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買菜入局 生鮮電商“巷戰”一觸即發

财经观察 | 美团买菜入局 生鲜电商“巷战”一触即发

摘要:高損耗、高履約成本是生鮮電商的致命殺手。通常生鮮電商的一個包裝成本都在數元左右,再加上冷鏈倉儲、包裝和配送到家,成本太高,客單價需要達到200塊以上才有可能盈利。

本報記者 陶婭潔報道

專注於外賣的美團近日也“殺”進了生鮮電商領域。

3月26日,美團買菜啟動了北京市場的測試,在天通苑、北苑兩大居民區分別開通了便民服務站,將為服務站周邊1.5公里之內的社區居民提供手機買菜的服務。

根據美團的介紹,美團買菜是一款專門用來買菜的APP,以生鮮電商和社區化服務為切入點,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新鮮蔬菜。和外賣的操作相似,用戶只要在該平臺下單之後,最快30分鐘可配送到家。據悉,配送時間從早上7點開始到晚上21點15分結束,配送品類涵蓋蔬菜、海鮮水產、肉禽蛋、酒水飲料、水果、乳品早餐、廚房用品、速食凍品、糧油等種類。

有分析指出,隨著美團的入局,讓社區菜籃子的爭奪戰繼續升溫。

最後一公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後一公里的購物問題成為零售企業和資本市場青睞的重要陣地。

自2018年以來,生鮮電商行業持續火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生鮮電商行業共有22家企業獲得融資,總金額近120億元人民幣。業內人士預測,今年隨著融資持續補貼生鮮電商平臺,消費者在生鮮App上還能買到更便宜的菜。

記者梳理發現,國內的生鮮電商平臺主要分為三類:綜合平臺、垂直細分和社區O2O。第一類陣營主要由阿里、京東、中糧佔據。其中,天貓盒馬鮮生根據市場情況的不同,劃分了四個新的業態:盒馬F2、盒馬菜市、盒馬mini和盒馬小站,專攻不同的領域。京東到家則選擇和眾多品牌商家合作,主打1小時內送貨到家,針對新人也有一定的優惠活動;第二類垂直生鮮電商主要由璞谷塘、愛鮮蜂、百果園為代表;最後的傳統O2O生鮮超市則是以永輝超市、沃爾瑪、麥德龍領頭。

“社區生鮮電商的市場份額受到諸多品牌搶奪。”電商分析師徐斌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騰訊旗下的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等電商平臺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京客隆、物美等傳統商超也在加大生鮮上門配送服務,實力也不容小覷,社區生鮮零售市場被多平臺瓜分。

基於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美團買菜在北京市場仍處於摸底階段。儘管兩大推廣社區天通苑和北苑都有大量白領聚集,消費能力不弱,對網購生鮮的接受程度相對較高。但總體來看,面對眾多的競爭對手,美團買菜還需要較長的市場培育期。

盈利模式待解

儘管入局者眾多,但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的商戶收支平衡,88%虧損,7%鉅額虧損,只有1%盈利。

有分析指出,高損耗、高履約成本是生鮮電商的致命殺手。通常生鮮電商的一個包裝成本都在數元左右,再加上冷鏈倉儲、包裝和配送到家,成本太高,客單價需要達到200塊以上才有可能盈利。

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此前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生鮮電商先在一個城市或區域上深耕細作後再進一步擴展。像國外的生鮮電商,常年都只做某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生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增加單位面積上的用戶量比地域擴展更為重要。

“生鮮電商應採取宜深不宜廣的發展策略,在自己熟悉的市場深耕,找到目標用戶並積極增加單位面積上的潛在用戶,做好產品的選品並加強供應鏈的維護。”黃淵普說道。

除了宜深不宜廣的發展模式外,物流環節也是影響生鮮電商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生鮮產品在配送的過程中為了保持產品的鮮度,需要以冷鏈物流的方式進行保鮮。但由於我國冷鏈物流技術起步較晚,技術水平以及技術的普及度較低,給生鮮電商的物流配送造成了不利影響。當物流成為生鮮電商難以承受之重,商家們也開始進行各種模式創新。據悉,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等線下新零售平臺把門店作為生鮮倉庫,門店既可用於銷售也可用於倉儲。而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O2O平臺,普遍採用了前置倉+物流配送的模式。該模式滿足了消費者對生鮮的即時性購買需求,拉近了電商與消費者的距離,並有效解決了生鮮電商的高損耗、高成本問題。

有分析指出,可以通過建立智能式自提櫃、共建區域性冷鏈物流設施、創建平臺內部物流孵化器、推進冷鏈物流的智慧應用等方式,積極探索生鮮配送新方式。

黃淵普表示,生鮮電商拼的是供應鏈,有自己農場,對產品有把控的生鮮電商機會更大。生鮮電商對配送要求高,在倉儲物流方面有實力的企業更具優勢。

談及生鮮電商的未來,業內人士多持謹慎的樂觀。由於地域、品類、人群等各方面的限制,生鮮電商難以成為電商領域裡的重要品類。在某一個特定階段配合投融資需求的生鮮電商熱潮會慢慢冷卻,企業要做成全國性的或者能夠達到上市規模的生鮮電商較為困難,大部分生鮮電商還是會專注於某一城市或地區,做出自身的獨特價值。

而隨著消費的升級,生鮮電商領域的個性化需求將逐漸凸顯,如海外生鮮、健康食品、有機食品等。在這一大背景下,生鮮電商平臺能否洞察和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關鍵。與此同時,生鮮電商的理念宣傳很重要。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就產品論產品的時代,多普及健康生活理念,加入美食烹飪技巧等元素,才能提升生鮮產品附加值。

儘管面臨困境,但絕大部分資本依然看好生鮮電商市場。當前生鮮市場的格局遠遠未定,眾多企業仍有逐鹿中原的競爭空間。

财经观察 | 美团买菜入局 生鲜电商“巷战”一触即发
财经观察 | 美团买菜入局 生鲜电商“巷战”一触即发

中國產經新聞

經濟成功人士的標誌讀物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财经观察 | 美团买菜入局 生鲜电商“巷战”一触即发

訂閱:cien_offical

财经观察 | 美团买菜入局 生鲜电商“巷战”一触即发

微博:@中國產經新聞

财经观察 | 美团买菜入局 生鲜电商“巷战”一触即发

投稿[email protected]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财经观察 | 美团买菜入局 生鲜电商“巷战”一触即发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