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電子信息行業工作座談會:工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4月8日,一年一度的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工作座談會在深圳市舉行。座談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組織,旨在明確當前電子信息產業的基本形勢,總結2018年電子信息產業工作,為2019年主要任務作部署。

本次座談會引人關注的主要有三點:

一是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面,中西部地區發力追趕,17個省份電子信息產業收入增速超過全國平均值;

二是落實了今年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部署,重點推進創新推進戰略等六個方面的工作;

三是以工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具備重大機遇。

焦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形勢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盧山介紹了產業發展形勢。從全國整體數據統計來看,2018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1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0%,固定資產投資額比上年增長16%;中西部地區發力追趕,17個省份電子信息產業收入增速超過全國平均值,4個省份出現負增長。

根據不同省市電子信息製造業的發展狀況,大概可分為四個發展梯隊:

第一梯隊5個省(區、市),收入增速超過15%,分別為內蒙古、江西、廣西、雲南、北京。盧山解釋說,第一梯隊以中西部省區市為主,發展動力為承接了大規模產業轉移。

第二梯隊8個省份,包括福建、四川、遼寧、貴州、安徽、重慶、湖南、湖北,收入增速在10%至15%之間。這些省份主要是中部省份,主要依靠重大項目牽引和產業轉型升級。在重慶,電子信息產業收入增速遠高於工業增速。

第三梯隊包括浙江、廣東、河南、新疆等8個省(區、市),收入增速在0至10%之間。其中廣東、浙江、上海均為電子信息大省,但部分地區缺乏新興增長點應引起重視。

第四梯隊主要是天津、吉林、河北、黑龍江四個省市,電子信息產業收入增幅均為負,需要引起重視。也可以看出,這四個省市都處於華東、華北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升級相對滯後,營商環境有待提升。

焦點:2019六項工作部署

2019電子信息行業工作座談會:工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發表重要談話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強調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全行業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全面深化開放合作,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同時,他強調在2019年電子信息產業要重點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實創新驅動戰略,補齊核心技術短板。要支持創新中心建設,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積極推進創新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推動知識產權成果標準化。

二是抓好關鍵環節建設,構建完善產業鏈條。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強化基礎產品、整機和服務之間的能力配套,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產業生態體系。

三是拓展新興領域應用,提升應用廣度深度。要圍繞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個性化、高端化的信息消費需求,大力提升新興領域供給水平,做到種類豐富、功能先進、質量優良。

四是提升先進製造水平,轉變產業發展方式。要以加快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目標,提升行業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的製造水平,提升要素投入質量、產品供給質量、產業發展質量。

五是開拓國際合作渠道,深化對外開放合作。要更加堅定開放發展的信心,鼓勵企業著力強化全球產業鏈拓展、價值鏈增值、創新鏈整合,以高水平開放合作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六是打造高端交流平臺,凝聚行業發展合力。要積極調動國內外資源,發揮各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聯合打造一批高質量的行業交流平臺,碰撞思想、激發創造。

焦點:工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2019電子信息行業工作座談會:工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現場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會上指出,我國以工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具備重大機遇。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處於格局未定和麵臨重大突破的戰略窗口期,我國工業互聯網呈現協同聯動的良好開局,應用場景豐富、市場空間廣闊且推進動力強勁,我國具備加速追趕和超越的歷史機遇、進一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生態機遇、以及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現實機遇。

數據預測:據麥肯錫預測,工業互聯網在2025年之前每年可產生高達11.1萬億美元的收入;據埃森哲預計,到2030年,工業互聯網能夠為全球經濟帶來14.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同時,根據測算,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有望達到4800億元,能為國民經濟帶來近2萬億元的增長。

快速發展:據徐曉蘭介紹,自國務院《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發佈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正加速走向落地實施。在供給側,網絡、平臺、安全三大核心體系全方位突破。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我國製造業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2010年以來連續保持全球工業第一大國地位,

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首次突破30萬億元,佔GDP比重三分之一

重大契機:工業互聯網將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支撐。徐曉蘭指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有利於優化存量,降低企業綜合成本,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化解產業向外轉移意向加劇的挑戰;有利於做大增量,支撐先進製造業發展壯大,推動產業價值鏈向高端延伸,搶佔未來長期發展主動權;有利於融通發展,促進創新創業,向實體經濟各領域延伸擴展,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措施建議:徐曉蘭在報告中提出下一步措施建議,要積極推動面向工業互聯網的軟硬件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改造與網絡能力提升,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體系,著力提升多層級安全保障能力,優化提升工業數據資源管理能力,有效形成內外合作、多方協同的發展格局,以及創新開展專業及複合型人才培養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