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核潛艇發射導彈,普京的反擊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對此您怎麼看?

國際關察



俄羅斯海軍(水面部分)有逐漸淪為“羅剎水師”之嫌,但核潛艇依然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戰略打擊力量之一,令步步東擴的北約提心吊膽,其實,更讓北約難受、驚悸的是普京治下的俄羅斯一言不合就亮劍的膽識與血性,這才是俄羅斯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

近日,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北德文斯克”號核潛艇在距離挪威60公里的駐港裡發射了發射海基型“口徑”巡航導彈,精確擊中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靶場岸上的訓練目標,這是俄羅斯核潛艇首次具備在港口彈錨定突然發射巡航導的能力,更具突然性,更有威脅性,打擊小國更有效率,對北約更具震懾力。

俄羅斯這次在港口彈錨定突然發射射程2000公里,戰時可攜帶核彈頭的海基型“口徑”巡航導彈,既是對美國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5週年之際派遣6架B-52戰略轟炸機參加北約的“戰區整合和飛行訓練”,並對俄羅斯的戰略目標與聖彼得堡的模擬攻擊的警告,更是對熱衷追隨北約挑釁俄羅斯的北歐、東歐的一些小國的震懾,給西部安全形勢止血。

克林頓在任美國總統時期,北約定下了北約東擴的戰略,在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理的那一年,實施了第一次東擴,波蘭、匈牙利等前蘇聯的衛星國成了北約成員國。普京首次擔任總統的第三年,北約第二次東擴,前蘇聯加盟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國)同時加入北約,北約已經擴張到了俄羅斯的金華地帶西部地區的邊境,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被北約急劇壓縮,安全形勢急轉直下,俄羅斯人內心的安全感徹底被北約敲碎。東擴與反東擴成為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俄羅斯的貓捉老鼠的遊戲,愈演愈烈,沒完沒了。

俄羅斯的國力式微,在常規武器方面,尤其是海軍(水面部分)已經遠遠落後於北約,威懾力就像“狼來了”似的,喊多了就沒人信了,沒人怕了,在與北約的博弈中,俄羅斯更加依賴核武器、核潛艇組成的戰略力量。但對世界最強大的核國家美國,俄羅斯的核大棒實際上起不了太大的效果,頂多就是讓美國消停一陣子,然後“舊病復發”,對俄羅斯掀起新一輪的攻勢,俄羅斯無法阻止美國咄咄逼人的擴張與遏制。但是,俄羅斯的核大棒對於北約的小國挪威、丹麥、冰島、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北約的全球合作伙伴國瑞典、芬蘭等具有極大的震懾力。俄羅斯干不過美國,難道還震懾不了這些隨著美國起舞,挑釁俄羅斯的群醜麼?在俄羅斯的核大棒的淫威下,這些小國戰戰兢兢,就不敢那麼張狂地損害俄羅斯的安全利益,可以讓俄羅斯減少很多的煩惱、牽絆,集中精力、資源與北約中的大塊頭美國博弈,就不至於那麼被動。


飛狼


近日,俄羅斯海軍最先進的“北德文斯克”號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K-560 Severodvinsk)被曝光在碼頭停泊時發射了“口徑”(Kalibr)巡航導彈。據悉,這是攻擊型核潛艇第一次以這種方式進行導彈發射試驗,而且發射地點距離挪威邊境僅60公里。如果是打擊挪威北部、瑞典和芬蘭北極圈以北大部分地區的目標,導彈在幾分鐘內就可抵達。

這次俄羅斯核潛艇發射導彈,被外界普遍認為是普京在“秀肌肉”,其目的是要向西方證明俄羅斯是一個核大國,惹惱了俄羅斯大不了同歸於盡。

▲俄羅斯“北德文斯克”號攻擊型核潛艇▲

自從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兩國之間的摩擦便開始局部升級。今年3月份,美國空軍在英國部署了6架B-52H轟炸機,從此以後,B-52H轟炸機就開始頻繁出現在俄羅斯邊境,從3月14日起,美飛機已經在波羅的海上空進行了近10次飛行,而且飛行距俄羅斯邊境越來越近,其中最近的一次距離俄邊境僅有37公里,距離聖彼得堡191公里,該飛機還模擬了對聖彼得堡實施核打擊。

▲美國B-52H型轟炸機▲

在普京看來,是可忍孰不可忍,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他立即下令最先進的攻擊性核潛艇發射巡航導彈實施還擊(這種導彈在戰時可以搭載核彈頭),而發射地點距離挪威只有60公里,目標很明確,就是警告北約不要欺人太甚,未來發生戰爭,俄羅斯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對北約形成致命打擊。

近年來,北約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壓制,北約不斷東擴,前蘇聯加盟國一個一個被北約收編,併成為反制俄羅斯的先鋒。在俄羅斯看來,這是典型的欺人太甚,對於北約的壓制,普京從來都是人狠話不多,軍事手段是最有效的反擊手段,近年來發生的克里米亞、南奧塞梯和刻赤海峽事件都是俄羅斯對北約有力的還擊。


對於俄羅斯這樣的狠主,軍事打壓並不是很好的手段,這次俄羅斯發射導彈,證明如果把俄羅斯惹急了,最終的後果就是魚死網破,同歸於盡。而美國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很有可能刺激雙方爆發戰爭,戰爭如果失控,最後面臨的就是核大戰,對於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來說,這種結果對整個人類都是致命的。

因此,美國和北約這種不計後果的試探俄羅斯的底線,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這種互相模擬攻擊的行為與冷戰時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題目中所說的倒吸一口涼氣,絕非聳人聽聞。但願通過這次俄羅斯發射導彈行為能夠驚醒美國和北約,不要在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畢竟雙方都是核大國,真打起仗來對誰都沒有好處。


大國縱橫


俄羅斯顯然是在向北約秀肌肉,這是對近期美國戰略機群飛抵俄羅斯邊境模擬轟炸的一次強硬回應:近期總共有6架美軍的B-52H型戰略轟炸機轉場到了英國,3月15日美軍的戰略轟炸機群飛抵了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旁的波羅的海上空,完成了對俄羅斯空軍的模擬轟炸任務。俄羅斯對於軍事挑釁很少有什麼外交抗議,往往用軍事手段直接回應!


俄羅斯的常規軍事力量雖然不及北約,而核力量一直是震懾北約的底線。俄羅斯的海軍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大修中,現在沒有航母可用,近年來已經沒有新的大型水面艦艇服役,海軍的常規力量已經遠遠落後於北約。但是核潛艇一直是俄羅斯的鎮國重器:2014年加入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北德文斯克”號攻擊型核潛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之一,此次在距離挪威邊境僅60公里的駐泊地直接發射了射程為660公里潛射型的“口徑”巡航導彈,意味著在戰時或者突發情況下幾分鐘之類就可以對挪威、瑞典等北約國家滅國。這既是對關係很不友好的挪威等北約嘍囉的一種警告,也是美國這個北約老大軍事威脅的直接回應。


北約和俄羅斯在玩俄羅斯輪盤賭遊戲,雙方距離擦槍走火越來越近。北約現在是俄羅斯最大的國家威脅,波羅的海三國是懸在頭上的三把劍,烏克蘭則是北約希望捅入北極熊腹部的一把刀,現在雙方圍繞著烏克蘭的戰略博弈已經白熱化。北約希望打代理人戰爭,可是誰能保證就不會擦槍走火呢?俄羅斯雖然常規軍力衰弱,甚至海軍被國內某些人戲稱為“羅剎國水師”,但最重要的是一種亮劍精神,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俄羅斯也反過來在遊戲規則的邊緣反極限施壓,瞪著眼睛看嗎?看誰先眨眼?這股精氣神就讓北約不敢亂動。俄羅斯正在用一系列的外交和軍事行動給北約東擴劃紅線,真擦槍走火了在家門口打一場局部戰爭也沒什麼大不了。



雲霄飛翼


據《簡氏防務週刊》報道,3月末俄羅斯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Severodvinsk號在俄羅斯北方艦隊Zapadnaya Litsa基地成功發射了 一枚“口徑”巡航導彈。這次試射之所以與以往不同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是錨定在港口內突然發射。由於以往受技術條件的限制,俄製潛艇並不具備港內錨定狀態下發射的能力。為此緊急狀態下其不得不駛向開闊水域。然而一旦潛艇突然離港,那麼就會被北約的偵察到,相應的準備預警工作也就會立即啟動,潛艇的威脅也就大打折扣。所以錨定突然發射更有效率,也更具有威脅性,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亞森級以及試射口徑導彈)

“口徑”巡航導彈,要比美國的現役戰斧式巡航導彈更具有攻擊性。其優勢在於可以多平臺發射,一般射程在1600-2400公里,升級版的“口徑-M”更是可以達到將近5000公里射程。這也就是說從俄羅斯北方艦隊駐地摩爾曼斯克發射改型導彈,可以基本覆蓋包括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整個西歐,還有北極圈。所以這次試射並且對外公佈消息,威脅的意味十分明顯。其與上個月中下旬北約在西歐的軍事動作不無關係。

(普京的回應)

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5週年之際,美國向歐洲派遣6架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參加與北約盟國舉行的“戰區整合和飛行訓練”。這一系列飛行任務所覆蓋的區域包括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波羅的海、地中海希臘等地區。可以說基本將俄羅斯歐洲部分周邊區域全部覆蓋。在訓練期間還包含了對戰略目標的模擬攻擊訓練。美國以這種方式來強調自身對於北約盟國的安全承諾,同時這也是對俄羅斯侵佔克里米亞的一種警告。所以這不僅是出於軍事目的,而且還兼有政治目的。

(關島安德森機場的B-52)

北約東擴壓縮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這對於俄羅斯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威脅。2014年初烏克蘭爆發“廣場革命”,親西方勢力徹底上臺,俄羅斯趁烏克蘭內亂之際突然出兵佔領了克里米亞。這使得整個歐洲的安全形勢發生了質的變化。當年召開的威爾士北約峰會,直接促成了歐洲各國的軍費佔比增長計劃,同時北約也決定強化對於俄羅斯的軍事威懾能力。去年10月25日到10月7日,北約在挪威近海舉行了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代號“三叉戟”。俄羅斯回應歐洲的方式也很簡單。這次從距離俄羅斯與挪威邊境不到60公里的Zapadnaya Litsa基地發射“口徑”巡航導彈,無疑是在警告歐洲北約國家,不要充當美國的炮灰。

(普京與歐洲)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俄羅斯之間歸根結底是兩種價值觀念的對抗,北約需要俄羅斯這樣一個目標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為此北約秘書長斯圖爾滕貝格在4月4日召開的北約外長會議期間還駁斥了俄羅斯有關“北約擴大是對俄羅斯的威脅”的相關說法。然而在缺乏互信的狀態下,北約的擴張很在俄羅斯看來那就是一種軍事威脅。畢竟草原民族的安全關從來都是空間的大小以及以距離危險的遠近來還衡量的。北約東擴就好比是獵人在包圍獵物一樣。

(北約外長會議)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近日,隸屬於俄羅斯海軍的“北德文斯克”號(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在停泊狀態下發射了一枚3M-54“阿爾法”巡航導彈,而這也是第一次有攻擊型核潛艇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發射。

不過,獨特的試射方式並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焦點在於核潛艇發射巡航導彈的地點距離挪威邊境只有約60公里!

外界一致認為,如果這是俄羅斯在實戰中發起的軍事打擊行為,那最大射程可達500公里的3M-54巡航導彈將會覆蓋包括挪威、瑞典、芬蘭以及北極圈在內的大部分地區,而且3M-54不僅可以攜帶常規戰鬥部,還可以攜帶核戰鬥部。

對於俄海軍這次毫無徵兆的試射,很大程度上應該與近段時間美國B-52戰略轟炸機頻繁靠近俄邊境並對俄目標實施模擬轟炸有關;雖然俄羅斯也曾派出自己的戰略轟炸機作出對等行為,但不甘示弱的莫斯科還是希望以更強硬的方式在過招中佔據優勢。

雖然以強硬姿態示人是俄羅斯在外界眼中的固有印象,而且相較之下十分有利於俄羅斯與美國的戰略對抗。但不得不說,像這種不顧及地緣影響的軍事行為,同樣也會給俄羅斯引發負面作用。

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以來,包括波蘭、羅馬尼亞、立陶宛等在內的東歐國家紛紛明確表達了對於俄羅斯潛在威脅的擔憂;比如波蘭,不僅準備斥巨資採購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同時還請求美國能夠提供更多的軍事保護(包括駐軍)。

可以預見,這次接近挪威的試射必然會把在歐洲已成眾矢之的的俄羅斯再次推向風口浪尖,而且也會進一步加深周邊國家對俄羅斯的戰略恐懼,這將給北約更多的理由和藉口加強其在東歐的戰略比重。

不過,當西方輿論都在一邊倒的譴責俄羅斯的“冒失和不負責任”行為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注意到:美國和俄羅斯當前之所以在東歐、北歐會針鋒相對,主要是前者針對後者進行了一系列戰略飛行和模擬轟炸;這在任何一個國家看來都是極具挑釁意味的。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如果一個與你不對付的人,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間拔出刀在你身邊亂砍亂刺,然後收刀入鞘,對你說:不要介意,我要有隨時戰鬥消滅敵人的能力。你會怎麼想?

俄羅斯的這次試射,肯定讓歐洲的北約國家嚇出一身冷汗。本來,這些國家認為,只要加入北約,就有了安全,沒想到,俄羅斯只要不高興,隨時可以滅了自己。俄羅斯的行為,具有明顯的警告意味,這是俄羅斯通過這種行為在恐嚇瑞典挪威芬芬蘭,別以為跟了美國就可以為虎作倀,狐假虎威,只要我煩了,隨時可以讓你們從地球上消失。

雖然俄羅斯的作為會受到北約國家的制裁,也會增加北約國家對俄羅斯的恐懼,使北約國家整天提心吊膽,在今後配合美英軍事行動時,更多的要考慮後果,忌憚俄羅斯的報復。畢竟,命比什麼都重要。


南極冰火


從蘇聯解體到現在,北約就一直沒有停止對俄羅斯的戰略擠壓,而且力度還越來越大,已經擠到了俄羅斯家門口。特朗普上臺之後更是公開將俄羅斯視為戰略競爭對手,進一步加大制裁和圍堵力度。普京也是看到西方的最終目的是整殘甚至整死俄羅斯才甘心,所以對西方丟棄了幻想,只能走對抗的道路,這幾乎是俄羅斯的宿命。

普京對西方秀肌肉已經無數次了,不說頻繁的軍事演習、戰備巡航、緊急攔截,光是亮出的新武器也很多了。例如在去年的國情諮文中,普京就一口氣亮出了至少5款新武器,都是極具針對性的遠程打擊武器。現在的885型亞森級攻擊核潛艇“北德文斯克”號發射“口徑”PL巡航導彈,也是類似的情況,再次警告西方,俄羅斯不是軟柿子隨便捏,而是有著很強的軍事打擊能力。如果西方膽敢發動對俄羅斯的戰爭,那麼俄羅斯拼著老命,完全能夠將西方打回到石器時代。

弔詭的是,西方明知道俄羅斯的脾氣,為什麼還要不斷刺激俄羅斯?主要原因就是也美國為首的西方需要塑造一個強有力的敵人、製造恐怖氣氛來維持北約存在的必要性,維持美國對歐洲國家的控制,同時牢牢將俄羅斯困住。而俄羅斯“一言不合就開練”的暴脾氣正中西方下懷。這些年可以看到,俄羅斯不斷的秀肌肉,不僅沒有緩解自身的安全環境,反而讓更多的國家感到害怕,爭先恐後靠近美國和北約。例如波蘭就主動掏錢在本國建基地讓美軍進駐;瑞典、芬蘭則想放棄中立,申請加入北約;烏克蘭、格魯吉亞則是拼命想進入北約。也就是說,西方通過不斷挑逗北極熊,不僅達到了穩固北約的目的,而且還在積極擴大陣營。(S)


聯合防務


普京一般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在很多人看來這是擦槍走火的舉動,在冷戰時也沒這麼幹過。這一次是俄羅斯第一次使用“北德文斯克”號攻擊性核潛艇直接發射巡航導彈。

近期美國和俄羅斯的摩擦日益加劇,烏俄現在局面緊張,北約和烏克蘭進行“海上盾牌”聯合演習,美國也是極力的在抑制俄羅斯的勢力範圍,美國沒有趕走敘利亞的俄羅斯勢力,這幾年就一直在俄羅斯周邊搞事情,最終讓烏克蘭倒向北約。

據相關報道,3月28日,美國出動了五架B-52H在挪威進行飛行訓練,而挪威則是派出了三架F-16護航,美國這次訓練則是在模擬轟炸俄羅斯,而俄羅斯則是出動了圖-160轟炸機到歐洲的海域逛了下。

在上次交鋒之後,這一次俄羅斯則變現的更加積極,直接出動了核潛艇,很明顯這次普京變現的更加強勢,目的性很明確。很明顯這次反擊是做給北約看的,也可以說是就是做給美國看的,這次核潛艇的發射位置距離發射巡航導彈,打到挪威只需要幾分鐘,而對歐洲其他國家也是有著很大的威脅,意圖是在警告歐洲國家不要亂來。

普京一直是“硬核”型路線,人狠話不多,敘利亞摩擦依然在繼續著,而近期還有委內瑞拉事件發生,美國和俄羅斯的爭端一直存在,愈演愈烈,俄羅斯做為北約的假想敵,俄羅斯則是用實力在勸其從良。

這次俄羅斯導彈的發射位置、發射方式都是讓北約忌憚的,目前地球上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完全抵擋住核武器的攻擊。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庫的俄羅斯,在北約面前秀一下核武器也是解決爭端的好辦法。往往打架都是因為“你瞅我幹啥”,“我瞅你咋滴”,這樣打起來的,而戰爭則是在不斷的擦槍走火中產生的,每一次嘗試挑戰對方的極限都是一次政客間的博弈。


四十五度軍報


這是俄羅斯針對北約圍魏救趙策略的反擊,俄羅斯也玩了一出樹上開花的遊戲,這是為了告訴北約俄羅斯已經識破了北約的意圖跟陰謀,並且可能將計就計對北約發動反擊。

由於烏克蘭大選導致俄烏關係緊張,大量的俄軍軍事力量被部署到俄烏邊境,北約為了支持烏克蘭便採用了這種聲東擊西的策略,目的是牽制俄軍,使得俄羅斯不能把兵力全部壓到烏克蘭。

明顯北約沒有支援烏克蘭的誠意,在這場僵局中並不適用圍魏救趙。俄羅斯並無意入侵烏克蘭,也就是說烏克蘭並沒有被圍的壓力,倒是烏克蘭自己一直想要出兵俄羅斯,之前的烏克蘭外長甚至叫囂說要把坦克開到俄羅斯。但是烏克蘭現在連烏東都不是政府掌控的勢力範圍了,即便烏克蘭夥同北約對俄開戰,在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地區同時進攻,那麼烏東地區的武裝力量足以拖住烏克蘭政府軍。而俄羅斯卻可以騰出全力先把北約給揍趴下去,所以在這場鬧劇中,俄羅斯實際上並不被動!

普京命令核潛艇在挪威領海附近開火就是向北約傳遞這種信息。俄羅斯在烏克蘭與東歐地區的利益,東歐還是排第一位,只要北約在東歐稍微有不軌之心,俄羅斯立馬會收拾北約!這就是俄羅斯版的樹上開花,俄羅斯主力在東歐!


優己


普金此舉這是破釜沉舟非常時期向美國,北約發出最嚴肅的警告,同時向世界傳遞一個重要信號,俄羅斯是這個世界數一重量級核大國,我們有能力保護偉大的俄羅斯民族,與此我們還有能力在維護世界和平上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美國,北約做出咄咄逼人不講道理和行動,普金此舉以惡制惡的實際行動向美國,北約霸權行為做了一個讓世界為之震驚的行動,而且用核爆神曲告戒美國北約,別忘了俄羅斯是這個世界維一核大國,如果你們的行動不為這個世界負責任,俄羅斯沒了,世界還能存在嗎?普金的此次做法是一次明顯提醒美國北約的一些狂熱派核戰發生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可想而知,你們不要太囂張了,這個世界的俄羅斯民族可是敢向任何挑釁亮劍的,普金為了俄羅斯為了向霸權說不,打出的一張強人之牌,此舉真的讓世界警醒,讓世界吸一口涼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