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波爾山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這個以前是個標語,那麼我們現在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其實道理當然還是有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已經不太適合,下面我們就分開來解讀一下這兩句話。

一、要想富,先修路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對農村以前的路都是無奈的,特別是趕上下雨天,到處都是泥,人不能走,車不能行,別說幹活了,出個門都困難。

從農作物上來說,農民最發愁的就是種出來賣不掉,路太泥濘,外面的車進不來,裡面的車又出不去,自己的作物豐收後只能自己消化,或者賣到附近村,但大家都在種,所以經濟效益根本就提不上去。

這裡面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路不好。後來國家提倡修路,村村通工程使絕大多數的農村都通了公路,山村裡的東西也能運出來,多的情況下,外面的車也可以直接開進去拉貨,農民賣東西有了很大程度的方便。

所以,路對農村和農民來說非常的重要,要想富,先修路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這個道理從古代到現代,甚至到未來也不會過時。

二、少生孩子多種樹

對於少生孩子多種樹這句話,我個人認為,這裡的樹字,完全是為了跟前面的富字押韻才產生的。

以前的農村,每家每戶都是幾個孩子,而且還會一直生,誰家有五男二女簡直就是上天的恩賜,很多人生了不少孩子,家裡卻窮得叮噹響。養孩子需要錢,孩子上學需要錢,孩子長大後成長需要錢,這些都需要去掙,但一個農村人又能掙來多少錢呢?所以,多生孩子的確會帶來貧窮。

多種樹這個在以前也的確是有幾分道理的,農村閒地方多,農村人也常說,自己栽下樹,其實就是存錢呢,樹一年年的長,看著沒有什麼收成,但十幾年後是可以成一筆錢的。

所以,很多農村人喜歡種樹,都期盼著以後這些樹能賣上一筆錢。時代慢慢發展,農村的樹也慢慢減少了,因為人們發現樹在田地邊會影響莊稼,所以很多人不再種了。

當我們田地裡要種經濟作物時,樹對這些作物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可以造成直接的減產。

所以,多種樹這個在現在的農村已經不太合適了。

總結:不管是標語也好,還是口號也罷,道理其實就擺在這裡,有道理的,人們當時不明白,以後也會明白,並且著手去做。那些過時的道理,也會慢慢的被村民所拋棄。

但我們仍然要說,村村通工程以來,農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農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不管是從種地上,還是從各個方面,路改變了農村的一切,使農民走向富裕。關於種樹這個事,還是要看地方,有些空閒的地方,仍然推薦種樹。

我是鄉村黑嫂,一個有態度的農村觀察者。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農村裡面經常有這麼一句口號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這句話其實在一定的方面解讀的時候,它是有道理的,仔細能夠結合農村裡面的實際情況,那麼對於農村裡面的發展來說,它也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說非要牽扯上的道理,在我們看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今天呢,我們就給大家分析分析這一句話。


農村發展依靠什麼?

農村想要發展多半依靠農業,農業才是農村裡面發展的靈魂和發展的重點方式方向。

那麼既然要發展農業,如何才能夠使得農業快速地發展,第1個他就牽涉到交通的問題

因為農村裡面之前多半是由於這個道路的問題,所以發展緩慢,就是能夠生產出來大量的農副產品,想要銷售到外面去其實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

所以道路交通不方便,農村裡面想要得到快速的發展,還是比較困難。

所以前面這一句話確實是正確的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那麼農業發展它要依靠什麼?

農業生產它必須得依靠人,只有投入大量的人力它才能夠發展,但是在當今的社會當中投入了人力,就一定能夠使到農村裡面,這個產業能夠得到蓬勃的發展

其實也不全對,如今的農業不再是依靠人力取勝的時代,而是有想法有突出的基礎,能夠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才能夠實現利潤的增加。

那麼現如今,如果想要改變農村裡面的面貌,就應該努力的培養人們的知識能力,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能夠改變人們的想法,能夠對於農業的看法,那就應該培養出更多優秀有文化的年輕人。

所以他們後面這一句話也著實點中了,戳中了農村裡面發展困難的問題。


少生孩子多種樹。

在農村裡面之前人口眾多的時候,使得整個家庭如果人口多,那麼學歷肯定是比較低的,因為沒有那麼多錢去供,孩子讀書,孩子太多,沒辦法集中資源讓一個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怎麼辦就得從根源解決,他少生孩子。少生優生幸福一生,這句話也是農村裡面的口號提出來也不錯。

少生孩子能夠給予他人生更多的選擇,能夠給予他的資源就更加豐富,所以這種情況之下才會使得,在農村裡面有更多有想法,學歷文化更高的年輕人出現。


那麼後半句話多種樹,引出另外一個看法。

那麼對於後半句話這一個問題,我們又可以看出另外一種說法了。

多種樹,那麼在農村裡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大環境當中已經修好路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這個文化水平在逐漸的提高,那麼這種情況之下怎麼辦才能夠發展農村裡面經濟產業。

這句話已經引出來農村裡面的大方向,那就是種植業。在農村裡面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所以發展種植業其實是易如反掌,勢如破竹。

所以經過分析以及結合農村裡面的環境,不斷的總結這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得出來這這句話,放在當今的社會,他也是對的,即便它是劃時代的一個重要,只是對於目前的情況看來,他仍然適用於農村裡面指導發展的工作。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不同樣的看法呢?


農人莫小道


只能說有一半的道理!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對的!

這是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交通發達伴隨經濟發展,這是世界各國都充分驗證了的。這裡不作贅述。

還是說一說“少生孩子,多種樹”吧。

少生孩子和致富有直接關係嗎?表面上看是有的,生孩子養育成本高,負擔加重,似乎會影響致富。

但是,致富的人一定是因為少生了孩子嗎?在村上,在鄉鎮,大多數富裕戶都不是孩子少,反而是孩子多。

我所在的縣,是地處渝東南大山深處的國家級貧困縣,在國家計劃生育時代的超生游擊隊家庭,最差的也是一家三四個勞動力在外面打工,買了小車,修了樓房,家庭務工收入都是十五萬以上。

反觀獨生子女家庭,由於勞動力少,父母年邁,家庭大多舉步維艱。好多建卡貧困戶家庭大多數是六個人口,兩個父母、一對夫妻、一雙兒女!兩個勞動力要養活四口人,尤其是父母多病者,幾乎都是建卡貧困戶!

一個家庭要致富,核心力量一定是人,如果缺人,何談生產力?沒有勞動力的可持續,一味的少生孩子,這樣的家庭不但不會致富,貧困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更嚴重的甚至會斷代。

所以,少生孩子,一定不會致富!現在國家放開二孩就是為了勞動力的可持續,就是為了國家更大程度的富強。



再來說一說多栽樹。

中國最開始是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當然現在已經突破了,只有十五點五億畝了。為何國土管理法規定基本農田不準栽樹(包括果樹)?就是糧食安全!

不是說栽樹不好,肯定是很好的,尤其是對環境保護。可是,我們今天的問題是致富,多栽樹就一定能致富嗎?當然不是,至少沒有因果關係!

總之:要想富,先修路是正確的!只是少生孩子多栽樹就未必。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如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私信我,或者在評論裡留言。

我是艾鴻海,重慶市勞動模範,農業經濟師,農業創業者,新型職業農民。誠意分享真實的三農知識,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艾鴻海勞模創新工作室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這是當年響噹噹的一句宣傳口號,刷得遍佈農村大街小巷。二三十年後的今天,還有人能記起這句話,可見當年流傳之廣,已深入人心。

當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有的還很窮苦,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要有政策切入點。八十年代,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甘肅後,欣然題詞:種草種樹,治窮致富。改善交通狀況、實行計劃生育、改善生態環境,在當時顯得很迫切,也是上下形成的共識。

在今天看來,當時的提法仍是正確的。以至今天這三大政策仍在持續實施。這幾年鄉村道路修建速度、水平、質量比前二三十年不知提高了多少倍,植樹造林每年全國各地都在搞,且規模、質量都在提高,計劃生育政策雖有變化,但仍未全面放開。

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已比二三十年前高了許多,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也不為過。這一切都有賴於正確政策的實施和人民的努力奮鬥。


秋色紅黃白77158224


你別說,這句話還真有道理。咱們先來探討第一句: 要想富,先修路。事實情況確實如此。前幾年,農村的路(特別是山村)都是羊腸小道,別說是跑汽車,就是騎自行車都要磕磕碰碰,拐來拐去的。山上的蘋果、柿子、核桃、大棗……等山貨,都是城裡的緊俏商品,可就是因為路窄難走,車輛進不去,山貨運不出,導致大量山貨掉在地上,爛在山裡,令人心痛。果農直嘆氣: 啥時候能有條象樣的路啊?直到國家出臺村村通政策以後,現在每個村都有一條寬暢的大路連起來,有水泥的,也有柏油的。再也不用騎車怕磕碰了,而且汽車也能開進村,有的還能開上山。隨著一車車山貨運下山,果農的氣粗了,錢包鼓了,新房蓋起來了。有的村民還開起了飯館,搞起了農家樂,養雞,養鴨。城裡人休閒時開上車,帶上老老少少,進山轉一轉,嚐嚐山裡的天然綠色食品,順便給村民送點錢,帶去實惠。所以說: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路修好了,農民才能富起來。“少生孩子,多種樹”,也是有道理的。現在養個孩子,從懷孕,到出生,再到入托,上小學、中學,直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沒有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是下不來的。一個如此,兩個、三個……,一般家庭受不了。再說種樹,現在不管栽什麼樹,都有經濟效益。果樹也好,木材樹也罷,都是很值錢的。特別是這些年城裡的高樓一座座拔地而起,小區一片連一片,更需要大量的綠化樹木,而且價格不菲。所以說: “少養孩子,多種樹”也是有道理的。


行雲流水60111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這是農村的宣傳標語。

在我國農村,為響應黨的號召,落實黨的政策,宣傳時多以標語口號等行式出現,言詞簡單,易懂易記,特別是牆體標語處處可見。當然,也有搞笑奇葩的。

少生優生,幸福人生。宣傳計劃生育。

“一人超生,全村結紮”,就有些奇葩。

“生男生女都一樣,不然兒子沒對象”。

現在政策放寬,允許生二胎了,牆體標語也隨之改變:

讓全村都懷上二胎,是村支書不可推卸的責往。


旭日飛絮


少生孩子多種樹也沒錯,因為現在就是怕多生,多生一個也怕,負擔不起,聽政府的號招,現在都不生了,


太陽哥999608888


理論上表面上是有點道理,而實際少生孩子是富了還是窮了大家心知肚明……空心村是興旺還是衰敗,周身的負債是窮還是富?偷盜橫行是好還是壞?看人看事不能只看表面只看一時,要看深點看長久點嘛……


用戶551056335193


這句話我的理解是時代名詞,在什麼時代國家政策規劃。號召廣大群眾修路,種樹那個年代國家制定的政策法規。我認為在那個年代提出來宣傳口號是政確的


老驥伏櫪


對是對最後還有一點,農民文化低見世面少不知種什麼品種值錢,政府經商水平很低也沒有經驗指引導農民種什麼,我們提議政府派些農業部門的人到荷蘭.以色列等發達國家學學發達農業再來教導指引農民作高精尖農業,不要讓農民一直種甘蔗再種甘蔗或全種莎糖桔等低端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