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廢除漢字使用,並將文字拉丁化後出現了哪些弊端?

澹奕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主要是導致越南古代文化斷層。

薩沙這次去河內和西貢的古蹟,尤其是寺廟和古政府房屋,看到大量的漢字,以及越南特有的喃字。

我一段段把漢字念出來的時候,一旁的越南人卻目瞪口呆,為啥?

他們已經看不懂祖宗的文字了,他們學習的越南語和古代越南祖先的文字完全不同。

簡單介紹一些越南的文字。

越南古代根本沒有文字,只有口語。當時越南是中國的一部分,不過是蠻荒之地。

從漢代開始,越南開始漢化,漢字傳入越南,越南人才有了自己可以書寫的文字。

直到10世紀越南獨立,被中國統治1000年的越南已經漢化很深。他們也開始了長達幾百年的科舉考試,完全使用漢字書寫,頗有一些精通書法的越南文人。

隨著越南獨立以後,漢字有些變化。

因為越南人的口語和漢語有很大區別,所以書寫的漢字同越南人日常說的話,是不同的。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詞不達意的現象。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相當於你說的是英語,書寫卻是德語,自然不能得心應手。

所以,越南獨立以後,對原有漢字進行補充,出現了接近越南口語的喃字。

喃字是用漢字的偏旁部首拼湊起來的,等於是新字。

這樣一來,漢字加上喃字,形成了越南語的全部,可以很精確的書寫。

這是越南語的第二個階段。

19世紀法國殖民者征服越南,開始推出拉丁字母拼成的新越南語。

而北越獨立以後,雖然胡志明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和廣東話,但也支持採用拉丁文的新越語。

胡志明的理由是,漢字學習的難度很大,和越南語口語又有區別,不適合越南的掃盲。

相反,拉丁越南語很簡單,基本只要會說越南語的,用不了多久就能學得會,適合越南這種八九成人是文盲的國家。

話說的冠冕堂皇,其實也是為了去中國化,從文化上減弱中國對越南的影響。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越南使用漢字就必然受到中國的強大影響,乾脆徹底廢除了。

目前採用拉丁越南語以後的最大問題是:現在的越南人根本看不過越南古代的書籍、牌匾,導致嚴重的文化斷層。這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可不是好事。


薩沙


越南國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人口9270萬人,是與我國相鄰的東南亞國家。越南在歷史上曾長期是中國的一部分,自十世紀開始才走向獨立,因此越南的文化深受中華文明影響,是屬於中華文明圈的一部分。

越南歷史上沒有自己的文字,漢字自漢代開始流入越南,長期以來越南都是使用漢字進行交流和文化的傳承,就連越南實行的科舉考試也是全部使用漢字進行。以前越南的歷史古籍都是由漢字書寫,越南的一些名勝古蹟所留下的文字也都是漢字,所以身處越南的大街小巷,就有點身處內地的感覺。

但是,越南和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區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他們的口語語音和漢字字音存在很大差異,導致漢字無法準確地表達他們的讀音。日本和朝鮮半島地區根據漢字而發展出一系列記音符號,形成了本民族的拼音文字,平假名/片假名與諺文。而越南的做法不同於前者,越南則是把不同語音的漢字拼湊起來,形成了他們所謂的“字喃”。

字喃是借用整個漢字或漢字偏旁,然後採取漢字中的會意、形聲、假借等造字方法創制而成,字喃本質上是對漢字的一種補充。可以說字喃跟漢字是同一種文字,因為他們的字的構造成分是一樣的。但是,要想學習字喃必須先學會漢字,而且字喃比漢字更難讀、難寫、難記,因此字喃無法在普通民眾之中普及,只在高層知識分子中使用。

19世紀法國殖民越南以後,法國為了切斷越南同原宗主國大清的聯繫,加強法國對越南的影響,法國幫助越南創建了拉丁字母的文字,宣佈在官方禁止漢語的使用,拉丁字母文字逐漸在越南推廣使用起來。

越南獨立以後,越南領導人也認為漢字比較難學,而拉丁字母的越南文字簡單易學,所以當時的越南政府也廢除了漢字和字喃。當然,越南當時廢除漢字還有割斷與中國聯繫,切斷中國對其影響有關。

但是,越南廢除漢字也帶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文化的斷層。由於越南的歷史古籍和文化傳承內容都是由漢字編寫的,現代的越南教育使用的是拉丁字母的越南文字,導致現代人很難看懂以前的歷史和典籍,導致想學習以前的經典古籍而不能。

語言文字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文字本身也是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能割裂,一旦摒棄原來的文字,也就意味著割斷甚至摒棄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如今越南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很多人呼籲在越南的中小學恢復漢字教學,這樣對於年輕一代瞭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有重要的幫助。


銘蘇先生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經常去越南,我真實體會越南人的生活,和越南人聊天,我有一個感想,那就是越南朋友跟我說的他們對中國是"又愛又恨"。越南人去漢字改用法國人幫助創造的字母文字,確實有要擺脫中國影響的成分。但越南很多歷史文化的載體還是古漢字(河內的寺廟等古蹟),盲目的去漢字化使得越南年輕一代無法深入和直接的理解他們自己的歷史。

儘管越南語現在使用的是羅馬字母文字,但是越南語本身很多詞彙都來源於漢語,很多單詞讀音和漢語相似。而且越南人(特別是北越和中越)骨子裡非常推崇我們的儒家文化,他們甚至比我們都虔誠。很多次我在河內的街頭都感受到了那種傳統中國文化久違的親切感。今天的越南依然很崇拜中國的發展,文字書寫形式的改變並不一定隔絕文化的傳承。

衷心的希望我們兩國又可以做兄弟之邦!


張ERIC


越南曾長期是漢文化圈中的一員,漢朝時期漢字傳入越南,他們的史書、文學作品都曾用漢字書寫。為了與中國進行文化切割,1945年,越南廢除了沿用已久的漢字,採用拉丁文字。但走入越南,我們仍然有身在內地的感覺。越南的古建築仍然留存著大量的漢字,每逢春節,大紅福字、對聯仍然記錄著與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

越南廢除漢字採用拉丁化文字之後,最大的影響恐怕是文化斷層。越南那些用漢字記錄的古籍現在的人恐怕都看不懂,不能像我們一樣,翻開古書就可以認讀。使用拉丁文字逃避不了的不有同音字詞的問題,它會給閱讀交流造成很大的麻煩,如同現在的韓國一樣。但韓國的身份證上,姓名都是韓語與漢語雙文字標示;國家發佈的正式文件,一般也是韓語與漢語雙語同用。但越南使用的只有拉丁文字,造成的麻煩一定存在。中國人發明的文字,一分錢專利費都不收,他們(越南、韓國)還不想用,那就自吞苦果吧。誰讓他們所謂的民族自尊心那麼強呢?!







(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芳華校園


誰廢棄了祖宗留下寶貴的財富,誰就要受到懲罰和報應!再等十年,那些忘祖的國家會特別後悔的,它們還得迴歸到我們大漢文字上來,拭目以待吧


天佑大漢


哪有弊端,有什麼弊端???老祖宗的東西豈能讓猴子拿去用。

再說了,“牙套妹,奈何美色,妹妹有這強大美腿。”這個歌也挺好聽的。




生逝如花雪


不影響日常生活,不影響讀書搞科研,唯一影響的是無法與歷史對話,雖然越南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數千年,但文化的斷層使其與百年以前的所有祖先進行了徹底的割裂,如同一個新的民族與祖先沒有任何關係。

蒙古高原就是這種情況,如果文化不是割裂的,那麼鬼方、戎狄、匈奴、鮮卑、突鞠、契丹、蒙古、瓦剌、女真就有可能是一個民族的不同朝代。可惜沒有文化的民族,只能隨風而去。


老梁伏驥


越南現在是努力想擺脫與中國的瓜葛,使用非漢字等語言,造成各種文字有些用純越南文翻譯不出來。就用英文替代。再加上是混合很多語言,所以,越南文字很難讀懂。繞口。但是有一點是改變不了的,那就是廟宇建築全部是中文,這在他們越南人眼裡都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所以他們要學很多語言。導致工作各種不匹配。要麼這不懂要麼那不懂。很難做到全面瞭解。越南現在就是照搬中國的法律。又想和中國有點不一樣。


如日中天沒有之一


不要管別人。使用非漢字的國家很多,也過得很好。人家用字母文字有人家的道理。文字沒有優劣,我們生活好富裕,文明先進,人家自然會學你。想當初我貧窮落後的時候,很多大知識份子名人,象魯迅梁啟超胡適等強列要求廢除漢字改用字母文字。


太陽人CXh


講真,睦鄰友好的前提是互相尊重,黃皮膚亞裔以為說鳥語書寫拉丁文就能當洋奴才有了靠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