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互相“拉黑”軍隊,李紹先:事實上已為敵軍,中東戰場添風險

記者 | 安晶

在美國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即將滿一週年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8日宣佈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這也是美國首次將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定義為恐怖組織。

第二天,9日,以色列迎來議會選舉。正在尋求第五個任期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向特朗普的決定表示了感謝,稱讚其“符合我們國家和地區內各國的利益”。

另一方面,伊朗也迅速做出回應,宣佈將美國中央司令部及其所有相關部隊都定為恐怖組織,更指責美國為“恐怖主義支持者”。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立於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時任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將革命衛隊與正規軍分開,直接聽命於最高領袖,以防止軍隊中支持逃亡國王巴列維的親西方勢力叛亂。

現在擁有約12.5萬人的革命衛隊是伊朗最精銳的武裝力量,包括海、陸、空三個軍種,領導民兵組織“巴斯基”以及負責海外行動的“聖城旅”。

早在2007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就將聖城旅列為恐怖組織並實施制裁。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打擊“伊斯蘭國”(ISIS)戰中,都能看到聖城旅的身影。

除了軍事領域,革命衛隊還深度涉入伊朗經濟,參與建築、農業、製造、能源、貿易、交通等各領域。據布魯金斯學會2018年的報告,近幾年,革命衛隊增加了在油氣領域的投入,與政府簽訂了一筆價值13億美元的管道合同。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早就開始介入中東戰局,為何特朗普會在現在將其列為恐怖組織?今後美軍在中東戰場撞上革命衛隊時,是否會發生正面衝突?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為界面新聞進行解讀。

美國為什麼在現在這個節點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

李紹先:一年前,也就是去年5月,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隨後對伊朗重啟制裁。現在離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一週年的時間很近,特朗普的舉動也是在這個時間點對伊朗極限施壓的新舉措。

再一個,去年11月美國全面恢復制裁伊朗之後,有六個月的緩衝期,這個緩衝期到5月正好到期。因此現在這個時間點是特朗普圍堵伊朗政策的節點時刻。作為極限施壓的一部分,我相信美國接下來還會推出其他措施。

除此之外,配合以色列大選也可以被看做原因之一。特朗普完全可以在本月底或者下月初,在一週年當天宣佈對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措施。但他在4月8日宣佈,9日正好就是以色列大選。

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政策對以色列非常偏愛。這兩年來,他本人與內塔尼亞胡的互動也非常好。從特朗普政府角度考慮,他們當然希望內塔尼亞胡連任。

連任後,美國與內塔尼亞胡政府不存在對接問題,如果再上來新政府,還要考慮磨合期。而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政策整個推進已經不能再等了,目前有多項事宜已經滯後於原定時間表,比如被稱為“世紀協議”的中東和平方案、遏制伊朗的具體措施等。

連續推行極限施壓,美國想讓伊朗成為第二個委內瑞拉?

李紹先:政權更迭一直是美國對伊朗政策的目標,但我認為即使是特朗普政府現在推出的一系列措施,也做不到這一點。

伊朗與委內瑞拉、利比亞不同,伊朗政權在美國的高壓下已經生存了40年;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美國一直在對伊朗實施制裁。現在還不是最緊張的時候,最緊張的時候出現在小布什的第二任期,當時美國一度進入到要軍事打擊伊朗的狀態。

到2009年奧巴馬上臺之時,對於伊朗政府沒那麼容易被壓垮這件事,美國國內已經有了一定共識,所以奧巴馬才開始向伊朗遞出橄欖枝。

特朗普上臺後對伊朗採取的是極限施壓,迫使伊朗就核問題重新進行談判,讓伊朗屈服。但伊朗政權壓不垮,也不會屈服。

伊朗政府雖然被劃為改革派、保守派、強硬派等各個派系,但不管是哪個派,現在這個態勢下,只要對美國示弱,在政壇都待不下去。美國的強壓只會讓伊朗越發向強硬派靠攏,沒有屈服迴旋的餘地,這也是美國行動帶來的消極影響。

把革命衛隊定為恐怖組織之後,如果美軍在敘利亞或伊拉克遇到革命衛隊,會發生直接衝突?

李紹先:對美國而言,把革命衛隊定為恐怖組織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即使美國過去沒有這樣的表態,在事實上也把革命衛隊當做恐怖組織,多年來一直在制裁其下屬機構和人員。革命衛隊在海外活動的聖城旅早就已經被列為了恐怖組織。

在美國行動後,伊朗已經做出回應,宣佈把美軍中央司令部及其所有相關部隊列為恐怖組織。中央司令部正是管轄中東的美軍,包括伊拉克、敘利亞、科威特、阿聯酋等地。

革命衛隊是伊朗的國家軍隊,而且是國家軍隊的精華部分;在伊朗做出回應之後,事實上,兩國的軍隊已經成為了敵軍。這也帶來了風險。

兩軍不至於今後一見面就開打。我相信,越是這樣宣佈,雙方軍隊有可能發生碰撞時都會先躲開。因為目前兩國沒有大打出手的動機,並不願意迎頭相撞。

但高層是這樣的想法,具體到戰場上的情況又是另一回事。

雙方的軍人在敘利亞、伊拉克都有交叉,聖城旅的指揮官蘇萊曼尼還曾在兩國現身。在這種情況下,發生擦槍走火就很難避免。

再一個,美國這樣做實際是給以色列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提供了一個合法性的外衣。美國將伊朗目標定為恐怖組織,那麼以色列在敘利亞就是反恐,實際上也大大鼓勵了以色列的行動。這也增大了以色列和伊朗衝突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