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降薪冷思考:兄弟如手足,棄之如衣服

#京東淘汰三類人#

兄弟如手足,棄之如衣服。

對於商人而言,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其他的各類表演,終究是為了“利益”服務。

當年劉強東承諾“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是為了藉助親和牌,提高企業知名度,團隊人心,一心渡過難關。現如今的京東已經枝繁葉茂,根深樹牢,年收入近5000億元,年利潤超過30億元,無須再對“兄弟們”如此客氣,更需要讓業績更好、報表更靚。

京東降薪冷思考:兄弟如手足,棄之如衣服

但是,京東取消快遞員底薪、增加任務指標,並冰冷冷的拋出要淘汰:不能拼博的人、不能幹的人和性價比低的新“三類人”。該事件深層次的意義值得每個人反思。

首先,個人對企業的價值在哪裡?有媒體從京東報表推測,京東快遞員2017年的稅前總薪酬超過14萬元,拿到手的收入預計也有10來萬。這是非常不錯的一份工資。但是社會上最穩定的關係是雙贏。企業付出成本必然要求對應的回報。如果個人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早晚要受到企業的裁員,這是普遍使用的規律。

京東降薪冷思考:兄弟如手足,棄之如衣服

早在上世紀40年代,美國的汽車行業工會與企業商定了豐厚的福利待遇,可以將員工從出生照顧到墳墓。在年景好時,企業並無怨言,但是這種脆弱的關係並不能一直維持下去。幾十年後,美國汽車巨頭們揹負的負擔越來越重,在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後,企業競爭力快速下降,連曾經的老大通用汽車也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此時,大規模的裁員也悄然來臨、勢在必行。

其次,企業經營的目的有哪些?企業除了追求利益以外,需要重視員工的人文關懷。比較受歡迎的方式是,幫助員工渡過難關或者實施學習深造,提升工作能力,為員工提供一些機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淘汰雖然終究不可避免,但是不應該做的如此傷人心。對於一家希望長期獲得社會認同的企業,必須重視自己的社會形象。

京東此次降薪、加活還拋出“性價比”這類的詞語對待員工,實在有點讓人寒心。

從去年劉強東明蘇尼達事件也能看出京東創始人有錢後的驕橫跋扈,且公司公關能力讓人嘆息。此類個人和企業也許不用對手出擊,早晚會葬送在自己手裡。

最後,如何成為一個不被時代淘汰的人。我們必須明白,每個人出生就在參與競爭,落後就會面臨淘汰,讀書、就業莫不如此。2018年3月26日,京東在海南試飛無人機派送成功,未來這次創新將更多地應用在快遞領域,快遞員的自身價值在降低。在此背景下,快遞員最好的出路是加強學習,順著社會趨勢是轉變角色,而不能一味地埋怨或者坐以待斃。

京東降薪冷思考:兄弟如手足,棄之如衣服

可以轉型的方向包括,加強無人機操作和維修技術學習,加強倉儲管理和派件系統操作學習等,以滿足企業轉崗的需求,讓自己一直成為為企業創作價值,受企業歡迎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