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下調了,蘋果可以退差價,國產手機可以退差價麼?

互聯黑科技虛胖


首先,蘋果的產品也不是隨便買了都可以退差價,必須在蘋果官方渠道買的才可以,主要包括蘋果官網、蘋果官方零售店、蘋果天貓旗艦店這三家。如果是其它渠道購買的蘋果產品就不一定可以退差價,必須要和經銷商協商。比如在京東買的蘋果就只能和京東協商保價。

其次,蘋果產品的利潤比較高,每部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利潤在150美元以上,是國產手機的十幾倍。所以當增值稅降低之後,價格較高的蘋果所享受到的稅務減免也更多,這種情況下蘋果下調產品價格是應當的。

反觀國產手機本身利潤就很低,雷軍說小米手機的硬件利潤只有5%,榮耀的趙明也說做手機能有5%就算不錯了。所以增值稅的下調,給本來就是“薄利多銷”的國產手機帶來的減負遠沒有蘋果那麼明顯。所以儘管增值稅下調了,但大多數國產手機並沒有選擇降價,自然也不存在退還差價的說法。其實國家下調增值稅主要是給企業減負,至於企業願不願意將這部分利潤讓給用戶,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畢竟大多數國產手機廠商都沒有蘋果這麼高的利潤率。

第三,從去年底以來,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就遭遇了寒冬,包括iPhone XS在內的三款新蘋果手機的銷量都未達到預期。從今年2月份以來,iPhone XR、iPhone XS Max兩款手機在第三方渠道就連番降價,降幅超過1000元。而且蘋果根據稅率下調的,也只是官方售價。以iPhone XR為例,該機的官方原價是6499元,下調後的價格是6199元。雖然看起來降價了300元很實惠,但是在第三方渠道,國行iPhone XR的價格早就下跌到了5300元左右。也就是說蘋果官方渠道的手機就算降價了,仍然比京東、蘇寧等第三方渠道的價格貴很多。

對比之下,國產手機在各個渠道的價格基本上是統一的,比如剛剛上個月開賣的小米9,在官網、小米之家、京東、蘇寧等渠道的價格都是2999元起,不存在官方賣的貴,第三方便宜好幾百塊的現象。這說明國產手機的利潤空間要比蘋果少很多,就算國家降稅也沒有太大的優惠空間。

最後,蘋果下調的幾款產品,除了最新的iPad mini/Air之外,大多數都是在今年以前上市,原本就是已經開賣了很久。而按照慣例,今年9月份蘋果就要發佈新品,所以這個時候蘋果的舊產品降價屬於正常的情況,降稅只是一個契機罷了。國產手機當中,比iPhone XS系列後上市的華為Mate 20系列也在前不久大幅降價,而且根據網友反饋,在3月18日到24日之間購買了華為Mate 20系列的用戶,也是可以聯繫購買平臺退還差價的。


貓眼看數碼


大家都知道最近兩次增值稅下調iPhone官網都是會進行降價的,但是國產手機這邊好像沒有主動降價補差價的行為啊,或許是本身是因為國產手機的利潤本身就很薄弱的原因?對於現在的四大國產手機品牌來說降不降價也不太影響銷量,而對蘋果來說自己順勢降個價營銷一波也是能夠促進銷量的,畢竟iPhone幾連降銷量是有一些回暖的,而且對於線上品牌來說很多機器都是搶購狀態,還指望它們給你降價?線下渠道很多都是加價狀態就更不可能了…

從上圖這一次iPhone官網補差價的情況來看大概是3%的降幅,也就是說1000塊錢可以給你便宜個30塊錢,小米9賣2999那是不是可以退90塊錢?華為賣四五千的旗艦機是不是可以退一兩百塊呢?但是它們會給你主動降價並退差價嗎?很明顯是不可能的,而且輿論方面絲毫不受影響,再者一個就是蘋果退差價你在手機店買的也不會有這一個操作,基本上只會在互聯網官方渠道上,但是大家都知道原價買iPhone的畢竟是少數,特別是這個節點又不是首發的時候。

但是事實雖然蘋果官網降價最大意義是營銷,但是願意給你降還補差價就是好的,國產手機品牌不補我認為就做的比較差了,幾十一百也是錢不是,而且增值稅降了對於手機廠商來說成本也是降了的,完全可以把這部分的利潤降下來啊。

但是對於互聯網手機來說官方銷售渠道還是做主力銷售的,如果這一波降價補差價是不是會損失太多利潤?所以出於種種的原因其它品牌是不會給你降價補差價的,而蘋果官網降價也是無關痛癢,畢竟其它渠道購買iPhone要便宜幾千呢,有本事所有渠道都補差價那就厲害了…

銷售渠道側重不一樣所以在面對增值稅下調的情況下處理方式也不一樣,而普通消費者對於這個增值稅下調也不太敏感,畢竟選擇不降價的企業和公司是大多數,但是對於渠道來說降價肯定是會來的只不過會遲一點而已,比如偏向線下的華為OPPOvivo代理商的價格都會稍微鬆弛一點,但是給你降不降價完全就是看經銷商的心情了,畢竟買手機有講價的也有原價或者加價買的不是?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買了iPhone能夠補差價的人不要錯過時間了,特別是最近首發搶了AirPods的畢竟33塊錢也能吃個快餐不是!


水哥愛搞機


看了這位所謂優質小編的文章不禁愕然!有個問題我要問你:1.什麼是增值稅?我們學習下: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徵稅沒增值不徵稅。這裡有個概念叫價外稅(劃重點),價外稅的意思按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這錢就是國家的,打個比方一件商品你拿到手付給商家100,按16%的增值稅,其實你的這件商品不含稅是84塊,16元是國家的,現在國家減稅了,那麼你這3塊錢是不是該退給消費者呢?同理蘋果降價,也是這麼道理,把那3%退還給消費者,和你商品的利潤高低沒一毛錢關係,除非你的商品從原材料到成品不增值,但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手機廠家元件供應商每個環節都增值了(比如芯片從沙變成芯片成品)。國內商家沒退錢要麼是故意的,小編你寫文章的時候請你把相關法律學習情況再亂噴!!


小高102184083


首先,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那就是看官網說明,對於蘋果來說,這個退差價早都不是第一次了,我剛好也是買了AirPods2並對其官方退了41元的差價,我來說說國內是怎麼處理:

官方店都是不退的

這點國內的處理那就是,只要你拿著產品離開我們店,那麼再來退,就是另一幅嘴臉了,並且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本身就是弱勢群體,所以我們很難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只能是吃啞巴虧



當地實體店不給退但是可以得到一些小禮物

因為當地實體店,用戶群體本身就少,所以一定會搞好關係,不敢店大欺客,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一般來說,都會對其進行一定的活動或是禮品贈送,再者都是代金劵補償,當然這是會做生意的,不會做的大家都懂的


差價來說,外國公司比國內有意識

這點我們不得不佩服蘋果,每次我們國家的稅收政策都是靠蘋果普及的,畢竟蘋果調價了我們才知道稅收調整了,可想而知我們國內廠商的沉默,倒不是說良心問題,就是覺得,沒有特別尊重消費者!


ICE機智


增值稅下調了,蘋果可以退差價,國產手機可以退差價麼?國內廠家傷不起呀,看著就這麼幾個百分點的利潤,如果還給降掉3%,那叫國產商們如何活呢。智能機市場上看似國產廠商們風風火火,出貨量奇大無比,然後真正吃大蛋糕的只有蘋果,所以蘋果才敢於降價或者退差價,反正對他也沒有什麼損失。

在智能機市場,國產手機以天下無雙無與倫比的出貨量冠絕全球,不但國內市場風風火火,在國外市場那也是所向披靡,銷量大無比。然而現實卻是,量再大卻沒有吃到大蛋糕,最多也就喝喝粥而已,利潤的大頭都被蘋果給拿走了。


以2018年第二季度為例,全球智能機市場利潤的62%被蘋果拿走,17%被三星拿走,而國內的幾大手機廠商巨頭,利潤總和卻只有20%。華為8%、OPPO5%、VIVO4%、小米3%。本身利潤就低的國產廠商們根本就不敢降價,否則連湯都喝不了。

按照小米公司的說法,小米手機綜合利潤不超過5%,而華為也說做到5%都已經很不錯了。就算華為、VIVO、OPPO比小米的5%略高,那也不可能財大氣粗的就把自己的利潤給降掉3%(增值稅從16%降低到13%),甚至降一兩個百分點,對於國產廠商們來說都有些受不了。

而蘋果因為高利潤率,賺的錢多甚至一部手機賺的錢可以購買到國產的某些型號的一部手機。所以蘋果公司可以最高降500元,其它300元、200元不等。但國產廠商們就沒有這麼豪氣了,不但不會跟著降價,補差價就更不會了。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東風高揚


感謝您的閱讀!

蘋果都降價了,其他手機還沒動,更有一些手機準備玩“先漲價後優惠”的把戲。

有網友說:這方面蘋果比國產手機做的好,增值稅下降,蘋果立馬調價;而國產手機卻沒有動靜,該多少還是多少!連之家外國企業都能做的到,為什麼國內品牌做不到呢?!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國產手機自然不存在退差價問題,因為它根本沒有降價!


實際上,這一次iPhone手機確實降價非常大,iPhone XR降價300元,而iPhone XS系列降價500元,這個價格確實優惠力度很大,而且在官網中,提到了:在官網購買且在收貨14天內可退還差價。

這一次降價的原因是:製造業增值稅將由16%降低至13%。所以,蘋果在實際上價格它的價格沒有降的情況下,只是將增值稅的一部分,給剔除了,實際上,它並沒有降價,是我們稅收在讓利!

那麼,國產手機為什麼大部分沒有行動呢?

  • 國產手機的價格本身就低,所以分攤在手機上的價格增值稅並不高。
  • 蘋果手機本身價格很高,它的一次降價幅度非常大,這也是蘋果降價明顯的原因。

實際上,這一次增值稅降價,也暗合蘋果手機在國內銷量的不佳,而這一次官網的降價,對於京東等第三方的影響並不大,我們只是看到了官網的降價,京東的降價幅度並不大,可見這一次針對的主要還是官網,對於蘋果來說,300-500的價格你不會影響iPhone銷售,因為官網價格偏高,而大家基本上在第三方購買的多,所以,蘋果的所謂降價,更是一種噱頭。


LeoGo科技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回答。

蘋果已經降價,其他手機還沒有采取行動,一些手機已經準備好玩“先降價後打折”的遊戲。

有網友表示,蘋果在這方面做得比國產手機好。而國產手機卻沒有動作,多少還是多少!連外國公司都可以做國內的,為什麼國產品牌不行?!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國產手機自然不存在退差價問題,因為它根本沒有降價!

事實上,這一次iPhone的價格確實非常大,iPhone XR降價300元,和iPhone XS系列降價500元,這個價格的確是一個偉大的折扣,在官方網站,提到:在官方網站和收到貨物後14天內可以返回差價。

下調原因:製造業增值稅將從16%下調至13%。所以,蘋果其實在其價格上並沒有下降,只是部分增值稅,要取消,其實它並沒有降低價格,是我們在稅收上的利益!

那麼,為什麼大多數國產手機不採取行動呢?

國產手機本身的價格較低,所以在手機上分攤的增值稅並不高。

iphone本身的價格非常高,其中一次降價幅度非常大,這是蘋果降價的明顯原因。

增值稅降價,事實上,這一次,對於蘋果手機在國內銷售,和俱樂部的官方網站的價格,京東並不大,這些第三方的影響我們剛才看到俱樂部的官方網站的價格,京東降低不大,仍然可見這次的主要網站,對於蘋果來說,300 - 500年你不會影響iPhone的價格銷售,因為網站上的價格是有點高,但我們基本上在第三方購買更多,所以,蘋果的價格,也是噱頭。

上述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都是個人理解和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能幫助到每個人,同時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喜歡我的分享。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有更好的答案,請分享你的評論,並一起討論這個話題。在此我祝願大家心想事成,天天開心,萬事如意!



E修手機工作室


就別想太多了,蘋果退差價,那是逼不得已,一是國家政策,增值稅下調3%,二是蘋果手機在中國銷量低迷,為了促銷,其實在京東,天貓,蘇寧易購沒降價也比蘋果官網降價低不少!至於國產的這些大爺,退差價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今生有你60259950


暫時沒有看到國產那家廠能退,蘋果退也是有條件!


開心聊數碼


關於退差價:

蘋果的要求是,凡是在官方平臺購買apple任意產品的用戶,自已購買之日起14個日曆日之內聯繫蘋果客服,可以申請退差價。

國產手機暫時沒有任何消息,有人認為可能是因為國產手機沒有增值稅項,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我之前在手機零售公司上過班,每一批手機的進貨單都會經過我手,廠家送來的進貨單上清清楚楚寫著單價XXX,增值稅16%,合計???。合計就是我們要付給手機廠商的錢。也就是說廠商是收了我們增值稅的,所以按照常理增值稅下調的話,廠家有義務通知用戶退差價。

至於退不退,那就得看廠家良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