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三歲孩子見什麼要什麼?

不可愛_桑


孩子見什麼要什麼,大概是因為他要什麼就得到過什麼,或者是以前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哭一鬧。東西就到手了。

也就是說,沒有規則。孩子沒有規則,是因為父母沒有定規矩。

一方面,孩子小的時候,一哭就哄,孩子習得了這種方式。


另一方面,當孩子要的東西很便宜,或者父母容易獲得的時候,要什麼給什麼,但是孩子慢慢長大了,要的東西有點超出父母預期,父母覺得需要管管了,這個時候孩子研究形成的要就必須給、不給就哭鬧、哭鬧就到手的思維模式已經形成,想糾正比較難。

那麼如何處理呢?首先肯定是從定規矩開始。

跟孩子約定好,一個星期只能買一次玩具,玩具價格不超過多少,如果超過,就攢錢再買。

這個規矩不是父母一言堂,而是跟孩子商量討論的結果,可以跟孩子說:寶寶,你看你已經有這麼多玩具了,我們再買東西的時候,就來定個約定好不好?


然後跟孩子討論,到底要如何定這個規矩。

我家孩子的規矩就是,過生日與節日的時候買,比如聖誕、兒童節等,如果想買什麼,我們就放到夢想清單上,到時候再買。

孩子同意了,現在也很少買玩具了。

定了規矩,接下來就是遵守。


有次我家孩子在超市要一個玩具,我就讓他看,但是今天不會買,看多久都可以,但是不會買。

他哭鬧了半個小時,最後我們商量了一下,他吃個棒棒糖就好了。


親子育兒時光


見什麼要什麼肯定是不對的。我兒子3歲半的時候就開始見什麼要什麼,大多數是玩具類,他喜歡玩具!但是我和老婆肯定不能啥都依著他,兒子知道我這裡錢多,所以多數都是和我一起的時候要東西,我有時候見他可憐忍不住就給他買點;我老婆比較堅定,態度堅決,兒子也怕她!我們給兒子講道理,哭的時候講道理往往聽不進去,所以等剛買完東西的時候,趁機講講,不能什麼都要,賺錢很辛苦的,要留著錢買更好的更有用的東西,現在要努力學習,長大了自己有錢了可以買更好的!


爸爸大頭兒子大頭


如果小孩見什麼要什麼,這是不好的,家長要及時的糾正。通常養成見什麼要什麼的習慣都是家長和長輩慣出來的。試想一下現在他還小,要的東西都是玩具之類的小東西,你還是有能力滿足的,如果長大了,你確定還能滿足他要的東西都能買給他嗎?所以要養成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還有養成要什麼就買什麼的習慣,孩子就會變得蠻橫無理,懶惰等壞毛病。長此以往孩子也不會領悟正確的道德觀。所以3歲的小孩要什麼就買什麼要及時的糾正,要告訴他這個東西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還要告訴他任何的東西都要用錢去購買,錢是父母上班辛苦掙來的,是來之不易的。也可以讓他自己通過完成任務而獲得獎勵的方式,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還可以帶他去做公益多瞭解山區還有很多小朋友生活得很不好,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做一個有愛心的小孩。要自己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盈穎的一家


我寶寶現在5歲半了 我們出門比如今天會買玩具 或者什麼 一般都會提前約定好。比如今天就只是去遊樂場玩的 不買玩具就是不買 怎麼哭鬧也沒用,堅持幾次就好了

可以給寶寶設定個時間 比如兒童節 生日 還有寶寶有什麼好的地方表揚的時候 可以作為獎勵


一家三口手拉手


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我家孩子出門也是看見玩具就要買,父母得給孩子說清楚。家裡還有同樣或者相似的,或者說前幾天不是有剛買的,玩壞了再買。我家孩子這樣說管用。從來沒有因為不給買在外面發脾氣鬧。


二妮河北邯鄲特產


肯定不能是見什麼給什麼,自己家長要有原則,不能一味地寵著慣著孩子,有必要的東西買,沒有必要的東西可以不買。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錢是辛苦賺回來的,他自己要買東西需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勞動才可以得到,三週已經很大的孩子,應該是可以聽得懂道理了


艇暄


要看要什麼東西,如果是有必要買的還是該買,如果沒必要的話還是要學會拒絕,如果一味地隨著孩子的性子來的話,那他只會變本加厲,多拒絕幾次,他就知道並不是他想要的就一定能得到。


育兒小果


小孩子好奇心強,看見什麼都覺得好奇,什麼都想要,這是很正常的。小孩子的佔有慾是無法滿足的,還得靠哄。


夜雨述歸人


在家裡平時沒事時就給孩子說,什麼是需要的,什麼是不需要的,讓孩子自己心裡有數,出門後孩子見了還要的話再給孩子說一遍。


阿蓉的一家


很正常,我們都從三歲過來的,需要溝通和適當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