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唐詩學怎樣寫溫暖(唐詩鑑賞)

跟唐詩學怎樣寫溫暖(唐詩鑑賞)

嚴寒中的溫暖才是刻骨的溫暖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文字是有溫度的,要麼給人熱烈感,要麼傳達溫暖感,要麼傳來清涼感,要麼讓人感覺到凜冽肅殺,而在我們當今,提倡得最多的是溫暖感,正能量,因為溫暖才有能量,才有力量。

然而,溫暖也不是那麼好寫的。因為這種溫度讓人舒適,自然,然而,這種溫度卻最沒有存在感,因為它讓人沒有強烈的體驗,也就是說沒有深度的刺激。其他的溫度都比溫暖有存在感,例如火熱,它讓人出汗,噴張;再如清涼,在悶熱之後,它讓人有極度的舒適感和解脫感;更不用說寒冷感,刺骨的風,冰一樣冷酷的空氣,讓人不記住它都難。而溫暖感處於適中的狀態,不給人大幅度的刺激,按照地理學氣候學的概念,沒有溫差對比,沒有過度的熱和過渡的冷,誰會覺得溫暖可貴?

因此,在文學作品裡,要很好地寫出溫暖感,最好有溫差對比,我們小學時候就學過的唐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很好地運用了溫差對比,突出人間的溫暖。

話說唐朝某年的深冬,寒風呼嘯,白雪飄飄,詩人劉長卿正處於人在旅途的狀態,天寒地凍,走在人煙荒蕪的深山老林,一眼望去,蒼翠的山脈,在風雪之中顯得十分遼遠,渺茫,“日暮蒼山遠”。是寒冷感加深了眼中所見景物的遙遠感,可以說是觸覺改變了視覺。本來走在寒冬時節的大山裡,就已經讓人心慌,更何況正是日暮時分。一輪夕陽落下,深夜中的風雪世界,更是讓人彷徨無著。

跟唐詩學怎樣寫溫暖(唐詩鑑賞)

這一幅雪中行山的畫面,給人的感覺是深度的冷色調,感覺除了冷,還是冷,可以說,已經把溫度調到了最低極限,無論是自然界的,還是心理上的。

極度寒冷,促使人尋找溫暖,而能給人帶來溫暖的,是茫茫風雪,莽莽森林中的一點菸火氣,也就是一點人氣。就在這個時候,煙火氣出現了,“天寒白屋貧”,在凜冽的寒冷當中,忽然發現山林裡有一間貧民居住的房屋,它不是豪華的酒店,也不是富麗的山莊,只是一個沒有什麼裝飾的簡陋宿舍,所以叫“白屋”,屋中的主人不可能提供給劉長卿美酒佳餚,廣廈寬床,以及烈火熊熊的壁爐,而是隻有一處簡單的躲避風雪的空間,容身避寒而已。

這裡給人的感覺還是冷。

前面兩句,十個字,已經讓人感覺冷到冰窟裡。

然而,作者的筆調還是朝著溫暖的方向發展,我們看他怎麼轉折。

睡到半夜的時候,忽然聽到柴門外有狗叫的聲音,“柴門聞犬吠”。是什麼動靜讓守門的狗狗發出聲音,毋庸置疑,是白屋的主人,他冒著滿天的風雪,半夜歸來,“風雪夜歸人”。作者是日暮投宿,黃昏時候,冷還沒有到極點。而此時不僅是風雪肆虐,而且還處於極度黑暗,在又冷又黑,大山蒼茫的氣氛當中歸來,在無邊的黑冷當中找到了一個歸宿點,正在白屋裡的劉長卿將夜歸人的感覺投射到自己身上,

想象一下夜歸人走過的黑夜和寒冷,想象一下進入白屋之後的安然和舒適,有一種感覺就油然而生,這種感覺就是:溫暖。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這兩句詩傳出來的是冷色調,冷觸覺,而風雪夜歸人就是用來暖和全詩的,讓整首詩一下子從冷庫裡回到火爐旁。風雪夜歸人這五個字,好像一盆熱辣辣的炭火,讓讀者的感覺一下子回溫了。

為什麼這五個字給人溫暖,就是因為它體現了溫差,有溫度對比,屋子外面的風雪越是冷,屋子裡面的氣氛越是溫暖,有對比,而且很鮮明。

不借助呼嘯的風雪,溫暖感哪有那麼真切?

跟唐詩學怎樣寫溫暖(唐詩鑑賞)

所以,文字裡的溫度要通過溫差才能表現出來,感覺都是對比出來的。寫溫暖,最好寫寒冷之後的溫暖;寫清涼,最好寫酷熱之後的清涼。只有溫差和對比,才會有刺激。

唐朝另外一位詩人白居易,他的文字也有溫差感。著名的“問劉十九”,是這麼寫溫暖感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有酒有火爐,白居易把溫暖放在前面來寫,緊接著,對比就來了,“晚來天欲雪”,夜晚要來一場雪,也就是說今晚要降溫了,因為降溫,這美酒,這火爐,才有了溫暖感,沒有“晚”和“雪”這個畫面,酒再怎麼美,火爐再怎麼旺,溫暖感怎麼也出不來。

只有寒冷只能催生對溫暖的需求,自然界是這樣的,文字上也是這樣的。從劉長卿的這首詩,我們可以學到的寫作技巧是:不要就溫暖而寫溫暖,而是要在對比中體現出追求溫暖的迫切性。寫其他的感覺嗎,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