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該如何成為一名大學士?

範佛


清代的大學士體系其實很複雜,它的設置也不像電視劇寫的那樣,誰誰誰都可以當,舉個例子,大學士群體有內廷大學士、外廷大學士及總督大學士,他們負責的工作不同,地位也不一樣。

同時,大學士的名字前面還會用殿閣名,比如“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乾隆年間,還將“中和殿大學士”改為了“體仁閣大學士”。

哎,在清朝想當個大學士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信來看看他們的一般晉升路徑:

第一種晉升路徑——考試。

在清朝,你想做大學士,尤其對於漢人來說,科舉考試是最必備的。

關於科舉考試,大家都很熟悉,它從最低的童生試、鄉試、會試到最高的殿試,每一關都不簡單,有的人考到死都考不中。

而如果你有幸考中進士,那你就有了做大學士最最最最前提的條件,因為縱觀清朝官場,漢人擔任內閣大學士總共119人,其中翰林出身的101人,進士出身的只有17人。(左宗棠是唯一一個舉人出身)<strong>

所以,成為進士只是最基本的條件,而要成為大學生士得“點翰林”。

怎麼才能成為翰林呢?

必須參加翰林院庶常館的庶吉士入門考試(狀元、榜眼探花免考),這叫“朝考”。

通過庶吉士考試後進入翰林院學習三年,最後還有畢業考試,只有考試上等和中等者才能成為翰林。

是不是超級難呢!

好不容易成了翰林,你也得拼命工作受到皇帝賞識才能最終成為大學士。

那麼,有沒有容易一點的呢?

有,不過有個基本條件——你得是旗人(主要是滿人)。

滿人的入朝做官可以“曲線救國”,即可以先擔任筆帖式,類似於書記員一樣的小官,大致為七、八品,進入官場後你再慢慢爬升。

<strong>

清代有一些大學士就是靠從筆帖式做起而受到皇帝賞識的哦。

除了上述兩個辦法,還有一種成為大學士的“捷徑”—皇帝親自授予。

不過這條路難度係數很高,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比如鄂爾泰在西南地方任職時因為推行改土歸流改革成效顯著,又有平叛苗疆之亂的功勞,因此雍正皇帝特授予他保和殿大學士的“榮譽稱號”。(“命少保雲貴廣西總督鄂爾泰為保和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是不是超級難呢?官場不好混吶!


宮殿君


首先要正兒八經科班出身,也就是進士,過了殿試,入翰林院,否則大學士別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