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存銀行好,還是買黃金好?為什麼?

太尉001


  如果非要從這兩者做選擇,那麼當下更建議存銀行。如果有第三種選擇,那麼這兩者都不建議,因為存款跑不贏通貨膨脹,而黃金壓根沒有利息收益,屬於波動性金融產品,顯而易見風險較大。

  存款和買黃金是不能進行比較的,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金融產品,風險不在同一等級上。

  存款作為債權投資,存款人作為債權人,而銀行作為債務人,在一定的期限內債務人向債權人支付本金和利息,具有固定的利息收益,風險幾乎為零(再差勁的銀行起碼都有《存款保險條例》最高50萬的本息保障)。

  而黃金呢!連股票都不如,股票起碼有股息,黃金啥都沒有。然而,風險不亞於股票大盤(或指數基金)。比如2011年到2013年幾乎腰斬,而2013年到如今處於震盪,這段時間投資黃金毫無收益;而如果這五年存五年定期存款,以小型城商銀行或民營銀行的5%利率計算,那麼起碼可以獲得25%穩定的收益率。

  2011年之前的黃金如同房價,幾乎只漲不跌,走牛了幾十年。然而,它既然屬於波動性金融產品,那麼它就不可能只漲不跌,要麼你仍然相信我國房價在目前的形勢下只漲不跌。

  雖然我國房市走牛了幾十年,但是終有一天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撤,因為需求在減少,而供給在增加,特別是人工被機器代替,不斷降低建造成本。黃金也一樣,它走牛了幾十年,在2011年栽了一坑,幾乎回調50%。而同時黃金的需求在減少,供給在快速(開發技術的創新)增加,特別是SDR(特別提款權)正在逐漸取代黃金的國際地位。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回看黃金價格走勢,便會發現,黃金的上漲需要事件驅動,比如經濟危機金融危機,以及國際爭端等,例如最近的兩波上漲,2001-2007年阿富汗戰爭,2008年到2011年美國金融危機。

  黃金的使用價值極低,幾乎只能保存在保險櫃裡,即不發生特殊情況,黃金價格是不會怎麼漲的,特別是當下,明顯風險大於收益。如果買黃金不是進行投機,而是長期持有,那麼非常沒有必要持有黃金來保值,也幾乎不能保值,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通貨膨脹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下。


三人聚眾


把錢存銀行好,還是買黃金好呢?我們認為在國內還是把錢存銀行好。若試圖想通過黃金來使資產保值增值,那都是一些專學們的誤導,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把錢存銀行若是不能使資產保值增值,買黃金同樣也不能。

第一,把錢存在銀裡有利息。黃金不管存多久,都不會有利息產生,而且買黃金更多要看國際金價的漲跌,而國際金價並不穩定,也不會持續上漲,若是高位買了黃金被套牢,照樣會虧損。建議投資者拿購買黃金的錢,還是去購買大額存單。因為中小銀行給出的利率較高,一般3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的利率都和理財產品差不多。而大額存單則是更安全的理財品種。

第二,真的要是想對抗通脹,要麼吃光用光,要麼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任何投資渠道都很難對抗通脹。在過去10年內M2增速翻了5倍,錢一直在快速貶值,而黃金價格卻並沒有因此漲5倍,實際也在快速貶值。只能說,過去買房的確能對抗通脹,但是未來房價不會上漲,中小城市只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

第三,黃金的購買力也不如現在。我外婆曾經跟我講過,解放前二三根小黃魚(黃條)就能買下一整幢房子,而如今兩三根金條也值不了幾個錢,根本不可能去換房產。這說明了黃金過去的價值較高,而現在實際價值已經大幅降低了。至少在國內黃金並不是硬通貨。買黃金囤著抗通脹,還不如買幾箱茅臺酒著放著等升值。

第四,黃金變現能力差,而銀行存款大不了提前支取,算我活期利息。假如未來五年內各城市房價都跌去一大半,迴歸居住屬性,購房者還是要用存款去買房。從來沒人拿著幾斤黃金去買房子的。未來幾年,我們都要現金為王,這樣才能在股市、樓市、製造業等領域低迷時去撿漏,如果拿著黃金,想變現都難。

第五,在國內買進黃金容易,賣出就難了。假如你在銀行購買黃金,變現時也只能到該銀行銷售,而且會在當前金價上打折扣。如果想找典當行或者金店之類出售,折扣低得一定會讓你無法承受。

此外,有些人喜歡投資紙黃金,這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作為投資者一定要做到不熟不做。因為國內貴金屬交易想賺到錢並不容易,普通人進去很容易被韭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黃金不計利息,也不會獲得股票紅利,只能通過高拋低吸來賺取差價。

第六,黃金保管成本更高,放黃金需要有較為安全的地方。把黃金放在家裡怕被盜,存在銀行要收保管費,即使付了保管費,在拿出來的中途,也怕被人給掉包。所以,投資者一旦買了實物黃金後,麻煩就來了,既要擔心黃金貶值之痛,又要防範黃金存放的安全問題。

長期以來,黃金更多是作為資產避險工具,受到投資者青睞。不過,作為國內投資者,還是希望大家把錢投在大額存單上,這樣可以獲取較高利息。因為,現在既有買入黃金容易,賣出黃金難。也有黃金在國內抗通脹能力不如預期那麼強,以及投資黃金也要有專業水平。更要有黃金買了安全保管都會成為問題。而如果把錢買了大額存單,只要投資資本市場的機會來了,就馬上就可以出手。2019年是現金為王的年代,而並不適合大家投資黃金。


不執著財經


當然是把錢存到銀行好,而黃金實際保值作用極為有限。


如果仔細分析,有如下原因:

1、存到銀行是有利息,而黃金不管存多久都不會有利息。

就以三年期大額存單為例,年利率能夠達到4%以上,只需存十八年左右就能本金翻番。買黃金更多要看金價漲跌,而金價並不穩定,也不會持續上漲。


2、通貨膨脹一直在持續,二十年間廣義貨幣暴增17倍,錢一直快速貶值,而黃金價格並沒有因此出現十幾倍的漲幅,實際也在快速貶值。


3、以資產價格為例,民國時期幾兩黃金可以買個四合院,到如今只能買四環外的一個小衛生間。一方面說明物價上漲,另一方面則說明黃金實際價值已經大大降低。


4、貨幣可以隨時用於投資消費,而未來十年將是現金為王的時代,家有存款心不慌。

假如未來五年有城市的房產降至四折,到時候你可以用存款去買房,能抱著幾斤黃金去買嗎?賣房者敢收你的黃金嗎?


5、黃金變現渠道狹窄,變現時一定會有損失,往往會在當前金價上打個折扣。即便是在銀行購買的黃金,變現時也只能到該銀行銷售,並且往往還是隻能到相應的支行銷售。如果想要找典當行或者金店之類出售的話,折扣一定低的讓你開始懷疑人生。


6、黃金作為貴重物品,保管成本更高。

黃金存在家裡怕招賊,存到銀行怕收保管費,即使不收保管費,還怕有人給掉包。


7、紙黃金不是實物黃金,存在一定風險,千萬不要盲目投資。

國內貴金屬交易想賺到錢不容易,普通人進去也是韭菜。

所謂的紙黃金不計利息,也不會獲得股票似的紅利,只能低吸高拋賺差價。


財智成功


如果選擇只有兩個,一是把錢存入銀行,二是用來買實物黃金,現在肯定是選擇存銀行好。

就目前來說,把錢存銀行比用錢來買黃金好多了。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

第一,銀行存款流動性強於黃金。活期存款可以用來即時消費,把資金存入銀行裡,需要時便可以取出,而現在還在用黃金交易的地方還真沒多少,還得去把黃金賣了才能夠換到人民幣。

第二,銀行存款收益比買黃金穩定。銀行存款既能夠保證本金,又能夠保證一定的收益。把平時所用的放在活期存款內,剩下的可以用來買定期,這樣既能夠保證一定的資金需求,又能夠保證一定的收益,而投資者想從買黃金中獲益只能夠依靠黃金的價格波動產生價差進行獲利。

第三,銀行存款不存在損失本金的風險。銀行就算破產,個人賬戶內50萬元資金必能獲得賠償。

而黃金作為貴金屬,黃金的價格並不能夠像投資者所希望的向上漲,而是隨時有可能向下跌,所以存在著損失的風險。

第四,黃金交易相對麻煩,獲利較難。其交易買賣都是需要繳納手續費的,普通投資者投資實物黃金的話,買入價一般比市場價高,賣出價一般比市場價低,所以產生收益需要黃金髮生上漲才行,需要黃金產生較大的波動。

當然,買黃金也有可能買的都是紙黃金,但是還是覺得黃金不是一種好的投資產品。

俗話說,亂世買黃金,盛世買古董。黃金的價值在和平年代也就是工業所需以及裝飾所需,需求量有限,價格的波動也有限,想從投資黃金中獲利一筆還是有著一定的難度的。所以說選擇投資黃金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目前社會中,投資產品遠遠不止這兩種,銀行不僅有存款,而且還有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大額存單、國債,如果你覺得去銀行辦理麻煩的話,也可以從支付寶上購買各種各樣的基金、理財產品已經定期存款。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去理財才是最明智之道。


與財為伴


咱們先來看看這幾個數據:

1、利差

目前主要的幾大銀行存款利率為:

1.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為:0.3%。定期存款三個月利率為:1.35%,存款半年利率為:1.55%,存款一年利率為:1.75%,存款二年利率為:2.25%,存款三年利率為:2.75%,存款五年利率為:2.75%。

2. 招商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為:0.35%。定期存款三個月利率為:1.35%,存款半年利率為:1.55%,存款一年利率為:1.75%,存款二年利率為:2.25%,存款三年利率為:2.75%,存款五年利率為:2.75%。

3. 興業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為:0.3%。定期存款三個月利率為:1.5%,存款半年利率為:1.75%,存款一年利率為:2%,存款二年利率為:2.75%,存款三年利率為:3.2%,存款五年利率為:3.2%。

4. 平安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為:0.3%。定期存款三個月利率為:1.5%,存款半年利率為:1.75%,存款一年利率為:2%,存款二年利率為:2.5%,存款三年利率為:2.8%,存款五年利率為:2.8%。

數據可能會有略微的上下浮動。但綜上來看,銀行的利率最高也不超過4%。那麼如果有100萬,那麼銀行每年的利息大概是4萬。

那麼我們來看看黃金的利差情況,今天COMEX黃金1329.2,比昨天漲了0.11%,昨天收盤1327.8,從整體來看,多數投資者是看多黃金市場的。那麼,如果說100萬昨天投資了黃金,那麼今天就掙了1100,如果市場看多的話,可能漲幅會更大。

可以看出,把錢放進銀行是存款行為,是最穩定的(忽略通貨膨脹的情況),沒有多少風險。但把錢投資黃金,則屬於投資行為,那是帶著投資風險的,隨時可能跌成翔,但也有可以賺翻倍。這個需要看題主本人屬於外向型人格呢,還是內向型人格,即投資風格屬於哪種?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會更好,而不是看哪種更掙錢,因為如果不適合自己,自己hold不住的話,那就成為韭菜被人家割了,何必呢?


曉君有說法


錢存銀行好還是買黃金好要根據不同情況做出正確的投資者方式;除遇到戰爭、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等情況之下把錢買黃金好;其餘時候還是把錢存銀行生利息好。

為什麼遇到戰爭,經濟危機等時錢買黃金好呢?

因為當某個國家假如遇到戰爭,而且這個戰爭破壞性很強,這個時候唯一持有現貨黃金才能保值,假如持有貨幣的話會大度貶值,而黃金保值強。


同理假如遇到全球經濟危機、或者金融危機時候,各行各業都是不好混,日子都難熬;貨幣會出現大幅貶值,100元會當做50元的購買力。但是假如即使把100元換成黃金,說不定還能保值超過100元的價值,所以在特殊時期持有黃金好。

為什麼除戰爭之外的特殊情況把錢存銀行好呢?

因為把錢存銀行能生利息,可以錢生錢;而把錢購買了實物黃金升值或者貶值概率不大,但是紙黃金屬於一種投資,存在波動風險,有些時候不但不升值,本金還虧損累累。

下面用實際數據進行比較:

張三有10萬閒錢,他在猶豫是把錢存銀行吃利息還是買成黃金呢?

假如張三把10萬元存在某農商銀行,做個五年定期存款為一週期,五年定期存款利率為5.5%,存10年連本帶息一起結算。10萬元*5.5%*5年=2.75萬元,假如存兩個週期2.75萬可以作為本金生利息;12.75萬元*5.5%*5年= 3.50萬元。

從而可以得出張三把10萬元存農商銀行總利息為:2.75萬元+3.50萬元=6.25萬元,再度加上本金10萬,總共本息可以得到16.25萬元。



又假如張三把10萬元在2008年購買成黃金,2008年黃金價格以230元/克購買,10萬元可以購買多少克黃金呢?10萬元/230元/克=434.76克。

根據目前最新金價情況292.32元/克,時隔11年時間過去了,假如張三把2008年購買的黃金兌現,434.76克*292.32克/元=12.71萬元,11年時間10萬元購買黃金賺2.71萬元。

通過張三的實際例子可以得出結論,同樣10萬本金,存銀行吃利息10年後本息已經有16.25萬元!購買黃金11年後本息為12.71萬元,同樣的本金得到不同的利息,從數據看肯定選擇存銀行吃利息好。

最後可以找到答案,把錢除了發生戰爭,經濟危機,金融危機時候把錢買黃金好,其餘時候肯定是存銀行好。


老金財經


盛世存銀行,亂世買黃金!

黃金更多時候是拿來避險的,比如出現通貨膨脹的時候,黃金的價值就相對比較穩定,因為黃金是世界通用貨幣,隨時可以兌換其他國家的貨幣。



比如美元加息之後,導致世界其他國家貨幣出現了大幅度的貶值,這時候這些國家的居民買入黃金,就比存在銀行划算很多。我們以阿根廷為例。

目前阿根廷的存款利率是60%,相當於存100萬比索一年可以獲得60萬的比索,這個利率是超級高的,但是就算利率這麼高,很多人仍然不會選擇在銀行存款,而是會買黃金。為什麼呢?因為目前阿根廷貨幣貶值非常嚴重,比如2018年年初的時候一美元可以兌換18塊錢比索,但是到了年末,一美元就可以兌換差不多38比索,相當於阿根廷比索貶值了一倍以上。



這麼說可能大家沒有一個概念,我們來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假如2018年年初的時候,有一個阿根廷居民有180萬比索,當時他可以兌換10萬美元,如果她選擇把這180萬比索存入銀行,當時阿根廷存款利率是40%,那到2018年年底的時候,連本帶息,他可以獲得252萬比索,但是這個時候252萬比索只能兌換到6.63萬美元,淨虧損差不多3.4萬美元。

但是假如他在2018年年初的時候,用這180萬筆手購入黃金,可以購買到75央司左右的黃金,就算到了2018年底黃金價格降低到了1280美元左右每央司,他仍然可以兌換到96000美元左右,雖然有一定的損失,但損失的程度要比存款小很多。


所以亂世買黃金是財產保值的一種重要方式,因為亂世當中一般都會出現經濟衰退以及通貨膨脹,這時候黃金就成為了避險的重要方式。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處於盛世時代,那大家就沒有必要購買黃金,而是選擇把錢存入銀行,或者選擇其他更好的理財方式。因為在經濟繁榮的時候,社會對銀行的資金需求都相對比較大,這時候銀行存款利率相對比較高,而黃金價格可能就不會有那麼高甚至可能出現下跌,這時候把錢存入銀行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而且在經濟繁榮的時候,也不用擔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導致存款變成廢紙,所以在盛世的時候選擇存款是一個相對明智的選擇。


貸款教授


我不喜歡黃金。少了容易丟,多了拿不動。放著不動又操心它會跑不見了。

錢好。錢少了可以揣兜兜裡,隨時買點零食解解嘴饞。買點柴米油鹽,日子過的簡簡單單。安逸!多了就放銀行裡。卡在我自己手裡。想看了去銀行裡打開瞅瞅,用手指點著數:個.十.百.千.萬…開心!有錢啊!開心!數完又放著不動,反正銀行不會搶我這點錢。少了他也得一分不少的賠我錢。踏實!


長河M6


我認為有錢還是購買黃金好,目前投資黃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在黃金低點進行大量購買,在黃金價格上揚之際在進行拋出。能夠有所利潤回報。這樣一來可以抵消,由於貨幣貶值而造成的個人損失;假如把錢存入銀行,就目前銀行的利息完全不可以抵消貨幣貶值帶來的損失,現在有許多人將黃金做為一種理財方式。現在的黃金買賣制度比較便捷透明;而銀行的儲蓄政策,遠遠沒有黃金投資所帶來的複利效益大,但這裡要強調的是買賣黃金作為投資,必須時刻觀察黃金的價格走向,尋求最低點介入進而形成低買高賣,尋求回投資回報,當下中國許多人將黃金投資作為抵禦貨幣貶值有效方式和理財回報。但同時我們應該知道;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的含義,說白了有回報就有風險。


海納百川1210


黃金是一種歷史遺傳的財富象徵。對於黃金這種財富象徵的迷戀,不僅在中國,就算在歐洲的大部分地區也是一樣。英國人還專門有一批人在各地用金屬探測器尋找黃金。人們很難扭轉對黃金的認識,一大半的原因是黃金不變質和它本身黃燦燦的光芒。這種黃燦燦的光芒很能喚起人們內心的喜悅和對他的迷戀。

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他說要買點黃金放著,我說為什麼,他說是他爸爸告訴他的,家裡一定要放點黃金。這大約是很多中國人購買黃金飾品和黃金的最大理由。

現實中,黃金的真實價值和人們賦予它的價值之間有一個落差,往往這個落差還很大。如果說哪一天你想把黃金賣出去的時候,那悲哀就跟著來了。黃金缺乏像貨幣那樣的交換能力。而有人提出我可以買紙黃金,是的,沒錯。如果說買了紙黃金,你就相當於把貨幣的記賬單位從人民幣元變成紙黃金克,本質上依舊是一個人民幣,而不是一個黃金,你甚至也看不到黃金,只能想象那黃金的光芒。而人類常常能超越現實的,就是他那充滿力量的想象力。但這種想象力又很難替代財富本身。這又成了幾乎所有對黃金這種財富的內心矛盾的來源。

世界上有兩個民族,是最喜歡黃金的。這兩個民族或者說這兩個國家,我不說出來,你都知道,他們都是東方文明古國。而它們在當今世界上的地位差不多就是黃金在現實當中的地位的寫照。

所以在買黃金還是處在銀行,那是無需費言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