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四維時代科技】,回覆“文物”,在線鑑賞四維精品文物

1903年,一位中國婦人從觀音廟燒完香,腳剛踏出門口,卻被洋人抓拍了一張照片---這位婦人,正是清朝最後一位實權統治者,慈禧。而這張模糊的黑白照,則讓她“染上”拍照的愛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就這樣誕生。

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圖|via 網絡 這是慈禧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照片。此時的她坐在轎子裡準備上朝。

從宮廷畫像到近代影像

「光線穿過孔洞照亮黑暗,

沖印百年中華“沉浮錄”」

1844年,清朝臣子耆英站在洋人面前,拍下了一張清晰度極低的照片, 但依舊可以看見他的輪廓:這是中國現存的第一張照片。然而在這之前,帝皇們若想讓自己的威儀容貌流芳百世,只能靠宮廷畫師們的手繪。

然而,載存於書畫雕塑中的那些古人帝皇,要麼被刻意“醜化”,或者被誇張“美化”。但如果當時有照相機的話,也許這個難題就不存在。

例如明代太祖朱元璋畫像的民間版(上)和官方版(下),簡直是判若雲泥,有著天壤之別。

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直到清代,攝影技術的引進---雖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人仍視西洋來的攝影術為“妖術”,認為照相機鏡頭能奪取人的魂魄。直到很多年以後,中國人才敢正視照相機的鏡頭。

西方工業革命帶來了照相機的發明,而西方攝影技術的出現,給中華千年的傳統宮廷繪畫帶來了巨大顛覆:這位處於全球科技革命動盪年代的統治者---慈禧,不僅見證了攝影技術在這片閉關自守的東方土壤上萌芽,且她自身也是一個“拍照狂魔”。

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圖|via 網絡 上圖為慈禧的真實容貌(左)以及宮廷畫像(右):對比兩張圖的身形、容貌以及儀容,出自宮廷畫師手下的慈禧畫像,已大量修飾與美化。

也多虧這位喜愛玩弄西洋攝影的統治者,攝影技術也逐漸被國人接受。如今,我們依舊可以珍存一些罕見的百年老照片---如:在頤和園小橋流水下的清末太監;皇殿前的大清門衛。

要知道,相比起宮廷技師手下出神入化的畫像或長篇的文字史料,一張模糊的老照片也許來得更真實。

從2D圖像到3D造像

「這是攝影史上的再一次顛覆」

從沿襲千年的宮廷傳統畫像,到光學成像,伴隨百年間人類科技的突飛猛進,這些影響著人類歷史進程的歷史名人,都會選擇最為前沿的形式留下尊像,以供後人瞻仰。

如今,他們會用一種“特殊”的方式:3D造像。3D造像的出現,無疑是攝影史上飛躍式進展。因為這讓人像的留存形式更加豐富、呈現信息更為立體。美國總統奧巴馬,便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資料|via網絡 過往人們蜂擁至美國白宮就為那萬分之一的幾率可以匆匆一瞥總統的真容,3D造像技術的出現,人們大可不必像往常那樣。

如今,奧巴馬用過的3D造像技術

也正式走下神壇

只需三秒,即可誕生一個3D的你

將時光永遠定格

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伴隨歲月流逝,你的聲望、榮譽、地位也許會越來越高,財富亦會越積越厚,然而人們在時間面前卻無能為力:它不會因為你的焦慮及恐慌而為你按暫停鍵。對凡人如此,偉人亦如此。

但是,我們可用3D造像形式,把這一刻留存。

-活動花絮曝光-

簡單照相,也能“造像”

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3D人像效果-

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打印效果-

為讓美貌留存,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拍照狂魔”

你我雖為普通平凡人,

雖然住不進杜莎夫人蠟像館

但也能擁有自己的3D造像方式

或許你已錯過出生的百天照、畢業照

甚至是某個紀念日的週年照

時不待我,這一次

讓我們見證一場3D造像運動的顛覆”

如需商用,務必添加本文鏈接,並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