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證監會週末“空襲”華大基因,掀開了長期覆在華大基因頭上的蓋子!

被稱是基因界的騰訊卻沒多少利潤有說不完的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作為深圳名片的科技公司R&D卻連同城的華為零頭都沒有連財務系統都搞的這麼混亂。

繼及疑難之後,華大基因又陷入了關聯交易的漩渦,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華大基因終於還是“梅開二度”了。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因財務存漏洞多計收入超千萬元,有著國內“基因測序龍頭”之稱的華大基因被深圳證監局要求責令整改。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決定書》表示,通過深圳證監局對華大基因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公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訂單型收入確認依賴的系統存在漏洞,相關收入核算不規範問題;二是部分項目型收入核算與會計政策不一致,相關收入核算不規範問題;三是規範運作程度不高的問題。此外,華大基因存在向關聯方預付款項金額超過合同約定的情形。

簡單來講,第一,華大基因用上市公司的科研經費(全體股東的)給關聯方華大生命的宋博士去搞科研,按道理研究成果就是全體股東的,但宋博士卻是專利第一發明人,這不是吃裡扒外嗎?第二,華大基因向關聯方買設備,100%預付也就算了,但籤合同之後又多付了3100萬全體股東的錢。

這是什麼情況?

事實上,華大基因的關聯交易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根據整個華大基因集團的框架,華大基因基本上無研發,華大基因上市公司基本上只是一個銷售平臺公司。

早在華大基因IPO的時候,中國證監會當時的文件反饋意見中,就不斷提出華大基因的關聯交易問題。雖然沒有相關消息顯示當初華大基因是如何回覆證監會的專家,並且成功說服他們過會的,總之,只要稍微看一下,就知道華大基因作為上市公司看起來不像一家獨立的A股公司,因為和華大系的關聯交易超過50%。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可是事件仍未平息。

4月8日,華大基因再收《問詢函》,要求其指出研發成果是否屬於核心技術以及關聯方員工與公司研發情況。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問詢函》要求華大基因4月11日前作出書面說明,披露關聯方員工參與公司研發、審批和項目跟進工作的原因和合理性,研發成果的歸屬情況及在公司中發揮的作用、是否屬於核心技術,公司研發體系是否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存在依賴。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證監會“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一事,又把之前的基因案也連帶出來了。

就在4月3日下午,由 反做空研究中心(ID:fanzuokong99)和 CEO在線(ID:CEOzaixian)聯合舉辦的北京紫竹論壇上,北京財經媒體記者金微介紹,他2018年關注到了華大基因14萬孕婦基金在國外發表研究論文事件,採用自己的個人號披露了事件過程,結果遭遇了華大基因的起訴,至今仍然在訴訟過程中。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2018年10月24日,國家科技部網站上發佈了6份行政處罰決定書,涉及5家公司和1家醫院,華大基因控股子公司名列其中。

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對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華大科技)執行“中國女性單相抑鬱症的大樣本病例對照研究”國際科研合作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華大科技與華山醫院未經許可與英國牛津大學開展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研究,華大科技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

上述事件不但帶來了監管層的處罰,還引發了人們對整個基因市場的擔憂。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我的證據都是公開證據,當時是以科技部對華大基因的處罰為由頭,質疑華大基因在14萬孕婦基因研究上的知情權和基因外流問題,華大基因在境外媒體發表的論文裡,十幾位作者都是外國機構和個人,華大基因提供的證據很清楚:作者只要提供一個郵件申請就能獲得數據。”

金微說:“他們的論文明白地寫著‘共同作者’對論文有‘同等貢獻’,科研起碼要掌握科研對象的基本情況,如果沒有基礎數據,那外國作者是如何寫出論文的?對14萬孕婦基因數據外流的質疑顯然是合理的。但沒想到遭遇對方的各類攻擊和起訴,這半年多不得不放下工作應訴,身心疲憊。”

“他說是我誤導了監管機構,我說監管機構有那麼好誤導的嗎?深交所也被我誤導了嗎?這裡的問題很多,我為什麼會發現這個問題,因為我覺得現在越來越多的媒體是受資本控制,被利益控制很明顯,所以說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是有扭曲的,很多真相是掩蓋的,比如說從華大基因的通稿上,你是發現不了真正問題的。”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作為A股市場上的“網紅”企業,華大基因曾在上市之初四個月內創造了股價漲15倍的記錄。而在過去的兩年內,雖然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增速較為穩定,淨利潤增速卻出現大幅下降。

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華大基因分別實現總營收增速29.79%、22.44%和24.13%;而淨利潤的增速分別為26.93%、19.66%和1.51%。

而更罕見的是,華大基因最重要的關聯公司華大智造已經被傳香港IPO,估值50美元(335億人民幣),而現在華大基因的市值才304億人民幣。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不過,關聯交易也就罷了,其中的定價原則是”成本加成”,但究竟是什麼成本加成大家並不能看到。

4月7日,華大基因發佈公告回應質疑。華大基因表示,深圳證監會所說的相關收入核算不規範,主要是信息系統不完善延遲確認收入所致,不存在虛增收入或利潤的情形。華大基因稱,遲延確認收入主要是出於謹慎的角度,由於相關收入核算與會計政策存在不一致,因此存在收入確認的跨期問題。

回過頭來看看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他要求員工活到100歲,他在公司規定了“三大紀律”:員工中不允許有出生缺陷、不允許腫瘤晚於醫院發現、不允許放支架(心臟搭橋)。他反對打宮頸癌疫苗、他說10年內合成人任何生命。


基因案未了,證監會又“空襲”華大基因關聯交易!這下……

在華大基因內部人看來,帶有科學家底色的汪建,性格豪放耿直、擅長用極具感染力和想象力的語言,消解基因科學的神秘性以及勾勒出行業的遠大前景。他多次表示,基因技術最終能夠讓人類實現永生。

“未來5-10年,我們可以化學合成任何生命。”在2017年底舉行的深商大會上,汪建表示,未來人造生命的進展可能比人工智能還快,並不是開玩笑。一位業內人士稱,汪建所說的事,理論來說,技術都沒有問題,但是總愛誇大事實。

據媒體報道,汪建的“強勢”和極具鮮明特色的個性,被部分投資人視為華大基因潛在的風險:無論投資人怎麼說,他都有自己的想法,性格勁爆時還會拍桌子咆哮。有投資人在接受採訪時說,華大最大的風險就是老汪,我們怕他出昏招。

在汪健看來,自己在下著很大的一盤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