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屋藏嬌”到後位被廢,她是如何一步步的將自己逼上絕路?

說起“金屋藏嬌”這個成語,好多人都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華麗的房屋讓所愛的妻妾居,這個成語追根起源於漢武帝劉徹跟她的皇后陳阿嬌,有些讀過史書的人可能會知道,陳阿嬌最終結局並不是多麼如意。為什麼一個如此受皇帝寵愛的女人最終會落得這般下場?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劉徹的皇后——陳阿嬌。

西漢武帝劉徹皇后:陳阿嬌

從“金屋藏嬌”到後位被廢,她是如何一步步的將自己逼上絕路?

陳阿嬌,劉徹的第一任皇后,後被廢,景帝姐姐館陶長公主的女兒,按輩分說起來應該是劉徹的表姐,果不其然,又一個因為權利近親結婚的案例。陳阿嬌自然而然的也是竇漪房竇太后的外孫女,這個外孫女很是的竇太后的喜愛。陳阿嬌的父親陳午,身為諸侯,母親,公主,所以生長在這種富貴家庭的大小姐,多半性格都有點任性傲慢。這也註定了陳阿嬌最後會落到如此的下場。

說到陳阿嬌跟劉徹的婚姻,就是長公主跟王夫人一手操辦聯合的。當時的長公主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與地位,找慄姬聯姻,但是奈何遭到慄姬的嚴厲拒絕,因此,長公主將目標鎖定到了年幼的劉徹身上,而當時的王夫人也是欣然答應。《漢武故事》中記載了這樣一幕,當時的長公主抱著年幼的劉徹玩耍,問劉徹想不想要討老婆,年幼的劉徹點點頭,姑姑長公主就指著周圍的宮女問他想不想要,劉徹搖搖頭說不想,長公主又問道,想不想屈阿嬌姐姐,年幼的劉徹害羞的說想,還說,如果能夠娶到阿嬌姐姐,就專門給她造一座金屋,讓她住在裡邊。看到這好多人應該明白了,這就是金屋藏嬌的來源。年幼的劉徹就這麼喜歡阿嬌,自然地,兩人長大後,結為了夫妻。

從“金屋藏嬌”到後位被廢,她是如何一步步的將自己逼上絕路?

景帝在位的時候,一開始是立慄姬的長子劉榮為太子,但是聯姻的王夫人與長公主合謀陷害慄姬,使得慄姬最終落到打入冷宮的局面,而太子劉榮也被廢,最終當上太子的則是王夫人的兒子劉徹,陳阿嬌也成為了太子妃。景帝去世後,太子劉徹即位。當時一開始的劉徹根基不穩,在劉啟的那些兒子中,劉徹並非嫡子,而是排名第十,按當時的即位規則來說是排不上他的,但是誰讓他有一個有智慧的母親跟丈母孃呢,除此以外,當時的竇太皇太后也是一個喜歡干預朝政的女人,干預朝政這件事來說呢,很正常,之前的呂后,薄太后都有過這種情況,但是問題的重點是劉徹跟竇太皇太后的政見相悖。之前我們也說過,竇太皇太后很是相信黃老之學,相信無為而治,但是劉徹卻相信儒學,並且大量任用重用儒士,這一點使得竇太皇太后很是不滿,經常插手干擾,但是劉徹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大張旗鼓弘揚儒學,效仿古制,最終惹得竇太皇太后大怒,將所有牽扯官員罷職,劉徹才有所收斂,凡事都讓竇太皇太后參閱後才決定。

在政見上不統一,都太皇太后肯定會孫子劉徹產生隔閡,但是因為阿嬌在中間的調和,劉徹跟祖母的關係還算是和諧,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劉徹母親,當時的王皇后的維護。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初期的漢武帝地位逐漸穩固,此時的劉徹跟阿嬌的感情也在這些事的磨合下越來越和諧,幸福。

從“金屋藏嬌”到後位被廢,她是如何一步步的將自己逼上絕路?

但是時間一長,阿嬌長時間沒有生育,加上年紀也逐漸增加,不再是原來的花季少女了,劉徹對待阿嬌就沒有原來那麼寵愛了,立阿嬌為皇后也不過是為了回報當時姑姑對自己的幫助之情。尤其是劉徹在自己的姐姐平陽公主那得到衛子夫後,更是將所有寵愛都集中在衛子夫一人身上,對待阿嬌更是冷落了。從小受到萬般寵愛的陳阿嬌怎能忍得下這口氣,於是不斷的對衛子夫下毒手,但這些都被衛子夫發現,於是衛子夫跑到劉徹面前告狀,劉徹雖然是生氣,但也算是顧念昔日夫妻之情,沒對陳阿嬌做什麼處罰。但是此時的陳阿嬌早已被嫉妒衝昏了頭腦,反而想要對劉徹寵愛的妃子下詛咒,在古代來說,下詛咒或者下蠱這種事都是不被接受,這一次的行為徹底惹怒了劉徹,劉徹一道詔書,將陳阿嬌廢廢除皇后之位,幽禁在長門宮。雖然是廢除了陳阿嬌的皇后之位,但是在待遇上對待她還是如原來一般,可見劉徹對待陳阿嬌也算是仁至義盡。

看著自己的女兒被囚禁在長門宮,長公主自然是著急,想要劉徹對自己的女兒回心轉意,因為長公主花千金請司馬相如為自己的女兒寫就了《長門賦》,但是武帝劉徹只是讚賞了這首詩,並沒有重新寵幸陳阿嬌的意圖。

約在公元前110年,陳阿嬌病逝,陪葬在漢文帝霸陵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