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三個半個月還不會抬頭可能是什麼原因?

用戶1779427103180


這個問題首先要排除病理性因素,比如腦損傷 ,頭顱核磁顯示腦損傷的病變,很多原因可導致腦損傷,比如出生後窒息、患有遺傳代謝性疾病、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新生兒低血糖,宮內及新生兒期感染等不良刺激,在胎兒及新生兒腦發育完成之前,損傷腦組織的發育。特別強調一下早產兒,早產兒發育不成熟,特別容易造成腦損傷。如果寶寶沒有以上高危因素,出生時一切順利,那麼家長就不用擔心。


排除以上病理性因素,那麼寶寶出現抬頭不好,多是由於頭控不穩,頭頸肩部肌肉力量不足,出現這種問題多是與以下幾點因素有關。

1寶寶躺著的時間較多,平時活動較少

2寶寶前期訓練的不夠,或者家長引導的不正確

3以及如果寶寶較胖,那麼大運動發育相對就顯得“力不從心”。

目前可以多增加一些抬頭的訓練,逐漸增加頭頸肩部的肌肉力量,逐漸訓練寶寶抬頭就會很穩了。

抬頭訓練

1仰臥位引導法。3~4個月的孩子在吃奶前1小時,空腹覺醒狀態下進行俯臥抬頭練習,俯臥的床面要平坦、舒適,但是不要太軟,用語言和玩具引導寶寶抬頭。如果頭抬不起來,可在寶寶胸下經雙側腋下墊一個小枕頭,雙上肢放於枕前,高度為雙肘屈曲時雙手能觸及床面。同時在寶寶的後頭側至兩肩胛骨內側進行深淺感覺的刺激,頭前用帶響聲的玩具逗引寶寶主動抬頭,練習寶寶抬頭從45度到90度,促進頭頸部伸肌的收縮直至頭上抬。每次訓練10分鐘,每日訓練4~6次。

2母子面對面引導法。寶寶俯臥於母親身上,固定寶寶上臂和手關節,保持手支撐位。為了促進寶寶更好的抬頭,母親可與寶寶對話、唱歌或鼓勵寶寶伸手撫摸母親的臉。

這樣慢慢的增加頭頸肩部的肌肉力量,逐漸的訓練寶寶抬頭就會很穩了。家長鬚知道,大運動的發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切不可操之過急,或是拔苗助長,對於寶寶大運動發育不利。

如果家長有日常帶養的問題,建議您可以買一本我的書 《0-3歲兒童最佳的人生開端》裡面詳細的記錄了寶寶每個月全方面的發育情況,和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只有家長掌握了正確的育兒理念,寶寶才能更健康的成長,家長也能少走一些育兒彎路,當然也是性價比較高,更實惠的方式。


兒科醫生鮑秀蘭


三個月寶寶的正常發育狀況:

一、夜醒減少,可以睡長覺了。

二、能根據聲音方向轉頭,面對逗引能笑出聲音,能發出簡單的元音“啊“、“衣”、”哦”等“。

三、能分辨紅綠顏色,目光能追隨著人或物體移動,對周圍的景物或聲音發生興趣。

四、小手可以自如地張開握起,可以握住放在他(她)手裡的物品,並開始吃手或往嘴裡塞東西。

五、俯臥時,可以用手臂支撐起自己的頭部和胸部;豎抱時,頭也可以穩穩地直立了。

六、寶寶可以嘗試著或已經能夠用踢腿的方式從仰臥位翻到俯臥位。

三個半月寶寶還不會抬頭,如果是早產寶寶出現這種情況,還是有可能的,因為這些寶寶本來就在胎兒時缺少了一段發育時期,出生後身體各項發育指標遲緩些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是足月出生的寶寶就要引起注意了,這有幾種可能:

一、寶寶對周圍環境和玩具感興趣,對家人的逗引有愉悅的回應,只是抬頭不穩,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寶寶肌張力差,運動系統的發育稍晚一些,通常是會追上其他寶寶的。

這樣可以在家裡給寶寶做一些抬頭訓練,比如:

1、讓寶寶趴著,家長用玩具吸引寶寶抬頭看。

2、媽媽面對著寶寶,讓寶寶豎坐著伏在在自己胸腹前,雙手抱扶寶寶背部,幷和寶寶說著話,這樣在寶寶不時地抬頭看媽媽的過程中,頸部也得到了鍛鍊。

3、家長豎抱寶寶,但要一隻手扶住寶寶頸部,讓寶寶多看看四周的景物,這樣也會鍛鍊寶寶的頸部力量。

二、到了四個月左右依然不會抬頭的話,就有可能是神經肌肉發育遲緩,這就需要帶寶寶去專業機構進行肌肉訓練了。

三、如果三個月寶寶在不能抬頭的同時,還有認知、感知或其它方面的發育異常的話,就有可能是寶寶腦癱,這更需要家長及時發現和干預。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無論遇到哪些身體方面的不適或異常,都要及時送寶寶去醫院就診,以達到有效治療和提早干預。


呱呱嗎


一般一個月的寶寶就會抬頭了,兩個月胸部就能離開床面,從月子裡就會抬頭是一種條件反射,每個寶寶都會,,三個月還不會抬頭可能

1平時沒有練習,多讓寶寶趴著,過不久就會抬頭

2頸背部肌肉發育沒有力量

這個也需要多趴著,多多練習就會了


阿苗3009


可能是寶寶平時躺的多吧,寶媽試試讓寶寶趴在床上,用帶聲音的玩具逗寶寶,讓寶寶練習抬頭,每天多試幾次,剛開始每次時間不要太長,循序漸進的來,還有床要平坦舒適,也不能太軟。希望可以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