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匡威不敵耐克,竟被3.05億美元收購,行業巨頭終將沒落?

提示:一紅策劃,免費策劃,說到做到。

百年匡威不敵耐克,竟被3.05億美元收購,行業巨頭終將沒落?

“匡威”是如今大家日常穿搭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單品,無獨有偶,昨天就出了一則“匡威1970s限購”事件,買雙鞋還要身份證?匡威這是飄了?

百年匡威不敵耐克,竟被3.05億美元收購,行業巨頭終將沒落?

百年匡威不敵耐克,竟被3.05億美元收購

不過在百年曆史的基奠下,匡威似乎的確有傲的資本,它的存在就像美國人心中的麥當勞、可口可樂一樣百年不衰,但你知道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後,匡威也曾被耐克收購過嗎?

是的,你沒有聽錯,作為行業的巨頭,匡威被耐克收購了!對於這個結果,與其說是匡威的失誤決策,倒不如說是耐克的機緣到了。

耐克一直把品牌做到了極致。它的傳奇是從1972年開始的,雖然比匡威晚了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它憑著不斷的發展趕上了美國的慢熱跑,這也算是一個小的墊腳石,通過這段時間後,耐克在80年代迎來了真正的爆發。

它不僅抓住了時代賦予它的機遇,而且抓住了喬丹、NBA、全球化的熱潮、生育的熱潮等等,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種種條件下,造就了耐克的成長,但別的老牌子像阿迪、銳步、甚至是匡威等,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百年匡威不敵耐克,竟被3.05億美元收購,行業巨頭終將沒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太過順利的境遇就會讓人放鬆警惕,匡威就是犯了這樣的錯,缺乏競爭的匡威,在產品更新上幾乎停滯不前,但耐克卻都已經推出了劃時代意義的產品。

體育用品市場瞬息萬變,在其他公司反映過來的時候,耐克已經前進了一大截,就只剩匡威一家還獨自堅守著陣營,想著僅憑手中魔術師約翰和大鳥伯德兩位NBA球星代言人化險為夷,但在科技和理念早已跟不上時代的情況下,匡威的垂死掙扎也難以改變局勢,從它的自負開始就註定了它的萬劫不復。終於在2003年,被耐克以區區3.0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自此,百年品牌不得已寄人籬下。

百年匡威不敵耐克,竟被3.05億美元收購,行業巨頭終將沒落?

甩手專業業務,5年不到銷售竟翻10倍不止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的行業巨頭被自己的小弟將軍。但匡威曾經的輝煌還是依然存在,即使是在被收購的情況下,我們也應該知道,匡威創造了全球單一鞋款的最高銷售紀錄7.5億雙,這樣的數據表明了,在地球人類中,每十個人中就有一人是穿著匡威的。

耐克收購匡威,除了自己本身的機遇和努力,也得益於匡威自身。匡威是一個經典的品牌,集復古、流行、環保於一身,是美國文化的精神象徵,是時尚和商業、搖滾和叛逆完美結合的產物。它最初只生產“橡膠鞋”,但很快也開始進軍網球和籃球鞋,過度的盛譽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不過好在,在被耐克收購後,匡威仍然保持著獨立品牌的地位,並且公司原址、公司管理以及人員構架都未曾更改。

自強不息的匡威,進行著自我的“救贖”,它開始逐漸甩手專業體育業務,轉型休閒時尚市場的發展,隨著復古風潮的興起,匡威帶著經典復古鞋款,在休閒時尚市場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銷售額比當年被收購時的2.05億美元翻了10倍不止。據耐克財報表現,匡威在那時候5年的連續收入分別達到了13.24億、14.49億、16.84億、20億和19.55億。

百年匡威不敵耐克,竟被3.05億美元收購,行業巨頭終將沒落?

匡威經典笑的背後,是曾難以自保的烙印

在體育用品行業,其實不止匡威,當時比匡威歷史還悠久的銳步也未曾逃離同樣的命運,唯一不同的就是當時銳步的處境比匡威好一些,在2005年,銳步被阿迪達斯以38億美元的高價收購,就價格而言,都已經是匡威的10倍還多,由此可以看出匡威當時摔得有多難看!

後來,隨著巨頭下的子品牌的發展,安踏、李寧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而且它們也通過建立子品牌的方法來擴大自己的市場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和李寧的發展也是行業一指,在2009年,安踏以3.32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百麗旗下的F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而李寧也不甘其後,在2015年以1.25億元的價格出售了紅雙喜10%的股權,除此之外,樂途、艾高和凱勝在2016年上半年共計為李寧帶來了4298萬元的收入。

百年匡威不敵耐克,竟被3.05億美元收購,行業巨頭終將沒落?

所以說,大公司的發展,並不只是關注自身的市場短板,而且要清楚子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這樣才能形成良性的品牌互動。匡威和銳步都曾吃過這方面的虧,想必它們最懂其中滋味。

在中國市場上,匡威最引以為傲的三大經典有Chuck Taylor All Star(全明星經典帆布鞋)、Jack Purcell(開口笑)、Cons(滑板運動鞋)三大系列,但笑臉的背後藏著的其實是一個“不是誰都懂”的故事。

提示:一紅策劃作為一家全國專業的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免費給企業和個人提供諮詢策劃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