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媽媽給家人做的早餐,元氣滿滿,每天早餐不重樣,鄰居都羨慕

我是一個標準的80後,在我上學那個時候,父母工作都要三班倒,也是許多80後家庭的基本常態,而且那個時候學校並不似現在這樣,還能提供早餐的,那個年代大家對於早餐的意識也不太強,家庭條件還過得去的,對於早餐也並不是特別重視的。有幾位70後的朋友,坐在一起閒聊,說現在的00後是特別幸福的,要啥有啥,生活物質條件一點也不缺,所以,現在知道感恩生活,珍惜生活裡各種點滴細節的孩子真不多。

要教會孩子感恩確實很重要,是培養孩子心智發展的基本前提,我常對孩子說,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你要開心快樂的學習更重要。我這樣的80後媽媽,會更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所以自從孩子上小學後,我就堅持給孩子做早餐,只要是他上學的日子,都是在家享用早餐,吃了早餐,精神飽滿的上學去。

過了一個不太清閒的週末,今天終於可以好好坐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上週我家的早餐了,希望大家重視早餐,吃營養健康的早餐。

星期一 -- 肉鬆貝貝蛋糕,虎皮蛋卷,黑芝麻黑豆豆漿,香蕉、聖女果。

80後媽媽給家人做的早餐,元氣滿滿,每天早餐不重樣,鄰居都羨慕

星期二 --巧克力戚風蛋糕、原味戚風蛋糕、原味豆漿和雞蛋,草莓。

蛋糕可以配豆漿或者牛奶,前一天晚上把蛋糕都烤好了,早上起來煮個雞蛋,打豆漿也不過是20分鐘的事情。

80後媽媽給家人做的早餐,元氣滿滿,每天早餐不重樣,鄰居都羨慕

星期三 -- 雞蛋蔬菜三明治、紅棗枸杞豆漿。

三明治,用兩片原味的吐司麵包,鋪上洗乾淨的生菜、番茄,雞蛋煮熟後切成片,再根據家人口味,淋上番茄醬,用保鮮膜包緊後,從中間對半切開,就成了兩份三明治了。三明治也是非常快手的早餐之一。​蔬菜、雞蛋、麵包都齊全。

80後媽媽給家人做的早餐,元氣滿滿,每天早餐不重樣,鄰居都羨慕

星期四 -- 乾貝燒骨粥、水煎肉包子。

吃了幾天的蛋糕麵包,也可以換一換中式的早餐,白粥晚上提前熬好,燒骨是廣東地區特色的一種燒臘品,有清熱下火的作用,和白粥熬煮後,加入少許鹽調味,加點乾貝味道更鮮美。

80後媽媽給家人做的早餐,元氣滿滿,每天早餐不重樣,鄰居都羨慕

​水煎包子,包子是晚上提前包好,蒸鍋蒸熟後放冰鮮冷藏的,早上起來用平底鍋煎至金黃,加點水能使包子皮更焦脆,最後撒上點黑芝麻和蔥花。

80後媽媽給家人做的早餐,元氣滿滿,每天早餐不重樣,鄰居都羨慕

星期五 -- 紅豆粥煮年糕,廣式荷葉香菇糯米雞,蝦肉燒賣。

紅豆粥提前浸泡一晚上,早上起來可以用破壁機的雜糧功能,連打帶煮,煮好後把年糕稍微用平底鍋加熱一下,放在紅豆粥裡,糯米雞和燒賣​是廣式早茶裡常見的點心在超市也能買到即食的,早上蒸熱食用就可以了,很方便。

80後媽媽給家人做的早餐,元氣滿滿,每天早餐不重樣,鄰居都羨慕

星期六-- 華夫餅、奧爾良煎雞排,鮮榨玉米汁,草莓。

玉米粒剝好放冰箱,早上用破壁機攪打煮成玉米汁,打玉米汁的同時做華夫餅,華夫餅的材料有融化的黃油和牛奶以及雞蛋和蛋糕粉混合拌勻,同時也會加入適量的泡打粉,使華夫餅經過模具的加熱後獲得口感上的蓬鬆,食用的時候一般配上果醬或者蜂蜜。而奧爾良煎雞排則是晚上醃製好,把雞排放入密封保鮮袋內保存,早上起來用平底鍋小火煎至兩面微微金黃即可。​

80後媽媽給家人做的早餐,元氣滿滿,每天早餐不重樣,鄰居都羨慕

一星期早餐不重樣,中式和西式早餐都兼備,家人吃的營養又健康,別再說沒時間做早餐啦,合理安排好時間,不一定每天只能吃豆漿油條,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好好吃早餐吧!

雖然一日三餐裡大多都是粗茶淡飯,但是隻要能和家人坐在一起吃飯,也能吃出玫瑰的香氣!後續還會給大家帶來更多早餐分享,繼續關注吧!

黑貓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喜歡我的文章請點個贊,轉發出去吧!歡迎關注,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學會好好生活,好好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