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許多人買車時都不買雙離合的?

o琉璃星光o


買車不買雙離合,“汽車概況”倒是覺得這句話太不對了,既然不買雙離合,那為何大眾車賣的這麼好?



要知道大眾汽車現在只要是帶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基本上全部配備雙離合變速器,並且大部分20萬以下汽車配備的是乾式雙離合!咱們在看看大眾汽車銷量,去年一年在中國賣了400萬輛,我說全球都知道中國人喜歡大眾,這句話不過分吧!


說了這麼多,“汽車概況”只是想告訴大家,雙離合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糟糕,十年以前,雙離合剛剛發展沒多久,技術不完善,老是出現換檔抖動現象,還時不時出現雙離合過熱,導致車輛不能正常駕駛,但那都是老黃曆了,現在的7速雙離合做的都還不錯,最起碼換檔抖動好,離合器耐久性,都可以達到大家要求,不會影響正常駕駛!

以前修車師傅老是說,大眾汽車修的最多的就是雙離合變速器,那現在修車師傅還說這樣的話嗎?他們修的都是什麼時候的車?至少我認為,現在大眾和現代做的DCT變速器都還不錯,最起碼換檔平順,耐久性也不差!



當然了,由於車輛賣的多,總有個別車輛由於製造工藝導致性能出現偏差,但那都是小比例,比如賣了1萬輛,說不定就有幾輛出現問題,所有的車型都會有,這就需要我們買車時要仔細驗車!


以上回答您認為如何?歡迎留言並有素養的評論!

“汽車概況”作為專業的汽車平臺,只回答專業的汽車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汽車概況


6年前的315晚會上,大眾DSG變速箱大面積故障問題被曝光,一時間雙離合變速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對雙離合質疑和否定的聲音紛至沓來,雙離合變速箱陣營一秒寒冬。

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人覺得雙離合=不靠譜,而即便是筆者身邊的一些懂車的朋友對於雙離合的可靠性也持懷疑態度,在選車以及推薦朋友選車的過程中也會巧妙地避開雙離合變速箱車型。

消費者對雙離合的可靠性存疑並非全部歸結於大眾,除了大眾DSG事件之外,不少國際大廠在雙離合上面都栽過跟頭,北京現代途勝、名圖、領動都因為乾式雙離合問題曾經大面積召回過,傳祺、福特、別克也曾召回過自家的雙離合變速箱車型,即便是以安全為本的沃爾沃,也發生過多起XC60雙離合故障導致車輛失速的情況,一時間消費者自然聞“雙離合”色變。

不過,時至今日,雙離合變速箱依然不靠譜嗎?

來到2019年,雙離合的話題性顯然不如近兩年的增機油門讓人津津樂道,但是如今的新款車型使用雙離合的比例依然非常高,因此雙離合還是有必要值得討論的。

雙離合投訴率不算高

參考車質網的2018年緊湊型車投訴報告,在變速箱方面遭遇投訴最多的是雙離合以及AT變速箱車型,而雙離合變速箱被投訴的問題主要有變速箱異響、頓挫、滑閥箱故障、變速箱故障燈亮等,投訴量最多的前50名中有22款涉及變速箱問題,而這22款中就有14款採用了DCT雙離合變速箱。12款採用了AT變速箱(由於有些車型即使用了AT變速箱也使用了DCT變速箱,因此存在重複計算的情況,數據僅供參考)。可見AT和DCT基本持平,並沒有出現DCT變速箱投訴率遙遙領先的情況。

而在同時擁有AT/DCT的大眾速騰車型的變速箱投訴頁,第一頁總共30起投訴中雙離合車型和AT車型各佔一半,而參考搜狐提供的產銷量數據,速騰的AT車型銷量和雙離合車型銷量也基本持平,因此在單一車型投訴率上雙離合並未佔據“領先”優勢,而且速騰1.2T/1.4T車型使用的還是栽過跟頭的乾式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召回不多

有趣的是,雖說雙離合目前的投訴率依然偏高,但是近三年雙離合變速箱召回的案列卻不多,筆者收集了一下從2017年1月開始的變速箱召回信息,僅有奧迪R8的雙離合召回過,而召回的原因則是變速箱在極端激烈駕駛下可能會有起火隱患。

雖然案例並不算多,但是也可見雙離合近些年確實在品質上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要知道如今使用雙離合的車型可是越來越多了,上至奧迪Q5L、下到別克英朗等多數主流車型全部從其它類型變速箱陣營轉移到了雙離合陣營,不僅是大眾別克等普通汽車品牌積極佈局雙離合市場,就連高高在上的BBA,現在也越來越多地採用雙離合變速箱了,這也側面反映了雙離合變速箱並非那麼可怕的事實。

雙離合普遍進行了一些“優化”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大眾、福特等多家車企的雙離合變速箱被曝出問題後,車企們或多或少都引以為戒,在造雙離合以及調校優化上更多地往耐用性上考慮,最主流的幾種做法就是延長換擋時間、降低換擋頻率等,這樣一來故障率確實大大減小,而且優於AT車型的傳動效率也能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在油耗限值嚴苛的今天,雙離合確實比AT變速箱更香。

最後則是車型的投訴率問題

是不是使用雙離合變速箱的車型最困擾車主的問題就是變速箱呢?為此筆者特意調查了一些全系均採用一種變速箱的車型,全系雙離合變速箱的邁騰近些年遭遇投訴最多的是發動機問題,其次才是變速箱。奧迪A4L也是如此,車身附件及電器方面的問題才是最困擾車主的。而使用CVT變速箱的奇駿則是困擾於發動機和變速箱問題。在投訴原因方面,搭載雙離合變速箱的車型也未見明顯差異。

總結

無論是投訴量還是單車投訴原因方面,搭載雙離合變速箱的車型都未見有明顯劣勢,這也說明雙離合並非等同於容易壞,時至今日,還用6年前的老眼光看待雙離合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了,作為一個曾經也說過“就是不推薦雙離合”的人,筆者對於雙離合可靠性方面的改進也倍感欣慰,由於大面積進入民用市場的時間較短,各大車企在對雙離合的研究和積累方面確實不如造AT變速箱那麼熟練,但是就好像一個人越長大越穩重一樣,雙離合變速箱如今也在變得越來越靠譜,理性看待雙離合,不再妖魔化雙離合,我們才能有一個更加異彩紛呈的汽車市場。


玩車教授


雙離合的本質就是在手動擋的基礎上增加的電動控制。

開過手動擋的人知道,慢抬離合才會平順,否則就頓挫。

雙離合也同理,為了保證平順不得不把換擋節奏變慢,這跟一些人說的雙離合換擋快是截然相反的。很多雙離合車型都存在輕踩不走重踩竄車的慢半拍的不良感受,總之比照其他形式的變速箱,雙離合的體驗並不好。

有一些超跑也使用雙離合,但顯然那和我們普通的民用車不一樣,調教方向都不同。

另外就是雙離合的穩定耐用性在所有變速箱裡也是墊底的水平。因為沒有液力變矩器,不同轉速的齒輪要想接合在一起全靠離合器的硬性滑磨才行,手動擋可以通過熟練的操作技巧來減少離合器磨損,雙離合電控的離合就沒那麼簡單了。因此很多雙離合車型在新車時一切都好,過幾年後頓挫、過熱保護等問題也就接踵而來了。

總之雙離合就是不好。


你需要更多的高能瓦斯


在如今的汽車環境下,自動變速箱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環節,雖說在模塊化的今天,但是變速箱這個東西屬於競爭的核心地帶,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汽車廠能夠獨立完成自動變速箱的標定和匹配,都是花錢請的的第三方完成。

眾所周知世界三大變速箱,愛信,ZF,捷科特,愛信在豐田手裡,捷科特在日產手裡,豐田最愛玩的就是限制供貨,CVT只能家用代步。

大眾在意識到變速箱被人綁的死死的以後,潛心研發了自主的DSG雙離合,這才有瞭如今的市場,DSG在剛出來時是出現過問題的,目前可以說就連乾式問題都不大,看銷量就知道了。

雙離合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越貴越穩定,保時捷上那個PDK變速箱光成本就能買臺十幾萬的車。

美系車的變速箱從來都是又傻又笨,哪怕現在出到9AT,這是美系的特點,最穩定的是愛信,但是在豐田的手上。

凌亂打字,就這麼多了。


喲喂而致遠


被雙離合傷害過、不懂、人云亦云,對雙離合的排斥無非是這三點原因。

被雙離合變速箱傷害過的車主有很多,早期DSG、格特拉克、菲亞特、福特、通用等品牌使用的乾式雙離合變速箱穩定性非常之糟糕,頻繁的頓挫和異響檔次感比手動擋還低;在城市用車面對擁堵時不時的來一次高溫保護,在擁堵的車流中必須停車靠邊掀開引擎蓋散熱,這種經歷比推車還要尷尬。


因離合器磨損過快更換過一次甚至數次總成的車主更是欲哭無淚,脫保之後折騰一次費用大幾K;咬咬牙賣車時本以為合資品牌能夠很保值,然而面對精明的車商絕大部分都以白菜價出手,這種經歷一生一次就足夠了。

所以這些車主對雙離合變速箱有“切膚之恨”還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這也僅限於早期以及目前仍會選擇使用乾式雙離合的車主,選擇對的溼式雙離合絕大部分還是沒有問題的。

乾式雙離合變速箱之所以不穩定原因在於離合器沒有潤滑和有效散熱,離合器頻繁的半聯動等於手動擋汽車在找準離合踏板結合點時猛踩油門,結果只能把離合器燒糊燒焦加速損壞,雙離合只是把一次的傷害拆解為N次而已。

但升級為溼式後的雙離合器是浸泡在油腔中的,通過變速箱油為其進行潤滑和散熱結構類似於液力變矩器,這種結構至少離合器已經足夠穩定也有足夠長的使用壽命;尤其是有一些使用高端摩擦片的變速箱,理論值幹磨可以使用幾十萬次在升級為溼式離合器片使用次數還會倍數級增長,這些雙離合變速箱的故障率已經和AT相同為概率性故障。

不過即使是溼式雙離合如果只是燃油動力沒有電機輔助的話,在低速運行中仍會有一些偶發的頓挫感,用車體驗比萬金油的AT變速箱仍有一定差距。

而雙離合的超高傳動效率優點也需要有強勁的發動機才能體現,大部分使用溼式雙離合的車只是普通的消費級代步車,如果同價位有更合理的選擇即使溼式雙離合也會成為第二陣營的考慮,應該如何選擇只能以對百公里加速快出的那一兩秒鐘是否在意決定了。

總而言之溼式雙離合變速箱並不是不能選擇,畏懼只是因為不懂或者沒有體驗過所以盲目的恐懼,而這種想法一旦成為被自己長時間認可也就認為“事實如此”,之後當然會開始人云亦云。

所以對於這種變速箱可以去嘗試,體驗之後再決定是否值得選擇吧,能被幾百萬人選擇並長期使用的變速箱不會毫無是處;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在14年帕薩特身上,雙離合發燙,低速頓挫,變速箱損壞出現了很多。以至於那一段時間內,很多人都在選擇帕薩特這款車中的手自一體車型。而當時出問題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帕薩特使用的雙離合器變速箱為乾式雙離合。乾式雙離合的缺點就是地方頓挫,發熱。

而如今,大眾旗下渦輪增壓車型都配備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箱的好處就是換擋速度快,頓挫小,燃油經濟性好。對於運動型轎車,搭配上雙離合簡直是爽爆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眾高爾夫、保時捷Macan。

所以說,對於雙離合變速箱來說,溼式變速箱是沒問題的,只要在購買的時候查詢好這款車型是溼式雙離合還是乾式雙離合就好了。所以,談起雙離合,不要害怕。只要瞭解了,就更容易接受。


故顧己


為什麼很多人不買雙離合?但是實際上被迫著,雙離合賣的卻不少,因為一汽的市場份額實在太重了!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站在一個相反的角度來說,那就是為什麼廠商明知道雙離合弊端還要用雙離合?

一是成本。原來老老實實用AT,無奈受制於人,為了快速擺脫這種不對等的牽制,必須有自己的當家本領,相比於AT或者CVT的技術壁壘,DSG顯得所消耗的研發成本更低時間更短,突破更容易。

二是特色。“渦輪增壓加雙離合”被廠商譽為黃金搭檔,在國內可謂新鮮玩意,可實際上,渦輪增壓在境外已經不是什麼新聞,雙離合由於消費投訴,在歐美也鮮為使用,但是“節油節能快速”的招牌無疑是個美好的說辭。

三是市場。早期很多車都老老實實的用CVT和AT,但是這幾年雙離合發展迅速,很多我們熟悉的熱銷的車型都相繼換裝雙離合,速騰,邁騰,A4L,A6L,Q5L,這些常青樹車型的換裝一方面證明了廠家對雙離合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溫水煮青蛙似的麻痺市場,投訴不減,但是銷量也不減,因為他長期侵佔的市場份額讓消費者產生了品牌依賴。

雙離合還是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五萬公里以內的雙離合和五萬公里以上的雙離合也許就會是兩個概念,別指望他會服服帖帖的一直用個十年八年。當然,二十萬車上的雙離合和六十萬車上的雙離合也別指望他是一樣的,因為有一個詞彙叫做“閹割版”或者“中國特供”。

現在好好造車的沒幾個啦,大家研究的都是國情,玩弄的都是心理,一如當前社會的男女感情。

OVER


PiPi說車


一是被嚇的,都說雙離合不好,咱又不懂修,就不去冒險了。二是預算有限,怎麼的幾十萬的雙離合車也不會差是吧!可沒錢啊!十萬左右的買了心裡沒底啊!三是整天吹省油、平順,有個屁用啊?買車關心的是什麼?故障率、好不好開、安全性、舒適性、顏值!我既然買車了,就沒打算車只喝水好吧?十年你還能省輛車出來不成?至於平順,跟駕駛水平關係更大好吧!你做得再好,不會開的人一樣開得是抽風車!所以我買的AT+自吸+多連桿,至少省點心,咱從不飆車,起步肉、加速慢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又不是賽車!


WANG4288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唄。其實作為車子配置這事如果要省心,重要的不是說啥雙離合不雙離合,是才出來的新技術慎重,普通老百姓別追求迅速下放到民用車最新的技術。新技術從運用到改善最後穩定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只是雙離合,什麼純電、混動渦輪增壓啥的莫不如是,頭一兩批都是小白鼠享受新技術帶來優點時都伴隨著這樣那樣的不如意,老技術陳舊些但優缺點都一目瞭然。看用戶自己的取捨罷了。

話說回來:雙離合經過那麼些年民用市場的推廣,現缺陷漸漸被完善,問題沒前幾代那麼多,其實已經可選擇,但選擇時最好選擇已經長期運用過的車企,避開剛開始運用的車企,比如同樣雙離合,大眾集團第一代產品問題多多被噴的很慘,但目前恰恰是大眾因為那麼長時間的試錯完善,雙離合體驗算是最好的基本也沒啥問題了,其它車企的問題放倒較多。

總結起來就一個道理:車子的技術運用總是在不斷更新的,用戶避免不了這個趨勢,別當小白鼠選擇成熟產品就行了,無需懼怕雙離合。


Liver4239353054


我認為可能有一下三點原因吧。

第一,網上差評多,雖然保有量有比較大,現在的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差評始終存在,什麼過熱保護,低速挫頓等等,特別是乾式雙離合。但是向at變速箱,始終沒有這樣的差評,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對比。

第二,雙離合技術不成熟時,有人成了受害者,作為汽車三大件之一的變速箱出了質保期就壞,或者過了多久就壞,形成了一個不良口碑,導致消費者在原則時有牴觸情緒。

第三,雖然有很多豪車也是雙離合,但是家用車的雙離合比著豪車的雙離合,不管是穩定性還是其他方面,都要差很多。

但是雙離合也是有優點的,比如說直線加速換擋快,經濟省油。如果經常高速或者堵車,經過紅綠燈比較少的也可以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