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公務員,讓我又愛又恨的崗位!

在很多人的眼中,公務員這份職業旱澇保收,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因此,考公就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選擇。當經歷過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激烈競爭之後,成為鄉鎮公務員,是否就能過上“一張報紙、一杯清茶、吹著空調坐一天”的安閒生活?實際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鄉鎮公務員,讓我又愛又恨的崗位!

一、鄉鎮的缺點:忙累到無法顧家;晉升沒希望。

瞭解基層工作人員的小夥伴,都知道基層工作人員的苦無處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級各部門部署的各項工作,都需要通過基層組織貫徹落實,正說明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責任、工作之重大;加上,最近幾年的扶貧工作,基層工作人員常常是“5+2”“白+黑”;另外,還有晉升難、收入低方面等問題。鄉鎮幹部,累、忙,基本沒有星期天,“兩眼一睜,忙到熄燈”,這是現實寫照。每位鄉鎮幹部都有許多怨言與苦水:家庭顧不上,個人發展空間少、前途渺茫,工資待遇低,工作壓力大還不被理解,年齡大了落下一身病。

不過,隨著這些年改革的浪潮不斷推進,鄉鎮公務員的晉升、收入、職權都將得到改善。

鄉鎮公務員,讓我又愛又恨的崗位!

二、在鄉鎮服務期限內,是不是不可能調走?

新錄用的鄉鎮公務員在鄉鎮機關最低服務年限為5年(含試用期)。在此期間,除參加市級以上遴選外,不得轉任交流到上級機關。上級機關不得以借用、幫助工作等方式抽調鄉鎮公務員,因工作特殊需要短期借調的,借調單位應報請同級黨委組織部門批准,並明確借調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年)。其中,試用期內一律不得借調,試用期內借調的,不予辦理轉正定級和公務員登記手續。

鄉鎮公務員,讓我又愛又恨的崗位!

三、想要離開鄉鎮,司法考試、考研、遴選,怎麼權衡?

第一種選擇是遴選。因為能成為鄉鎮公務員,必然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成為鄉鎮工作人員,具備了初步的機關從業能力,在這個基礎上,乘勝追擊,認真瞭解相關遴選的試題,平時注意積累,遇到合適的遴選機會,從鎮政府遴選到市政府,概率還是比較大的,前提是不能放棄學習,要平時不斷地積累。

第二種選擇是考研。可能有同學會問,這個課本已經拾不起來了,知識都忘了,這時很容易出現的情況,每個人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說在選擇報考的學校和專業方面,可以稍微做一下考量,也就是選擇相對比較容易考去的學校,像中西部等地區,像馬哲等專業,相對來說比較好考。

第三種選擇是司法考試。這個考試號稱是“中華第一考”,難度很大,這需要對法律比較感興趣,有足夠的自律的同學所能達到的。要平時注意分析考試真題的題型和考察的重點,不要打無準備之仗。

鄉鎮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當然有他的優點,也有缺點。如果有進一步追求進步的想法,可以在幹好基層工作的前提下,多方瞭解司法考試、考研、遴選等考試,奠定下一步發展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