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罪”:嫁给从小缺爱的男人,真的很难幸福


原生家庭的“罪”:嫁给从小缺爱的男人,真的很难幸福

前两天,有一位姑娘留言给我,她说:

我老公又打我了,但打完他又口口声声说爱我。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又一次相信了他,毕竟他从小就没有感受过爱的滋味,每个人都不容易,我也离不开他,孩子更离不开,所以,就这样吧。

这位姑娘让我想到了电影《小偷家族》里的那个小女孩玲玲,她被父亲虐待、被母亲责骂。父亲经常会对母亲大吼“当初就不该把她生下来”,母亲在父亲那儿受了气,又会发泄到她身上。

而且她妈妈常常会要求她不停地道歉,每次给她买完衣服都会打她一顿,所以玲玲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玲玲父母所有的行为都好像在告诉她:你不好,你不配活着,你不配被爱。

这位姑娘就像是在原生家庭没有得到过爱的玲玲,她渴望被接住、被抱住,但是她感受到的却是和原生家庭一样的恐惧、伤心。在电影里,信代妈妈接住了玲玲,她把玲玲的旧衣服烧掉,并且紧紧地抱住玲玲,告诉她:“他们说喜欢你才会打你,是假的。”

原生家庭的“罪”:嫁给从小缺爱的男人,真的很难幸福

真正喜欢你,会像这样抱着你。

这个时候,玲玲知道了什么是爱,爱原来可以不带恐惧。现实中,很多在原生家庭受过伤的人,都渴望有这样一个人紧紧抱住自己。可往往我们会遇到的、会在一起的人,同样也有着创伤。

但没关系,就像TED演讲《二十岁光阴不再》中所提到的,每个人在成年后都有重新选择生活的机会,我们可以选择伴侣,组建新的家庭。尽管困难,我们依旧可以在一段关系中得到力量,彼此治愈。

原生家庭的“罪”:嫁给从小缺爱的男人,真的很难幸福


原生家庭的“罪”:嫁给从小缺爱的男人,真的很难幸福

原生家庭的创伤,会让人在成年后,走向两极:

第一种是重复着原生家庭的模式,不懂爱、不会爱,他们从父母身上学到了这些;

第二种,他们成长成了和父母完全相反的样子,他们热情而又活力,有很强的同理心,会照顾他人的感受。

第一种他们还停留在“受伤”的阶段,第二种,他们已经学着强大起来了,那些不好,教会了他们拥抱美好。想要成长为第二种人,摆脱原生家庭的创伤,首先,我们需要自己看到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原生家庭的伤害中跳出来,把目光从受伤的自己身上移开,看看我们现在的处境,看看对方的付出,还有对方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改变两个人的相处模式,需要长久的陪伴和积极的行为调整。

在一段关系中,两个人一定是相互影响的,当你的行为、语言开始改变,对方的回应也会改变。当你停留在“受伤”阶段时,你更多时候,是以自己为中心,期待对方满足你的愿望,对方当然不愿意了。但是,当你开始改变,开始从“受伤状态”走出来时,对方也会随之改变。

原生家庭的“罪”:嫁给从小缺爱的男人,真的很难幸福


原生家庭的“罪”:嫁给从小缺爱的男人,真的很难幸福

那面对彼此的创伤,我们具体可以做些什么呢?

1.停止做那些你自己都讨厌的事

比如如果你讨厌父母对你吼叫,讨厌父母过分限制你的自由,那么也不要这么对你的另一半,你知道这种感受有多糟糕,会让人厌烦并且想要逃离。也不要故意去说刺痛对方的话,这会让ta感觉回到了童年被父母否定指责的时刻。

2.多给予对方关怀、陪伴

有时候,那些受过伤的人更知道怎么去爱、怎么去关怀他人,因为有过相似的经历,所以足够敏感,能够意识到对方需要什么。但问题在于,当你太渴望得到对方关心时,也会自然地忘记对方也需要关心。如果两个人都这样,那一定是一地鸡毛。

所以,想要对方多关心自己,与其抱怨指责对方,不如先给予对方关怀和陪伴。

3.告诉对方你的感受、你的诉求

这点最重要,当我们童年时,我们很难诉说我们的感受,我们的声音不被听到,我们不知道如何让父母重视我们的感受。

但当我们长大后,我们要重视自己的感受,并且要学着表达自己的诉求。告诉对方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要意识到,所有的创伤,所有的问题,最终都要我们自己寻找答案,自己去解决。

原生家庭的“罪”:嫁给从小缺爱的男人,真的很难幸福

为了帮助广大女性挽回婚姻,小鹏姐在今日头条创建了《伴侣出轨,如何有效挽回?》“圈子”,方便大家一起讨论,随时留言咨询。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