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釣回鍋魚為什麼用散炮沒有口?

不管是鯽魚、鯉魚,還是青魚,既然是回鍋魚,就代表著它被釣放過,嘴上帶傷,很可能還沒痊癒,它的特點是謹慎,食量小。

黑坑钓回锅鱼为什么用散炮没有口?

作釣回鍋魚忌跟大散炮。

如果窩中味型大,或者霧化太大,極易造成魚兒不敢進窩,因而沒口;而當你幾分鐘不帶散炮之後,窩子中的霧化散去,你的窩子又變成了亮窩,此時魚兒敢進窩,因而又會有口了。

向晨所說的“帶散炮沒口,幾分鐘不帶散炮就有口”,就是上面提到的原因。

“不帶散炮害怕窩量不夠,會留不住魚”,這個就完全是“一廂情願”了。

作釣回鍋魚的時候,可以使用打頻率的釣法,用脫落的餌料狀態誘魚,降低魚的謹慎,誘其進窩。如果想提高留魚效果,可以粘顆粒作釣,不要拋得太滿,重在打頻率。

打頻率

此時如果有口沒打著,要記得稍微放口,守一竿;如果沒口,可以保持著一定的頻率作釣,如30-40秒一竿,或者浮漂翻身快到位的時候揚兩竿等。

此時窩中有脫落的餌料,但沒有霧化,魚兒容易進窩。魚兒進窩之後,我們可以保持著快2竿慢1竿或快3竿慢1竿的頻率作釣。

在作釣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多變幾種節奏,比較一下哪種節奏上魚穩定。

在釣快魚的時候,窩子裡的味道重不會影響作釣效果,是為什麼呢?

魚情快的時候,魚兒的食慾強,會主動找餌料吃。魚兒進窩之後,會快速吃光窩子中的餌料,窩點的味型慢慢變小,也不會驚魚。

但是魚情慢的時候,若投入大量的散炮,因為魚兒的食慾不好、食量低,魚兒進窩後,吃掉的窩料少,大量的窩料還留在窩子裡,相應的味道也加重了,容易驚嚇到魚兒,使其不敢進窩。

魚開口不好,食性不大的時候,一定要用脫落的狀態或者搓餌誘魚,味型要小,不要有大的霧化;如果魚活性高,但數量少的時候,作釣時可以加大味型誘魚,但是投餌量要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