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廢除太子,卻怕眾臣反對,太監進獻一計,讓大臣們乖乖順從

說起行賄這種行為,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吧?在我們印象裡,“行賄”一般都是職務、權力較低之人,對上級領導的賄賂。這種行徑,當然是為人所不齒的。不過,在明朝歷史上,卻發生了一起十分奇特的行賄事件:高高在上的皇帝,居然恬不知恥地向下面的大臣行賄!那麼,集權力、財富於一身的皇帝,為何要做如此低三下四的事情呢?這還要從明英宗朱祁鎮說起。

皇帝想廢除太子,卻怕眾臣反對,太監進獻一計,讓大臣們乖乖順從

在朱祁鎮在位期間,大明王朝的主要對手,恐怕就是活躍在北方的瓦剌一族。他們本來是北元的後裔,在發展壯大以後,便會時不時南下騷擾大明朝。正統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帶領精銳大軍,開始攻打大明朝多個北方城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明英宗朱祁鎮不顧眾臣反對,親自率軍北上抗敵。可沒想到,由於準備不足和指揮失誤,明朝軍隊大敗而歸,朱祁鎮也被瓦剌人俘虜。

皇帝想廢除太子,卻怕眾臣反對,太監進獻一計,讓大臣們乖乖順從

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安定民心,同時也粉碎瓦剌人用“皇帝”來威脅大明王朝的想法,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便在文物大臣的強烈要求下,“很不情願”地登上了皇位。可是,這新皇是有了,那“老皇帝”總不能一直待在瓦剌人那裡吧?好歹他也曾經是大明朝的一國之君啊!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朱祁鈺壓根就不想管他這位親生哥哥的死活。

皇帝想廢除太子,卻怕眾臣反對,太監進獻一計,讓大臣們乖乖順從

想想也是,好不容易有個機會當了皇帝,要是再把老皇帝請回來,那不就等於說將皇位再次拱手讓人了嗎?後來,瓦剌人還是沒能承受住大明軍隊的打擊,在於謙等人的指揮下,瓦剌一族最終大敗而歸。而明英宗,也重新回到了大明的國土。只不過,他被朱祁鈺扣上了“太上皇”的帽子,軟禁了起來。

不過這時候,朱祁鈺還遇見了一個麻煩事,那便是太子之位。想當年,在他哥哥朱祁鎮御駕親征之前,便立了他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說實話,要不是因為他年幼無知,那在朱祁鎮被俘之後,朱見深就是下一任皇帝,哪輪得到他朱祁鈺呢?

皇帝想廢除太子,卻怕眾臣反對,太監進獻一計,讓大臣們乖乖順從

就這樣,朱祁鈺想廢除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不過他也明白,如果這件事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那很可能會引起諸多惡性結果。要知道,大臣們既然有能力把他推到了皇帝之位,那自然也有能力把他從皇帝之位上推下來。可是,想要爭取到所有大臣們的支持,又談何容易呢?就在朱祁鈺為此發愁的時候,有個名叫興安的太監,為他出了一個聽起來相當絕妙的好主意。

皇帝想廢除太子,卻怕眾臣反對,太監進獻一計,讓大臣們乖乖順從

不久後的一天,朱祁鈺便召集了一次內閣成員會議,其中包括首輔陳循、次輔高榖、閣員商輅、江淵、王一寧、蕭鎡。事實上,這六位大臣,可以算是當時文官集團的頭目了。不過,這次會議內容比較奇怪,皇帝朱祁鈺並沒有和他們商量國家大事,而是拉了一些家常,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這幾位都是官場中的老油條了,紛紛在心裡猜測皇帝的心思。可就在此時,皇帝卻突然宣佈散會。之後,太監興安馬上給了他們一些銀兩,首輔、次輔每人100兩,其餘每人50兩。

皇帝想廢除太子,卻怕眾臣反對,太監進獻一計,讓大臣們乖乖順從

原來,這便是興安想到的好辦法——向各位大臣行賄!而接下來,每個朝臣,也都在和皇帝“開小會”的時候,收到了一筆銀兩,雖然不算多,但每個人心裡都明白,這是皇帝的“一點心意”。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就這樣,“廢太子”一事,也辦得極為順利。

雖然朱祁鈺最後達到了他的目的,可這種“不光彩”的事情,卻在歷史上,給人留下了笑柄。有不少人都調侃:大明王朝後期的腐敗,很可能就是從朱祁鈺這個皇帝開始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