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朱”,朱姓起源這麼牛,朱家人轉起來

朱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朱襄氏被尊為朱姓始祖。

姓氏文化:“朱”,朱姓起源這麼牛,朱家人轉起來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國位列第13位,主要分佈在江、浙、皖地區,約佔了全國人口的1.2%,總人口約有1500餘萬。

在中國歷史上,朱姓曾經建立過兩個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個則是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建立的後梁。


姓氏文化:“朱”,朱姓起源這麼牛,朱家人轉起來

遷徙分佈:

宋朝時期,朱姓大約有11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4%,排在第十位。朱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朱姓總人口的15.8%。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河南、江蘇、浙江,這四省朱姓大約佔全國朱姓總人口的50%。其次分佈於四川、安徽、湖北等。當時的贛蘇浙皖豫、川鄂為朱姓的兩大聚集地區。

明朝時期,朱姓大約有18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列為第十一位。浙江為朱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朱姓總人口的19.4%。在全國分佈集中於浙江、江蘇、江西三省,大約佔全國朱姓總人口的51%。其次分佈於甘肅、山東、福建三省。宋元明600餘年,朱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同時也向西北和西南運動。全國重新形成了蘇浙贛魯、福建、甘肅三塊朱姓人口聚集地區。

姓氏文化:“朱”,朱姓起源這麼牛,朱家人轉起來

朱姓人口分佈

當代,朱姓的人口已達1500多萬,為全國第十三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2%。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萬增到1500萬,大約增長了8倍。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可能與在明朝滅亡後,皇族朱姓因遭追殺、避國難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紛紛改回原姓有關。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蘇、河南、安徽、浙江、廣東五省,大約佔全國朱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佈於湖南、山東、湖北、四川、江西、雲南、河北、上海八省市,大約又佔34%。江蘇為朱姓第一大省,大約佔全國朱姓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蘇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區。

當代朱姓人口分佈頻率,蘇皖浙贛、山東南端、鄂湘東部、福建北部、廣東中北部、雲南大部、四川南端、貴州西南部、內蒙古北端,朱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32%以上,有的地區最高可達2.4%,以上地區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4%,居住了大約45.5%的朱姓人群。在山東大部、河南、鄂陝甘大部、寧夏、川貴大部、重慶、廣西、湖南西部、廣東西部和東端、海南、福建南部、臺灣、青海東部、新疆東北、內蒙古中部和東部、河北東部、京津、黑吉遼,朱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66%-1.32%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十面積的46%,居住了大約52%的朱姓人群。

姓氏文化:“朱”,朱姓起源這麼牛,朱家人轉起來

郡望堂號

郡望

吳郡、梁郡、沛郡、鳳陽郡、河南郡、丹陽郡、義陽郡、錢塘郡、柘城縣、太康縣、永城縣。

姓氏文化:“朱”,朱姓起源這麼牛,朱家人轉起來

堂號

白鹿堂:宋朝理學家朱熹曾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所以稱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講學時主張"循序漸進、居敬持志"八個字的教學原則。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師不但教書,還要育人;不但言教,還要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所以叫"居敬堂"。

折檻堂:漢代時有槐裡令朱雲,上朝奏本,請殺奸臣張禹,觸怒了皇帝,令劊子手拉去執刑。朱雲雙手攀著金殿的門檻,劊子手用力拉朱雲,結果把殿檻扮斷了。

一本堂:朱氏的一支,遷至餘姚,以望立堂。

紫陽堂:朱熹,別號紫陽,紹興進士,宋國理宗時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敗徽國公。朱熹著作甚多,對後世影響很大。朱氏近代取“紫陽堂”,源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