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我們偉大的祖國!” 全省惟一哈薩克族村莊馬海村見聞

開欄的話:你和她的故事,也許發生在那湟水河畔。

你每一步的成長,都見證著她的變遷;你和她的故事,也許發生在那三江之源。

你看到的是手中的牧鞭,她看到的是你喜悅的笑臉;你和她的故事,也許發生在那祁連山下。

你為了小家的幸福奔波,她為了大家的幸福守護;你和她的故事,也許發生在那瀚海戈壁。

時間帶走了你奮鬥的歲月,也在她的年輪上刻下了你的足跡; ……

故事不同,感受各異,但每段講述背後,關鍵詞都是祖國,都是一曲頌歌。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青海日報特別推出《我和我的祖國》專欄。廣大采編人員深入基層,用真切的見聞感受,多視角、多形式、多領域講述一個個普通人的奮鬥故事、愛國故事,反映新中國成立70週年來全省各地的發展變化,展現全省各族幹部群眾對今天生活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感悟之懷,描繪他們對人生的憧憬、對幸福的追求、對未來的希冀。敬請關注。

青海新聞網訊 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鎮西行一個多小時,在黃褐色的戈壁灘中出現了一座村莊,這裡就是全省惟一一個哈薩克族村落——馬海村。

在村委會辦公室,49歲的馬海村原黨支部書記焦力保利德回憶起了村子這些年的發展:“你看看村裡現在寬敞的硬化路、民族風情濃郁的小院,很難想象這裡曾是‘沙土裹住腳、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戈壁灘。”

“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 全省惟一哈萨克族村庄马海村见闻

馬海村村民載歌載舞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

十五年生產生活大變樣

“2003年以前我們一直過著流浪生活,直到政府安置新疆返青哈薩克族群眾組建了馬海村。”焦力保利德說:“84戶人家剛搬來時,村裡不通路、不通電、住的是土坯房,人畜飲水全靠一口苦水井。”

焦力保利德還清楚記得,當時想給新疆的親戚打電話,只能去90公里外的柴旦鎮,“班車一天只有一趟,要在‘搓板路’上顛3個半小時才能到達柴旦。”去一趟鎮上不容易,在班車停靠的4個小時裡,焦力保利德必須把打電話、買菜、辦事等安排得滿滿當當,因為“來回12元的車票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2007年,國道215線從村旁修過,馬海村村民們終於告別了過去的“搓板路”,去柴旦鎮只需要一個小時。2010年,焦力保利德花了三萬元錢購買了他的第一輛車,現如今村裡家家出行都有了私家車。

2009年,馬海村依託“黨政軍企共建”項目,讓村民們從土坯房搬進了磚混房新居,村裡還有了健身器材、籃球場地和新的會議室,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了網絡。去年村裡新打了兩口水井,解決了大夥的吃水問題,又從魚卡河修建水渠,引來灌溉和牛羊用水。現任村支書努爾哈力說:“明後兩年,村裡還計劃更換自來水管道、修建下水管道,給馬海村民帶來更多便利。”

“以前騎馬去放羊,一日三餐就是抓飯、幹饃和泡菜,放羊一次少則一個月,多要三四個月,期間沒有任何的娛樂消遣。”努爾哈力說:“現在條件大不同了,大家都是騎著摩托去放羊,帳篷配備了太陽能電池板、衛星信號接收器,還有電視、爐子、桌子、床一應俱全。”

生產生活條件發生鉅變後,馬海村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振興。2016年,村裡組織演出隊,根據哈薩克民族歷史編排了舞臺劇——《古麗的婚禮》,並外出進行了表演。焦力保利德感慨說:“多虧了這個時代,感謝我們偉大的祖國,馬海村才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裡的大學生回來教書了”

走進馬海學校明亮的三層教學樓,23歲的色爾克古麗正在電教室裡上公開課,2017年,她懷著“想回家鄉教書育人”的單純願望,大學畢業後從廣西回到了馬海村,成為了母校的一名語文老師。

“我小時候就是在這裡讀的書,那時的教室還是在平房裡。”色爾克古麗指著院子裡的一排簡陋房屋說道:“那會的冬天還只能靠燒煤取暖,教室裡四處都散落著煤灰,操場也還只是土操場,跑起來塵土飛揚。”

2003年學校剛剛建立時,學校只有8名老師,校長侯軍民帶著他們教出了馬海村的第一批學生。“多年的流浪生活讓馬海村哈薩克族人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當時村民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只有小學,並且大家都不願意送孩子去讀書,認為學出來也只能放羊。”

“2012年,政府出資修建的教學樓落成了,新操場、塑膠跑道、職工宿舍也相繼修成,孩子們終於告別了煤爐,搬進了暖氣教室。”侯軍民說:“2017年學校還建成了擁有先進設備的錄播教室。如今的馬海學校不光硬件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師資力量也得到了發展,算上色爾克古麗在內一共有15名教師。”

“沙力合、色爾克古麗……”侯校長扳著手指頭,微笑著細數這幾年從村裡走出去的每一個大學生:“算到今年一共有15個大學生了,在國家的幫助下,他們靠著知識改變了命運,將來他們又可以建設家鄉、報效祖國。”

動手向荒漠要發展

“2003年返青安置時,馬海村的人均純收入還只有430元。村民們在草原上依然保持著傳統的畜牧業生產方式,不但收入少,產業結構也單一。”2012年,“第一書記”王佔輝來到了馬海村,擔起了帶領大夥走上致富路的重任。

王佔輝為村裡引資金、上項目,積極培育村集體經濟。村裡以高原有機枸杞產業為龍頭,積極推行“公司+基地+牧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打造馬海綠色有機枸杞品牌。同時還抓住馬海地區種植業發展的良好機遇,一次性流轉撂荒地246.67公頃,租期15年,租金400萬元,又將村裡的10間商業鋪面對外出租,年收入達3.6萬元。

根據海西州2018年制定出臺的《聯企興村1+1行動方案》,馬海村與青海昆源礦業有限公司簽訂鄉村振興戰略參股企業協議書,將政府扶持資金30萬元投入到青海昆源礦業作為生產發展資金,三年內,馬海村每年可以獲得20%的固定分紅。中航農業生態開發有限公司根據大柴旦近年的旅遊熱潮,出資5萬元為馬海村在大柴旦翡翠湖景區購置攤位,使村裡每年都能在旅遊旺季收穫租金,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增添了“造血”能力。

在王佔輝的引導下,馬海村開始從傳統的畜牧業向現代化種養殖業轉型。根據市場導向,村裡開始種植苜蓿,在飼草種植的基礎上,用合作社的資源和哈薩克牧民養殖技術發展肉牛養殖。2019年,村裡還擬利用鄉村振興專項資金160萬元修建1000平米肉牛養殖場。

到2017年,馬海村的人均純收入已經增至11000元,今年的村集體收入預計也將達到12.6萬元。在黨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扶持下,馬海村的哈薩克族人紮根在了海西的戈壁灘上,用了十五年時間從荒漠中“幹”出了一個新家園。

“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 全省惟一哈萨克族村庄马海村见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