的基本條件。人與人之間之所以能夠進行互動,就因為人們能夠辨認和理解他人所使用的交往符號的意義並通過角色而預知對方的反應。角色扮演最早的運用也是在社會心理治療上。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角色扮演則是始於馬克·切撕勒(Mark Ghesler)和羅伯特·福克斯(Robert Fox),他們在《課堂中的角色扮演方法》一書中講到,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體驗社會人際關係和改善自身行為。因此,父母可以扮演客人,問寶寶叫什麼名字,喜歡什麼?反過來,讓寶寶來扮演客人,父母分別按照不說和大方說兩種行為來回答。從而讓孩子體會到不同行為帶給客人的感受,引起自身行為改變的意識。

另外,美國斯賓塞•強森(Spencer Johnson)博士提出了一分鐘法則,即一分鐘設定目標,花一分鐘給予讚賞,花一分鐘重新修訂。這是一種實現自我學習、自我教導的有效方法,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今天的企業管理中。家長和教師可以引導孩子首先設定一分鐘目標,如“今天早上跟班級裡的一位同學問好”,根據美國著名的行為學家丹尼斯·韋特萊的理論,有了目標,人內心的力量才會找到方向。如果完成了目標,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進行自我讚美,“我真棒,主動與人打招呼的行為感覺真好”,及時讚美的原因是因為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認為,家長對孩子的讚美是一種對目標行為的強化,可以增加該目標行為的發生概率。如果沒有完成目標,家長和教師則要引導孩子對行為進行修正,一分鐘的前半分鐘,看看自己做了什麼,後半分鐘,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修正,並給自己一個讚美,如“碰到班級同學,我沒有主動打招呼,以後我要改正,但我今天主動跟老師打招呼了,還是很好的”。通過這種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讚美與修正,不斷地提醒孩子自己,最終讓孩子學會自我學習,並快樂生活。

希望對您有幫助。


希樸羊


害羞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在這個越來越開放,越來越需要交流和表達的世界裡,如果孩子過分害羞,就可能影響他未來的發展。所以家長應幫助寶寶客服害羞的心理。   害羞就是在面對新情境和陌生人時,往往會顯得靦腆、容易受驚、膽怯、猶豫或過分沉默默,。就心理學觀點而言,它是屬於我們人類的一種自衛策略。就發展觀點來看,它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行為 特質。為此,不難了解:害羞在兒童行為中是極為普遍存在的一種問題。據統計有1/5的兒童天生就害羞,有一部分兒童是有一段時間害羞,大約有一半兒童到六歲還害羞呢!   一、害羞心理的發展階段   1歲以前的孩子不太會認人,情緒表現也不夠細膩,很少會出現害羞的問題。而1歲~2歲半的孩子,因為開始有機會接觸新環境、新人群,可以去分辨出熟悉或陌生,在這個時期害羞是很正常的,漸漸的隨著年齡增長,害羞的情形也會慢慢改善。   為了避免孩子容易害羞,父母可以在孩子1~2歲半的時候,積極去營造孩子與人相處的機會,並建立愉快的經驗,如此便可減少孩子出現害羞氣質的機會。   二、害羞心理的不利影響   孩子的害羞氣質,對未來的學習或職場表現,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像是在學校裡,孩子可能因為害羞不敢發言,無法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學間的相處,也容易被誤認為是態度冷漠、奇怪,造成人際關係緊張;長大求職的時候,也容易影響面試表現、同事之間的相處等。   三、害羞心理產生的因素分析   害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先天的如此外,還有以下原因:   1.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怕別人不尊重自己,對自己不友好;   2.自我評價低,怕別人說自己能力差,儘量躲避;   3.有陌生人焦慮。一般來說,五六個月到一歲半,這個現象比較重,但有的孩子會推遲出現或延續長久,到兩歲以後還有表現,你的孩子可能屬於這一類;   4.可能有“預見”,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時,受到過欺侮,不願和他們玩,表現出退縮等。   四、改善害羞氣質的教育原則   從許多研究和臨床的案例中不難發現,造成孩子害羞的原因,除了先天因素之外,“缺乏自信” 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建議父母不妨參考下列方法,增進孩子對自我的肯定,來改善害羞的表現。   增加孩子的社交機會   讓孩子有較多和他人相處的機會,是加強社交技巧的好方法。父母可以邀請親朋好友帶孩子到家裡做客,讓孩子們彼此有更多的互動,以此讓孩子熟悉和他人相處的情境。   多給予鼓勵和讚揚   容易害羞的孩子,通常會比較在意他人的眼光,擔心自己的行為會不被認同。因此,當孩子試圖表達時,父母應給予足夠的鼓勵和讚揚,讓孩子勇於繼續向前,去面對新的環境、新的人群。   培養孩子的自信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適時提供機會,讓孩子試著獨立去完成工作,而不是過度的保護,凡事都幫孩子處理,如此才讓孩子擁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權,產生被信任的感覺,建立自信心。   肯定孩子的專長和優點   害羞和自卑感有一定的聯繫,為了使孩子對自己有更多正面的肯定,父母可以儘量引導孩子去發揮其專長或優點,並給予肯定和讚揚,讓孩子有更多的勇氣去表現自己。   多一份關心和體諒   當孩子需要面對新的環境或人群時,例如,上幼兒園、參加聚會,父母應該先幫助孩子做一些心理準備工作,讓孩子提前熟悉新生活,才不會產生擔憂、緊張的情緒。在孩子開始接觸新的環境或人群后,父母也應該主動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體諒,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瞭解他們的需求。


初夢依舊欣


孩子害羞這件事等同於說孩子膽小,是大人過於保護的結果。我的孩子差不多都是放養的狀態,在保證她們的安全的條件下,我不太乾涉她們做什麼不做什麼,會比較鼓勵孩子去嘗試新鮮的東西,或者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分享玩具、食物,購物的時候也會讓她們參與進來,讓孩子付款,把購物小票給阿姨蓋章,等等,類似的事。我老公還會讓不會說話的小寶自選水果,讓孩子自己拿去收銀臺結賬(當然寶爸會協助)。放手和鼓勵會讓孩子獨立自主,和害羞倆字搭不上界。某個範圍之內,讓孩子自由自在地長大!


麥地0713


寶寶害羞的危害

  孩子過分害羞,也會引起一連串的問題,妨礙孩子正常社會交往的發展。時間長了,害羞的孩子還會表現出內向、沉默、膽小、缺乏自信、沒有主見等,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爸爸媽媽應該鼓勵孩子跨過害羞這道影響人際交往的障礙。

  寶寶害羞的表現

  1、生理症狀:面紅耳赤,脈搏增快、心臟碰碰急跳、出汗。

  2、過分敏感:害羞是使人偏於極端地關心別人對其看法的一種心理狀態,表現為逃避人與情境,以免受到任何潛在批評,同時亦會保持低側面的行為反應,不敢抬頭、挺胸地面對他人,以避免引起注意。

  3、過分專注自己:典型害羞者,一向很顧慮自己,處處放不開,很難專注在任何工作上。最極端的是:不能接受遊戲、跳舞、比賽或任何社會活動上的歡愉。這種人無論參與、抑或旁觀,通常都過於擔憂別人對他的印象。

  4、特殊的表現:猶豫、寡歡、獨立性差、被動、退縮、容易憂傷、沒有領導能力;愛臉紅、說話結結巴巴、咬指甲;不敢正眼對人、較不友善、儘量單獨活動、活動量少、易有無目的閒逛等表現。 

  寶寶害羞的原因

  1、缺少社會交往。有的家長很少帶孩子出去玩耍,與人接觸少,缺少鍛鍊。

  2、批評過多。如果孩子一做錯事,父母任意指責,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害羞。

  3、包辦過多,孩子的自主性沒有得到發展。如果父母心疼孩子小,生怕孩子做不好而事事代勞。其結果就會壓抑孩子自主性的發展,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形成膽怯心理。

  打開寶寶害羞情結的方法

  1、儘可能地為孩子提供與人交往的機會。多鼓勵孩子出門與小朋友一起玩,孩子通過與小朋友的交往,會找到自己的榜樣。然後模仿他的行為,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相應就減少了;家裡來了客人時,可鼓勵他為客人送茶水、搬椅子,積極回答客人的問題;父母帶孩子上街時,鼓勵孩子白已去購買東西;經常帶孩子去串門。

  2、父母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讓他踏出害羞情結。如害羞的鴨子和沒有自信心的天鵝是如何勇敢地踏出第一步,結果變成美麗又受歡迎的成員的。

  3.孩子難免做錯事,不要總批評。應說明道理。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見,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善於並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孩子的長處,這樣孩子的害羞心理會有所改善。

  4. 應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兒期的孩子愛提問、愛模仿、愛做遊戲。在行為上,喜歡爭著做事,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樣逐漸的就會增強孩子的自信。

  5.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耐心,耐心理解,耐心幫助,循序漸進。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一定會變得熱情大方起來。


天天之我愛公益


1 家裡人不要干涉太多,,,只要他不違法亂幹就好。。。給些他私人空間,不要管太緊,無論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

2適當給它錢,讓他自己多出去玩玩,愛買啥,玩啥。

3性格從小就形成了,得慢慢改,多鼓勵。

4長帶他去逛逛街

5主要是引導他的思想。。。讓他多與別人接觸


中國掏糞隊長


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家長要從中發現優點,多表揚、多鼓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有了自信心,自然而然就不害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