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競風流,是歷史上第一次人才大爆炸,但,也會是最後一次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一段人類智慧集中大爆炸的歲月,聖君賢臣連綿不絕,大家名將更是層出不窮, “百家爭鳴競風流,千年流芳傳萬世”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震古爍今。

百家爭鳴競風流,是歷史上第一次人才大爆炸,但,也會是最後一次

此後的歲月中雖然不時也有名將大家的出現,但卻難像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那麼集中,也難以有那時的全面,更沒有哪個時期的影響力能與之比肩。遙想那段崢嶸歲月,名士縱橫捭闔,宿將戰場爭鋒,謀士一言抵萬軍,鬼才一計定興亡,更是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代代傳誦的典故。是什麼造就了那段人才輩出的歲月?又為什麼說今後再也不會重現那般輝煌?

亂世出英雄

縱觀我國朝代更替歷史,那是名符其實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三皇五帝起,歷夏、商到武王伐紂,滅商建周,再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致使西周覆滅。東周時期,自平王東遷以後,周天子權威大大減弱,各諸侯國內的篡權政變和與他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不斷髮生。以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專治各種不服開頭,各個諸侯國無不依葫蘆畫瓢打出“尊王攘夷”的大旗,假借“尊王”之名,大肆擴張自己的地盤,開啟了500餘年的群雄爭霸,列強大亂鬥。

百家爭鳴競風流,是歷史上第一次人才大爆炸,但,也會是最後一次

幾百年間,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竟有100個之多,俱各自為政,各佔一方。春秋五霸也好,戰國七雄也罷,卻都沒有一掃四方,一統天下的絕對實力,各方實力相差不大,或者說沒有相差到可以輕易吞併另一方的地步,爭鬥摩擦不斷,世代更替間,恩怨積重中,人才成了各國必爭的國之重器,各國俱是求才若渴。

連年的戰爭,既使世擾俗亂,也為各種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人才構建了最好的舞臺,社會呈現出一片百家爭鳴之態: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莊、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韓非子、陰陽家鄒衍、縱橫家人稱“萬古祖師”的鬼谷子和其弟子蘇秦、張儀、雜家呂不韋、商祖白圭、漁父計然、星相學家石申,醫家扁鵲、木工始祖發明家魯班、中華詩祖屈原等,各行各業俱都盡出名家,在我國曆史上大放異彩,史稱“諸子百家”。

百家爭鳴競風流,是歷史上第一次人才大爆炸,但,也會是最後一次

諸子百家的出現帶給我國的不僅僅是深遠的政治影響,更是成為了我國幾千年來思想道德、民間風俗和國家百姓的為人準則及行事規範,更是使我國能作為“四大文明古國”被全世界尊崇和仰慕。

軍事上更是如出一轍:“百世兵家之師”兵聖孫武、一生無一敗績的“武廟十哲”吳起,“戰神”白起、“信平君”廉頗、一己之力撐起整個趙國的“武安君”李牧、被秦始皇尊為太師的“武成候”王翦、孫臏、龐涓等諸多的軍事名家,其餘影響力謙遜的一流人才更是數不勝數。

百家爭鳴競風流,是歷史上第一次人才大爆炸,但,也會是最後一次

他們在各國爭鬥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俱有以一己之力改變整個歷史進程的卓越才能,他們決勝千里、神鬼莫測的指揮藝術,成為了我國乃至世界兵家爭鬥中的最佳典範。

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百家爭鳴競風流,是歷史上第一次人才大爆炸,但,也會是最後一次

究其原因:

政治: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也給武能安邦的軍事人才創造了絕佳的時機。

經濟: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閒有錢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科技:科學技術取得較大進步,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在當時均達到了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誌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各軍事家們也發起了對冷兵器的升級改造。

百家爭鳴競風流,是歷史上第一次人才大爆炸,但,也會是最後一次

文化: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致使“私學勃興”。

學術自由:各學術團體與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為何說以後再難以重現那般輝煌?

雖然春秋戰國以後,我國也是戰爭不斷,但有了前人的實踐和經驗總結,足夠讓各朝兵家良將們參考借鑑;再就是春秋戰國時的戰爭和政治環境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複雜詭變,各個領域人才的奇謀妙計、你來我往已達人類巔峰,幾乎窮盡了兵法的萬般變化;又加上我國沒有斷層的歷史沿襲,古人的各種心得著作得以流傳,有了現成的兵法著作、捭闔之道,又有誰願窮一生之力再鑽研琢磨。此後的歷代先賢們能學得古人之才七八分者已足夠其在世間所用,盡得真傳者都已“封神”,能青出於藍者當然更是鳳毛麟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