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逐年上升……

每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

維護人人健康,邁向全面小康

說到健康,就不能不提慢性病。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市高血壓這一慢性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發病年齡在逐年下降。而更為嚴峻的是,很多市民並沒有認識到慢性病的危害。

泰州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逐年上升……

高血壓:患病率最高 最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

去年,我市對於城區18歲以上居民做過慢性病調查,結果顯示該年齡段人群所患慢性病中,高血壓的患病率最高,為28.59%。

此外,男女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根據這份調查結果,每五個泰州人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

更為嚴重的是,不少市民患上高血壓後,往往會忽視治療。市民老周今年56歲,一直患有高血壓,不過他覺得身體沒有什麼不適,就沒有進行治療。兩天前,他突然中風了。

泰州市中醫院老年病科主任謝桂香介紹,高血壓並不只是血壓升高那麼簡單,長期高血壓可以引起心臟、腦、腎臟等重要器官受損,出現心絞痛、心臟衰竭、腦中風、腎臟功能衰竭等症狀。

最常見的就是腦血管疾病,比如說中風啊,或者是腦部的出血,腦梗死等等一些表現, 而且還可能會併發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各種各樣的心率失常,另外它還會導致腎臟的損害。

據瞭解,知曉自己的血壓是高血壓防控的第一步,建議35歲以上的健康人群至少每年測量一次血壓。對於輕度高血壓患者如果在調整生活方式後,血壓還沒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應該立刻看醫生,開始藥物治療。

泰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醫師曹軍建議, 高血壓患者必須要改善生活方式,同時也要進行藥物治療,對於不同的病人要使用有針對性的降壓藥物,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能吃一種降壓藥物。

泰州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逐年上升……

糖尿病:患病人數逐年上升 年齡越來越年輕

前段時間,市疾控中心對海陵區15歲以上人群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糖尿病的患病率為7.89%。數據顯示,2018年,泰州市戶籍居民新發糖尿病的患者有三千多人,發病率是十年前的兩倍左右,患者的年齡在逐年下降。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增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目前,在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大概為百分之十,而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它的併發症。

泰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皓介紹,糖尿病容易導致全身的大血管或者是微血管的病變, 大血管病變主要包括心臟,尤其有的糖尿病人會有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腦血管的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風;而微血管病變往往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

此外,糖尿病在治療上也存在一些誤區: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通過服藥以及飲食控制後,血糖基本處於正常水平,這時他們往往會忽視服藥。像這一類的人群,需要經常檢測血糖,一旦血糖出現波動,就要及時用藥。

泰州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逐年上升……


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僅次於癌症的慢性病

88歲的孫大爺前段時間在家突發心梗,被送到醫院時已經昏迷。所幸經過醫生的及時搶救,最終孫大爺脫離了生命危險。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2018年,我市心腦血管事件報告病例為14347例,死亡人數為5970名,而且這一數據還存在漏報的情況。泰州市疾控中心慢性病科工作人員盧海燕介紹,統計分析發現,有一部分猝死人員,由於發病特別快,並沒來得及寫入報告。

數據還顯示,心腦血管事件發病率、死亡率在60歲以前均處於較低水平,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快速上升,在80歲年齡組開始出現死亡率大於發病率的現象。

目前,心腦血管事件的死亡率僅次於癌症。

專家提醒,除了遺傳因素外,生活壓力大、應酬多,常常過量飲酒、頻繁吸菸、熬夜等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誘發心腦血管事件發作的主要原因。

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減鹽減脂減糖減油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重要途徑。

泰州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逐年上升……

慢性病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個或長或短的發展過程。高血壓之前有“正常血壓高值”,高血脂之前有“血脂邊緣性升高”,糖尿病之前有“糖尿病前期”,這些情形是從健康到慢性病的“中間狀態”,市民要早發現,早重視,早行動,就有機會避免身體患上慢性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