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什麼不首先大力發展經濟?

Ghiydf


俄羅斯軟肋似乎只有經濟嚴重滯後,在軍事方面,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擁有100多萬軍隊,各類先進的武器裝備,五代機、反導系統、彈道導彈一應俱全,是公認的軍事大國,如果經濟總量能夠得到加強,俄羅斯仍然可以與美國並駕齊驅。



俄羅斯深知自己發展模式的不足之處,但是想要發展經濟,大幅度提高經濟總量顯然不可能,因為俄羅斯的國際環境不允許。

俄羅斯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兇殘的北極熊🐻,這一點讓所有周邊國家深為忌憚,因為所有國家都見識過強大的俄羅斯的所作所為。

俄羅斯強大時,幾乎與所有的周邊國家發生過戰爭,侵佔過鄰國的領土,比如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是從波羅的海三國手中奪取的。


為了奪取黑海出海口,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進行了長達200多年的戰爭,鮮血浸透了黑海沿岸的每一寸土地,最終擊敗奧斯曼,佔領了黑海沿岸地區已經至關重要的克里米亞半島。蘇聯解體之後,克里米亞半島給了烏克蘭,但是2014年,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再次讓世人看清了俄羅斯的真面目,即使進入現代,俄羅斯的本性仍然沒有任何改變。俄羅斯沒有入侵其他國家,只是因為實力不足,那麼以後就不能讓俄羅斯重新強大。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直接後果是美國開始採取全面的經濟制裁,其中包括北約諸國,時至今日,美國仍然沒有解除制裁,在現今國際環境下,憑藉美國和北約國家的整體實力,想要壓制俄羅斯經濟輕而易舉。

美國在制裁俄羅斯,但是也不乏國家暗中支援俄羅斯,其中主要是我們和德國,這兩個國家援助俄羅斯無非是想要找個擋箭牌。

德國經濟總量高,在歐盟內部具有極高的話語權,但是不願意仰人鼻息,想要尋求獨立自主的政治外交,美國成為德國的阻礙,所以德國支援俄羅斯,在北約制裁俄羅斯的大背景下,德國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甚至專門建立了天然氣管道。


我們的想法與德國類似,都是想要一個擋箭牌,俄羅斯吸引了美國的大部分注意力,如果俄羅斯倒下了,下一個目標會是誰?恐怕所有人心知肚明。

無論是我們還是德國,對俄羅斯的援助和支持都有一個限度:絕不讓俄羅斯復興。


俄羅斯經濟發展過度依賴於資源出口,包括天然氣、石油和金屬等,但是這種模式無疑是脆弱的,但是來錢很快也容易,像一個吸毒成癮的人,知道吸毒不好,但是戒不掉。

俄羅斯在國際上已經被定性了,簡單來說,任何國家都不敢讓俄羅斯重新強大,也不會給俄羅斯機會,至於普京所說的“給我20年,還你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只能是心理安慰。


視野新觀


老金認為這是俄羅斯留下的歷史弱點,就是善於發展軍事,擴充領土,形成軍事-領土-軍事-領土的循環,而搞經濟是軟肋!

從彼得大帝開始,俄羅斯進入提高軍事力量,擴充領土,擴大領土之後有更多的資金投入軍事力量,再擴大更多的領土......如此循環。

歷史上的俄羅斯一直是封建農奴制,貴族和沙皇都忙於應對各種戰事,領土擴張,基本沒有精力去思考如何發展經濟,即使俄羅斯當時生產力低下,但領土面積太多,還是足夠養活當時的人口和支撐戰爭開銷;

只有一次支撐不住,就是1856年的第十次俄土戰爭,俄羅斯唯一的對土耳其失利,導致財政緊張,不得已以720萬美元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

你看,錢不夠,賣點土地就行了,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都是俄羅斯的領土,那要換多少錢?幹嘛去搞經濟呢!

轉眼間沙皇倒臺,蘇聯誕生,在列寧的帶領下,蘇聯面臨發展經濟的大好時機,列寧本人也贊成搞活經濟,通過發展跟德國,美國的貿易打破西方國家的封鎖;

但新生的蘇聯遭到白軍和14個西方國家聯合反撲,企圖扼殺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蘇聯的重心由恢復經濟轉向保衛政權,錯過了發展經濟的時機;

列寧去世後,斯大林通過權力鬥爭成為領導核心,他將實行新經濟的托洛斯基和布哈林排擠出黨中央,也讓蘇聯失去了搞活經濟的機會;

二戰結束時候,蘇聯還是面臨利用二戰結成的友誼,和西方發展經濟貿易的機會,但由於蘇聯的盟友羅斯福的去世,反共的杜魯門上臺,逐步疏遠蘇聯,1946年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更將西方世界和蘇聯對立起來,從此進入冷戰時期!

對此,斯大林提出平行經濟理論,認為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主義陣營,可以平行各自發展經濟,從而從理論上割裂了蘇聯對西方的貿易關係,失去了發展經濟最好的搭檔。

當然,當時的日益對立的氛圍也不利於蘇聯和西方發展經濟往來;

蘇聯建立了自身以及社會主義陣營之間進行循環的經濟體系,由於都實行計劃經濟,市場不夠靈活,甚至一直處於低水平生產,相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日益活躍,蘇聯及其盟國的市場一直沒有起色,逐步形成巨大的生活水平差異,為日後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埋下禍根;

蘇聯經濟發展不起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過高估計跟西方的對峙,大量投入軍備生產,大家都知道,軍備生產是純消耗,等於每年蘇聯將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用於消耗,不但擠佔了大量財政資金,還擠佔了原本可以用來生產消費品的輕工業份額,實際上蘇聯成了巨大的吸金黑洞,經濟怎麼能發展起來?

過高估計跟西方對峙,陷入軍備競賽,導致軍工比重太大,是蘇聯無法發展經濟的重要原因!這是斯大林以後歷屆領導人犯的戰略性失誤!

比如核武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的時候,蘇聯擁有三千多枚,美國擁有兩萬多枚,致使赫魯曉夫心虛,撤出了古巴的導彈,顏面盡失之後,全力投入核武器生產!到蘇聯解體前,達到了三萬多枚!

這種軍工產業過高的畸形經濟最終拖垮了蘇聯,進入俄羅斯時代;

俄羅斯時代和上世紀二十年代相仿的國際環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趁蘇聯解體,俄羅斯疲弱之際,想一舉擊垮俄羅斯!俄羅斯再次面臨國家安全重於發展經濟的窘境!

即使經濟再疲弱,俄羅斯也被迫拿出大量資金彌補軍事裝備的不足,否則就可能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肢解!

最近幾年,安全問題有所緩解,普京逐步邁開步伐,實行東西兼顧的經濟發展策略,對歐盟貿易,對中國貿易都取得長足進步!

當然,俄羅斯工業結構性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任重而道遠!

希望普京能讓俄羅斯真正走向富足的道路!


你對俄羅斯發展經濟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關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時局分析!


老金看世界


這個問題提得好。也可以這樣來提,俄羅斯為什麼要發展經濟?因為,人民富裕,國家強大的路不止一條。對做強盜做慣了的強人來說,沒有比直接搶來得更快,更有效。俄羅斯的歷史基本上就是強盜的歷史,他們更加信奉拳頭,靠拳頭打服周邊的弱小國家,民族。直接獲取別人國家的一起財富,這個不必自己種莊稼,自己勞動要有效果得多!

俄羅斯的科技,軍事力量無不是為侵略別國而畸形發展的。發展科技,發展軍事靠的是集中國家的強力,靠命令推進。這些文化與發展經濟講得合作共贏完全是兩碼事兒。

俄羅斯的靈丹妙藥是強人,以霸道的方式驅趕一幫兵痞似的無腦的壯漢去完成一個統一的任務。而民主對俄羅斯來說就是慢性毒藥,會搞得俄羅斯人不知道做什麼。

現在美國和世界強國對俄羅斯的策略挺好,就是要隔絕俄羅斯,溫水煮青蛙。讓他不知不覺的自己倒下,千萬不要採用拿破崙和希特勒的高壓強力去征服他。事實證明,俄羅斯在外力作用面前,會越戰越勇。

俄羅斯的民族性格不適合發展經濟。所以,他們放棄計劃模式發展經濟,註定會失敗。

再給普金20年,依然是現在的情況。


藏像


腐敗治國。不任人唯賢,提拔重用自己的親信,利益共同體,貪腐頭子,大家都貪,都是腐敗分子,都極力維護腐敗集團,說話行事不符合時代世界潮流,到處不被主流社會接受尊重,被鄙視。


用戶3373513821


不是不想發展,也有一些進展,比如糧食過關了。但是其國民經濟體系有毛病,好像痼疾。輕重工業比倒失調,軍用民用失調。而且拒絕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斯大林講過”蘇聯有廣大社會主義市場,不必,依靠資本主義市場”,很有些”天朝之大無所不有”的意思。中資企業租點土地,在貝湖取點水,俄民眾鬧翻天(其實那個水是外蒙古流過去的)。總覺得別人算計他,把自已孤立起來。百年老病,不是老普一句豪言壯語變得了的。


王祖蔭1


普京絕不可能讓俄羅斯大力發展經濟的,想要發展經濟,就得跟經濟科技發達國家多交流,否則關門自己搞是不能算大力發展的,但如果過多交流的話,在科技和投資領域互換的同時,對方的思想也會隨之而來,開放民主的思想是普京絕對不能接受的,否則就會影響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為了自己的長久執政,必須將俄羅斯人民與世界隔絕開來,經濟差點沒關係,自己地大物博,經濟沒有世界也能達到一定程度,雖然不好,但還是有力量對世界對抗,人民生活水平差點沒關係,反正不影響自己吃喝玩樂,重要的是能夠牢牢把握自己的江山。


儘管來找茬


我用普京的原話回答你,隔壁的孩子用糖果換走了我的小刀,等到明天土匪來欺負我家妻兒的時候我可以用糖果換回土匪手中的刀嗎?


木頭公子


發展經濟概念是什麼?都去做買賣。發展軍工叢科技到生產,牽動出大量的相關產業生產製造到成品銷售。是直接的,也有間接催生髮展經濟宏觀具體表現嗎?還要怎麼去發展經濟呢?這裡所不同的就是階段,層次,看的見與看不見的關係。以一葉而障目。怎可見大象呢?


AR47666


揚長避短,俄普自古以來是馬上得天下,除了種土豆啥也不會幹,拿來主義是成功秘訣。最善長大馬長刀,硬奪直取。他幾個發展最快時期,都是戰爭擴張。過去大部分歷史時期是周邊國對國的戰爭,俄羅斯有了幾個機會。現在社會是全球時代,加之有強大的美國和北約存在,不會自己搞經濟建設,靠馬刀奪天下,對手太強,人們又非常清楚俄羅斯的擴張成性,戒備極強,普京生不逢時,縱諸葛再生,以攻代守,五丈原星損悲鳴是必然慘劇結局矣!


開邑老棧-網事在路上


小編你怎麼知道俄羅斯沒有發展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