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家長一再地要求在班級群裡公佈全班成績,說是想掌握孩子情況,班主任應該發嗎?

落月筱筱


全班的話只需要公佈排名就好,當然也不建議這麼做,成績的話就沒必要再公佈了。

其次,可以把每個孩子自己的成績情況發給每個孩子的家長。但是把全班同學的成績發到群裡還是不合時宜的。

首先,家長是有虛榮心的。至於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們想要攀比。

考的成績好的就可以在群裡拽起來。成績不好的家長在群裡說話也就沒什麼分量。而且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在群裡也不好說話。


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杜絕這種情況。

為什麼一定要聽信那些所謂部分家長的話?

只需要每個家長了解自己孩子情況就行,何必去了解其他孩子的情況呢?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你再看看你。千萬不要讓家長產生這樣的行為,不然對孩子打擊是非常大的。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影客居


我兒子小學六年,從來就知道自己的成績不知道別人的成績,那過的是開開心心。初中三年每天都是考試,老師們都會把全班成績發到群裡,那過的是度日如年。所以小學老師就不要把成績發群裡,讓孩子過早的在意分數,小學階段注重的是學習習慣的培養,分數並不能代表什麼;初中就不一樣了,孩子大了就應該瞭解自己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中考比高考更重要。在此祝賀今年的中考學子取得優異成績!兒子加油💪!


開心就好妹洋洋


這種家長真的值得人家欣賞。我記得2016年我去重點中學交流的時候,當時是利用雲盤把每天晚上抽查學生的一些資料拍成相片放進去,讓家長自己去查。後來,當雲盤都紛紛倒閉的時候,我用不了了,就拼命的想辦法。我曾經提過一個建議說能不能在家長群把他們的默寫的那個情況用圖片形式發上去。有個別家長是非常歡迎的。但是馬上又有個別家長強烈反對。表明了就是怕傷害孩子的自尊。我就很奇怪他們什麼東西都要照顧孩子的自尊。照顧孩子的自尊是要有限度的,成績能考多少分就算多少分,應該讓他們知道。小孩子都是這樣子,你什麼都要維護他的尊嚴,他就整天給你講人權,講私隱,上完政治課,他們就要跟其他科的老師講人權,講道理。這一點真的不能寵。發個成績都要說傷害他的自尊,這事太扯談了。

不過為了避開那些野蠻的家長,我勸你還是不要在家長群裡面發學生的成績。


教你孩子學英語


我作為一個學生家長,也加入了班級微信群,有些學生家長在微信群裡要求老師發成績,也是很正常的事。我單獨加了班主任的微信,一般問孩子成績我都是單獨私信問老師,再就是一些關於孩子的事,比如學習情況啊,在學校表現啊等等,都是單獨與老師溝通的。有些家長可能沒有單獨加老師的微信,要求老師發在群裡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家長對孩子的成績都是很關心的,老師在班級群發與不發成績,都是無可厚非的,班級是一個小集體,發一下成績,讓家長都看一下孩子在班裡的學習成績處在什麼情況,也是不錯的,孩子成績好固然不錯,但成績不好的孩子不代表不聰明,只是孩子們學習態度的問題,家長需要做的是,多關注孩子,輔導孩子,積極的配合好老師的工作,充分信任老師,相信每位教師都是盡心盡力的教孩子的,只有家長和老師一起,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風景小詩


做過一個學期的助教,只不過是大學生不是中小學生,但是大家應該都懂:這個年齡段的人的自尊特別重要,也還是會有攀比心。強調一點:我帶的班學風特別好,大學了還是以學習為絕對核心。

學期開始,我強調了由點到、期末考試和平時作業構成。學期末考完,我在教務系統裡面公佈了每個人的分數,每個人的班上和年級排名和總人數。

但是每個人只能查到自己的分數和排名,其他的都不知道。

單次作業裡面,我每次都提前說了,我會選擇前三名的成績的同學單獨課後輔導,變成文章發出來。前三名我選好的文章我會念出來(記名),說清楚到底是思路還是方式方法,還是分析,還是選題等因素,並且挑出前十的典型(匿名)對比到底是哪一點沒做好。每個人的作業分數也是自己知道,有疑惑的單獨找我解構。

點到就不說了,都懂。

這麼做的壞處就是,我很累,基本上我把本科又犁了一遍,但是我覺得這是個老師該做的,好處就是沒有人對我有意見,都覺得我很公平,並且促進了她們的學習氛圍,供參考。


鮮嫩的五道槓


座標江蘇崑山。每個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孩子三四年級所在班級任課老師全部換新,把整個班級從墊底班生生拉到不是學校而是區域前三。老師付出的我們作為家長也是真切的感受到了。其他不說,每次考試後第二天就把整個班級所有孩子的成績統計好併發到班級群裡。保留學號,隱去姓名。個人也覺得這樣很好,自己孩子一學期下來處於什麼水平,家長也都可以看到。省得再去一個個的問了。今年換了位年輕的班主任,考完2天了,群裡沒聽見一句話,什麼也沒有。唉。凡事還得靠自己努力吧!遇到好的老師那是孩子的幸運。心存感激!


尋水魚81


前幾天,同事們發牢騷:孩子的老師總是把全班都分數一下子發到班級群裡,好的差的一目瞭然,考的好的當然高興,考不好的,比如我孩子,成績中等靠下,就感覺像被啪啪打臉 ,滋味很不好受。

後來大家討論,一致覺得老師不應該在班級群裡公佈全班成績。理由如下:



1.傷自尊。

很多時候,孩子是不看班級群的,看班級群的大部分是家長,現在孩子都少,哪一個孩子都是自己的心肝寶貝,在爸爸媽媽的心裡,自己的娃就是優秀,是天之驕子。當著群裡那麼多人的面,自己的娃,遠遠落後於別人家的,心裡那滋味你懂得。

所以,現在很多老師都不發班級的成績了。

2.領導說不讓給學生排名。

教育領導部門早就下發通知,義務教育階段不能給學生排名,做教師的儘量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韙,非要往群裡發班級成績。大部分教師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吃力不討好,反而討人嫌,所以,都儘量避免往群裡發成績,以免犯眾怒。



3.家長想知道自己娃在班裡的排名。

如果實在想知道自己娃在班裡屬於什麼程度,可以和老師私聊,問一問孩子的程度,這個不是什麼大事,老師一定會說的。

4.其實還有一個方法。

每個孩子在班裡一般都有一個編號(或者考號),老師可以按編號往群裡法發成績,這樣,既能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程度,也能避免家長的尷尬,可謂一舉兩得。


終將長大


我倒是有個建議,既能滿足家長的需求,又能最大限度保護孩子的隱私。

就是辛苦老師們列一個列表,把全部同學的成績都排出來,但是公佈成績的時候只說“xx分,x人”,不說具體姓名。

比如:

100分 3人,99.5分 1人,99分 2人,98 5人,96.5分 2人,95分 4人……

自家孩子是幾分,家長們心裡有數,一看這個列表也就知道孩子在班裡的位置了,以後指導孩子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列表裡沒有孩子們的姓名,孩子的隱私也不會全班曝光,孩子們的面子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


babyblue31401197


我女兒現在二年級,零基礎入學,一年級時常倒數第二。現在好點了,期末考前,老師一番話很讓我激動,也很在意期考成績。

數學成績達不到中位(正數倒數一樣的名次)分怎麼辦?擔心完數學又擔心語文,擔心完這次考試排名,又擔心下次排名下降。

我發現自己突然間佛性不了了,原來是自己在意老師對自己的作為家長的評價:注重孩子學習了?放鬆要求了?所以要求排名,只是家長的心理滿足,通過碾壓獲得滿足,被碾壓就把焦慮傳給孩子。所以在班級群裡,孩子成績好的家長把自己當領導,孩子成績差的家長噤若寒蟬,唯唯諾諾。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成人需要碾壓獲得成就感,孩子不需要也不能要。

我們孩子的數學老師也不排名,只一對一發各自孩子的成績,再詳細的會公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中位分,ABCD各段分數的人數。語文一般以學號表格形式發全班成績,滿足了部分家長的需求。

只想知道排名,是否太狹隘了?如果大部分100分,自己99分,能說明自己太差?如果大部分人不及格,自己60分,能說明自己挺厲害?跳出班級,和同年級比,和全國同齡人比,和全球同齡人比又怎樣?人比人氣死人,如果家長不把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孩子的壓力和自卑就會少很多。

比也是跟自己的昨天比,比昨天更努力了嗎?排名下降,不表示變差了,只是因為別人更努力。陳美玲就說千萬別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她把3個兒子都送進了斯坦福。

尹健莉老師也說小時不競爭,長大了才有競爭力。排名就是競爭,有競爭就有壓力,有嫉妒和藐視,不利於團結合作,不利於培養孩子大度、欣賞別人的性格。

試想想,無論是我們當學生時,還是現在為人夫、為人妻、為人父母時,如果我們的父母、伴侶、孩子總在我們耳邊嘮叨"某某某比你強多了!你怎麼不努力?"我們有沒有知恥而後勇?還是很反感那個某某某?

我覺得老師應該堅持原則,不迎合某些家長。自己孩子學習情況怎樣,不是一張試卷就能反映出來的。可能沒掌握的知識點沒考到,才得高分。得高分時,可能孩子已經厭學。得低分,也可能是暫時無法領會,掌握不了,但孩子有求知的熱情,有學習的主動。家長更應從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平時作業情況瞭解孩子的成績,而不是僅憑一次考試。

平時不學不努力,家長不引導不督促,現在批評有用嗎?平時認真學習,這次卻考砸,是該安慰鼓勵還是批評?又不是淘汰考試,排名的意義在哪裡?


在職媽媽



放寒假好幾天了,發通知書的時候我沒有公佈孩子的成績和孩子在班上的排名。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以下原因:

1、上級的規定。

教育部明文規定,不能以任何形式告知學生分數以及排名。 我不想因為這件事而受處分甚至丟飯碗。這樣就太不值得了。

2、保護考得差的孩子。

不是每個孩子都成績優秀。 我們班有兩個孩子從一年級開始成績就特別差。但是孩子還是比較聽話,不惹事。我不想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讓孩子遭受白眼、挖苦,甚至引發孩子離家出走、輕生等事情。

3、鞭策考的好的同學。

不公佈分數,不公佈排名。 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在班上的情況。 成績好的孩子也不知道具體排名,這樣他們就會覺得還有同學比自己更優秀,就還有進步的空間和動力。


面對家長這樣的要求,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1、在家長會上預先告知自己的安排以及原因。

發通知書的時候,一般都會開家長會。那麼在家長會上,我就事先講了我的安排以及這樣做的原因:我不會公佈孩子的成績以及排名,如果想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私下跟我溝通,我會告知其孩子在班上具體的排名。

2、在跟家長溝通時,肯定孩子的優點,指出孩子努力的方向。

這樣一宣佈,肯定有許多家長跟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具體的學習情況。 我在跟家長溝通的時候,首先會肯定孩子表現好的地方,然後給家長提出建議,告訴孩子哪些方面還需要努力,還可以怎樣努力。

比如數學差的,建議孩子們把書上的例題弄懂,把後面的習題做一做,至少把最基礎的學懂;英語差的孩子要求他們每天記十個英語單詞,記五個句子,還要多讀書;對於不會寫作文的孩子要求他們每天比其他還有多看半個小時書,每天寫日記……

3、持續跟蹤。

儘管放寒假了,但是我隔三差五的會在家長群裡瞭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瞭解孩子們的動態。

現在的教育形勢不允許老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孩子,我們只能儘可能對孩子多些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愛學習,會學習。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